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主题很宽泛,感觉很大很空,像口号。毕竟说“热爱”,于我而言都并不甚是敢说,毕竟年纪尚轻,生活经历并不丰富,更何况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懵懂天真可爱的他们,何以谈“热爱”?然而也许我们无法刻意制造些什么来过一过所谓的“体验式生活”,其实生活本就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教会我们什么,启迪着我们什么,譬如说人与人的相遇,都在冥冥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安排。故而在当下的日子里经历着,体悟着,反观着,感恩着,也许会让我们渐渐懂得生活的五味杂陈,也慢慢看清纷繁复杂的尘世生活里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我想,热爱生活,归根结底,是要敢于直面自己,悦纳自己。
《千与千寻》是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受到了广大动漫迷的喜爱。我想,之所以爱,该是每个人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罢。
千寻和父母在搬家的路上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神秘的小镇。这个有怪物、有神明,就是没有人类的小镇,让看到路边摆放好的美食,丝毫不顾虑没有主人在场,听不进千寻的劝阻的父母,在狼吞虎咽过后变成了两只猪。成年人的世界里,小孩没有发言权。但讽刺的是,每个成年人都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控制不住物欲贪吃的父母自食恶果,被店主人关了起来,等待最后被宰割的命运。“别吃太多,会被杀掉的!”千寻在拯救父母时,撕心裂肺地说出了这句话。那一刻突然明白,人一旦欲望过多,就必然会沦为欲望的奴隶。而欲望就像个无底洞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千寻被迫走上了这条路,是在救父母,更是在救自己。我们何其不是如此,在这救赎之路上,不断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悦纳自己。
作为苏东坡的“头号粉丝”的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序中写道: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先生当年全家赴美时,带了大量苏东坡的史料、以及东坡本人所著的珍本古籍。他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人间不可无一却难能有二,能写一本与他有关的书,难道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先生读过了苏东坡的札记、七百首诗词、八百通私人书简,所以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苏东坡。而了解他,是因为喜爱他。在别人看来很繁琐很枯燥去了解,归根到底,是先生的幸福,是他深切地明白自己心之所想。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对自己的执着。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喜爱的人。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所喜爱的人恰有很多与自己相似。
北宋第一男神苏轼,确实值得我们去爱。他曾经对自己的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被称为“百姓之友”的苏轼,和尚道士,贩夫走卒,歌妓名伶,无所不能成为他的朋友,才华斐然的他,豪放旷达的他,也因此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无数次的贬谪让他的为官之路起伏跌宕,多少人的忌惮让他的生活几度困顿不堪。但苏轼天性里有很强的“乐观因子”,他总也能在挫折里找寻到生活的快乐。
在四十四岁被贬黄州时,他的心情也很糟糕,有天晚上愁得连觉都睡不着,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他还将佛经上的内容与自己读过的儒家经典结合起来,吸收营养。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比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还有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中,我们看到了他豪迈洒脱的胸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
东坡曾做过翰林学士,而被贬到岭南烟瘴之地,落差之大,令人痛惜。高太后去世的同年,温柔贤惠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也去世了。多重打击之下,苏东坡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对生命的真谛又明白了一层。从那句有名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我们看到了他的洒脱。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庙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江湖之远的豁达豪放。他的肉体虽已死,但其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上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他既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又是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新派画家,是佛教徒、士大夫、皇帝的秘书,同时他也是一个月下漫步的诗人,一个爱开玩笑的大孩子……
最近看到的老托尔斯泰说的话“人同河流一样,天下的河水都是一样的,每一条河都有窄的地方,有宽的地方。有的地方流得很急,有的地方流得很慢,河水有时澄清,有时混浊,冬天凉,夏天暖。人也是这样。人身上有各种品性的根苗不过有时这种品性流露出来,有时那种品性就出来罢了。人往往变得不像他自己了,其实,他仍旧是原来那个人。”我知道,认识自己,是件难事。反省自己,当务之急。生活的实质就是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心,当你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不是来自于与他人的分别心时,就是真的欢喜和热爱了。
热爱生活的人,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合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或行文,或处事,知行合一。而写文也恰恰成为我们释放自己,宽慰自己的一条路径。接纳自己,悦纳他人,热爱生活,感恩人生,是我们的真实情感,是我们的写作源泉,是我们来这人世走一遭,经历喜悦苦痛,看尽世间百态,人生繁华后的感悟与思考。
后记:初中第一节作文课,首先应该要让孩子们放下思想包袱,轻松面对写作,或者说要敢于面对生活本身。我们接纳自己的所有,喜怒哀乐,我们接纳周围的生活,我们面对自己的情绪时可以用文字来转化抒发,这都是走进写作的好路子。不怕了,敢说了,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真情实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