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
《论语》学习第375天,15.3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论语》学习第375天,15.3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7-29 08:32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75天

原文阅读: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畏惧,超过了对于水、火的畏惧。我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践行仁道而死的。”

启发思考:

      本章是孔子对当政者进谏的重要言论,是孔子勉励当政者施行仁政的话。他着重阐述了“仁”在施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为先秦儒家学派建立仁政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要理解“民”与“仁”的关系问题,首先需要先清楚,在《论语》中“民”与“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民”是指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而“人”则是指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在尊卑贵贱有别的等级制度下,“民”与“人”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等方面都是不平等的,其中也包括“仁”。

        孔子关于“仁”的言论都是就“人”而言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某种意义上说,“民”只是“仁”的需求者和受惠者,而不是修行者和拥有者。 “仁”也是一种社会特权,只有“人”才有资格主动讲求和拥有。

        当然,孔子认为,“民”对于“仁”的需求程度也极为强烈,甚至与“水火”相比,都更为紧迫和重要。水与火是人类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可须臾或缺。没有水,没有火,自然是饥渴困苦,难以生存。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把仁德对于民众百姓的重要性放到了是生存前提的地位上。

        孔子思想中,“仁”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仁”,人类就会倒退到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的愚昧年代。孔子如此极致地强调“仁”的政治功效,目的就是游说当政者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积极推行德政。他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在位的君子如果能够发扬家族传统的亲情之爱,那么民众就会受到感化而敬忠于上。

        当然,这里的“民兴于仁”不是民“仁”而兴,而是民因“仁”而兴,“民”仍然是“仁”的受惠客体。孔子对季康子说过:“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见,他反复强调的是当政者修德行善对于引导民众向善的决定作用。

      “民”与“仁”的关系清楚了,孔子接着比喻到,“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对这句话,历代学者理解有所不同。字面意思是,水火养人,却也时而杀人,蹈水,有被淹死的;蹈火,有被烧死的。但我们从来没见过因践行仁德而死的。蹈”是践行、履行,进而引申为奉行、遵循。

          民众蹈水火而死比较好理解,民众只知水火之利,却不知水火之害,故而无所畏惧。然而水火无情,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发生意外,致人以死。但仁德对人这么重要,又对人无害,为什么不践行仁德呢?

        历代《论语》注家对于这个问题大多含糊其词。清人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提出“成仁”的新观点是:“蹈仁而死,如伯夷、比干,能择正命之处,虽死犹生,圣人荣之。此圣人望死身者不死其心,求见之切而叹之也。”这里的“蹈仁而死者”是指伯夷、比干之类的古代圣贤,他们为了正义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殉道精神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消亡,故曰“未见”。李零先生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诠释道:“这(本章)并不是表达人民对仁的依赖有甚于水火,而是说人民避仁唯恐不及,有甚于水火。这话表达了孔子的失望。孔子不仅对统治者失望,对老百姓也失望。他的意思是,老百姓对他的‘仁’都是躲着走,绕着走,如避水火。”

        从历史事实看,孔子在进行仁爱说教过程中确实是屡屡受挫,无人响应。孔子内心悲哀世道混浊、人心之死,不禁悲从中来,发出了这种无奈的感叹。但从整章文意来看,这种观点又很难与前文形成呼应,可以作为一种解读而备考。不过,尽管孔子发出了这样的叹息,但君子在世,也还是要下定决心直道而行,所以他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375天,15.3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rx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