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老师说过一个理论就是不去人很多地方。
这个是不是很绝对呢?是不是到哪里都适用呢?
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踩踏事件就是在人多,人特别多拥挤的时候发生的,连性命都可能丢掉。那种拥挤和窒息让人连肺部呼吸的空间都没有。
人太多的地方,首先好像不是特别安全。但是人太少的地方也不是特别安全。
经济角度呢?
这次我们旅游选的是人特别特别多的西双版。在下高铁的时候,我们发现居然没有一辆的士,而且打不到滴滴。这真是几十年出门旅游闻所未闻的奇怪的事情。事出反常必有妖。我跟家人说你们要小心了,明天我们去景点可能会人山人海。
果不其然,第2天来到景点。排队坐观光车的人,有几百米长。因为这边的景点呢,其实是没有什么需要排队的项目。很多是以观看为主。唯一的排队就是观光车。
有的景区不大,我们就不坐观光车了,宁可自己走路还快一些。本来坐观光车是为了快节约时间,但是最后却变成了一种很慢的方式。
这是不是很讽刺,很搞笑?
另外就是当地的包车司机跟我们说,这边的这些演出的票价已经黄牛开始炒作。加价卖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加价可能也买不到。
政府的政策和平常也有一些区别。淡季的时候你可能通过很多渠道,比如说包车司机也能拿到一些价格,但是一到旺季的时候,政府把这些渠道都关掉了,你就只能选择有限的购票渠道,比如去景点排队买票。
人多了以后,资源是有限的。除了是刚才说的汽车,还有就是房源也是有限的,最终结果就是水涨船高。据说随便一间房都炒了上千块1晚。
一起旅游的一个阿姨跟我说,这边只有600辆的的士,但是来了十几万人。
海南那边也同样夸张,他们有一个朋友早早定了海南那边的酒店,是500块一晚,但是这个老板跟他说我们要装修,所以不能租给你了。那按照合同赔偿,赔了他1500块钱。
大家随便一算,这个酒店租出去的价格绝对不止2000块,这个老板才会这么干。所以就是这个价格已经翻了4倍都不止。
这就是人多的地方,资源少发生了一种水涨船高的经济现象。
商人嘛,总是有一些很敏锐的嗅觉,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是他们最想要赚一笔的时候。
如果作为消费者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但是作为经营者真的要去人多的地方。感觉有种捡钱的味道。
跟我联系的当地导游声音都开始嘶哑了,跟我说话也完全没有客套。比学校老师布置作业还要简约。我在想他可能赚钱要赚疯了,忙的不行了。
囤积居奇。物以稀为贵。这两句话里面可能包含了很多很多做生意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