
5月23日下午,我正在北京植物研究所办一些事情。河北视频网的辉弟打来电话,说和他素有交集的赵县文艺界的一些父亲的旧相识经常提及父亲,所以想把父亲的一生做个节目,让我把父亲的一生写一写。这倾刻间让我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以至于将当时要办的事情放到一边。在植物园内一边散步一边回忆父亲的一些事情。
父亲生于30年代,经历了民国、日伪占领时期、新中国!一生经历坎坷,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灾难深重至改革开放、重新复兴的好时代,可谓他们那一代人的一个缩影!!!
作为家中的第四子,对父亲了解、记忆还是很多很多的。今天将我对父亲的回忆写一些出来,以表达对父亲的 緬怀!
1、家中长子,吃亏让人。
父亲作为家中长子,负担很重的,可在为人处事上,事事处处吃亏让人,具体事迹就不说了,免得某些人面子上难看。
2、自励自学,笔耕不止、
父亲小时候因受时代限制,只上了几年小学,就挑起家里的重担。只能在夜里油灯下自学自读、积累一些知识。我曾听奶奶说过:父亲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对中医很感兴趣,经常看医学书籍,自己去田间地头挖一些中药材。有一天深夜,奶奶被一阵当当声惊醒,来到堂屋看到父亲正闭着眼、手拿小锄在桌上挖着什么,就问他,你挖什么呢?父亲依然闭着眼说:我挖地黄呢。奶奶无奈,只能将小锄夺下,将他扶到床上,可父亲一直没醒,又呼呼睡去,原来是梦游挖药材呢!第二天奶奶问他,可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由于父亲经常在油灯下看书,第二天起来 鼻 孔都是黑色的。
3、吃苦耐劳,落下残疾。
父亲年青的时候,农村非常落后,即是去县城,20多里的路也是走着去。而货物运输也多是肩挑背扛,或是独轮车推送。在那个年代,父亲为了家庭不得不四处奔波,挣钱养家。父亲曾在钢铁厂作过一段炉前工,当时工业非常落后,炉前工是重体力劳动。父亲也曾到太行山里作了一段时间的说书人,也能挣一些粮食背回来好让家人有饭吃。
大强度的劳作加上营养不良,以至父亲脊椎弯曲,落下了残疾!
4、地震教室救学生,
在九十年代,我和三哥去元氏县城,遇到父亲的一个学生在元氏搞电焊生意。就谈起了父亲,说起当年地震发生时,父亲正在给学生上课,只听的窗户咯吱作响,房门来回开关。当时学生们都吓呆了,也不知道出去,在危急时刻,父亲双手撑住房门,对学生们大喊:快跑、快跑!学生们才跑出教室。幸亏房屋没有倒塌,否则父亲就遇难了。
到这时候我才知道他老人家还有这么英勇的事迹!!!
父亲去世前的下午,去我院里和我说了些关于中药方面的事情。
谁料竞成永诀!
在此唯有长歌当哭,以表寸心!!!
悼父亲
本是农家一长子,自励自学为人师。
西柏坡上作群创,文化馆中论文笔。
皆因多子拖累重,无奈辞职作商贾
中华盛世修州志,方携笔墨寓赵州
州志修完稿酬低, 奈何又作送奶工。
恰逢再修旅游志,呕心沥血砌文字。
文章未完撒手去,空留子孙泪长泣!
泪长泣,十五载。
今日方可告父慈,生前常言有四梦。
如今理想有人继,田园梦由兄长承。
山水寄情与慈悲,自有辉弟接手中。
文学梦与医学缘,四子当任了父愿!
了父愿、 慰父心,来年墓前拜双亲。
5月27日于闻五斋
作者:刘红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