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好老师可以这样做》一书,系本号温州好老师(真名杨聪)的著作。
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
——读杨聪《好老师可以这样做》一书有感
文\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常生龙
杨聪,是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的语文教师。他是一位非常用心的教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己任,注重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他通过《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
德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温勒有句名言:行为是一个人特定人格和他所处情境的共同函数。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B=f(P×E)
其中,B:个人行为;P:个人;E:环境。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育过程中所创设的温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杨聪老师深喑此道,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实践。
案例1:制作名片
新接手一个重新组建的六年级班级,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都不熟悉。杨聪老师首先给自己制作了一张“名片”,拉开了相互之间认识的序幕。名片包括自己的姓名、工作志向、兴趣爱好、喜欢的名言、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第一节课上课之初,他将自己制作的“名片”举在手上,让学生猜想这张小纸片的作用,然后自己做了介绍,将这张纸片贴在了讲台的右上角,提醒同学们在课间可以随时来查看和摘录。
在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发现给自己制作一个“名片”,是让大家熟悉自己、了解自己的一个好途径,于是大家有了新学期第一次很有趣味的作业——制作自己的个性化名片,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后面的课上,杨聪让孩子们一个个地念自己的名片,让大家增进印象。孩子们在课间更是走这桌,看那桌,相互欣赏创作的名片。没几天,大家都成了“熟人”了。
案例2:无所事事
语文课还剩下一些时间,杨聪让孩子们做作业。不多久,有几个孩子做完了作业,开始玩起来或者闲聊。杨聪走过去问一个学生:“你现在有空吗?”孩子不好意思地用手摸下头说:“作业做完了,没事了。老师,你要我做些什么吗?”杨聪说:“如果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看课外书、练钢笔字、画画、朗 读课文等,你就去做。要是很空闲,老师就要给你布置一些作业给你一个人做。比如抄写字词、课文等很无聊、很吃力的事情。你说呢?”
这位同学一听,向同桌伸了一个舌头,急忙说:“老师,我有事做,我还要看《安徒生童话》呢。”……从那以后,在自学课上,当有学生听到杨聪老师说“你现在很空闲吗,那老师单独给你布置些作业!”他们就会会心地笑着,主动地忙自己该忙的事了。
案例3:“下流话”
杨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要求学生用词语“一般地说……但是……因此……”来说一段话。同学们一个个地说,杨老师一个个地点评,到了彭相栋这里时,他说:“老师,我造的这个句子是假的,可以吗?”杨老师很奇怪,让他说出来,他欲言又止,磨蹭了半天,终于讲了出来:“据我观察,一般地说,她是喜欢我的,但是我没有去问她,她也没有来告诉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喜欢我,因此,我想亲自去问问她。”
话一出口,班级里骚动起来了。女孩子们非常生气,认为彭相栋说的是“下流话”;男孩子们则在看杨老师会如何处置这件事情。杨老师先请女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讲从哪里看出这句话“下流”,提醒大家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后又借卞之琳的《断章》中的一部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提醒大家喜欢一个人,欣赏一个人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要写,就应该尽力地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意,要说,就应当说的文明而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去关心和爱护喜欢的人。……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平静了下来。
还有很多,比如说通过作业而进行的评论对话,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给予恰当的指导,找到学生犯错的真实原因不随意使用惩罚措施……等等。一个心中装着孩子的人,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状态,然后想尽办法和孩子的心弦调准音调。
二、有时不必太较真
在一个群体中生活,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情。今天可能话不投机吵起来了,明天或因一件小事打起来了,很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像救火队员一样,每天忙个不停,安抚一下这边,批评一下那边。而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教师眼里看上去很严重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双方之间已经和好如初,又厮混在一起打打闹闹了。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社会人,能够熟悉当今社会的运行规则,以便在这个社会中安身立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成人社会的很多规则,并不需要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举一个事例来说吧:为了让学生领会杠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从教育的层面做了哪些铺垫呢?幼儿园期间,让孩子们玩跷跷板;小学期间,让孩子们画杠杆,会做简单的计算;初中阶段,让孩子们学习最简单的杠杆原理;高中阶段,让学生理解转动的原因,并学习力矩的概念;大学阶段,用微积分来研究物体的转动问题。
公民社会的很多规则也是如此,是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处理孩子在学生或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时,不应该捧着成人社会所谓“公平公正”的准则等等,对他们过多地加以评判。少一些枯燥泛味的说教和忧心沉重的压制,多一些相机行事的“闹着玩”,就会发现,教育其实并非那样吃力。
案例4:打架
放学之后,杨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忽然有同学来报信说叶游和吴南要打起来了。
杨老师过去看他们时,他们已经根据同学传的口信,慢慢地向办公室走来了。一个咬牙切齿,一个竖眉瞪眼,两人身上还淌着汗。
“打得怎么样啊,有没有输赢?”杨老师一边问,一边在办公室里腾出了一块空地。对他们说:“这样吧,你们再在这里打一次,老师当裁判,为你们定一个输赢。”
“注意了,开打时要遵守以下规则:脑袋不能打,不然脑震荡了;眼睛不能戳,不然成瞎子了;面部不能抓,不然破相了;脖子不能掐,不然断气了……”杨老师的规则还没有说话,两个人就扑哧一声笑出来了。
杨老师越是要求他们动手,他们越是觉得可笑,然后向老实坦白因为相互比胖,不服气而动了手,现在意识到错误了。最后俩人相互拥抱、牵着手眉开眼笑地离开了办公室。
三、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个人生病了,医生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诊断,找出生病的内在原因,对症下药疾病很快就会痊愈。我曾经有这样的“经验”:一次头疼发烧,懒得去找医生,自己按照身体反应的症状,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了几盒感冒药,同时服用。每次都要吃上十几粒,但吃了几天都不见好转。没辙了,只好去看医生。医生检查了之后,给我开了两样药,吃了两三顿就好了。
班级里的学生,总会有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让老师很头痛。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要想医生那样,认真分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杨聪老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学生制造不良行为背后四种不同的心理目的:
目的一:寻求关注。在班级里的学生,受到老师关注的程度通常是不一样的。那些平时表现平平、成绩也不很好的学生,常常会被教师所“忽视”。他们体会不到自己的重要性,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失落、烦躁、压抑的心理。用消极的行为来达到被关注的目的,是他们经常采取的一种手段。
目的二:争夺“权利”。这些学生对教师的控制表示不满,会以争夺“权利”的方式来反抗教师的各种控制。如和教师产生情绪化的争执、偏激地反驳教师的言论、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消极抵抗等等。他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我价值以及重要性的感觉。
目的三:施行“报复”。当师生之间没有感情可言的时候,学生最易冲动、极具攻击性。受“报复”心理驱使的学生最喜欢采取的不良行为包括撒谎、偷盗、欺骗、用很难听的话语咒骂教师,进行摔桌椅、敲玻璃等破坏和暴力行为。
目的四:假装无能。假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教师强大的“武力”压迫和震慑下,达不到“报复”的目的,他就会采取不活跃的消极行为:不关心学校生活,不关心班级,不关心老师和同学们的任何事,没兴趣参加集体活动。
上述四种心理,其实是有层层递进的内在关联的。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初源头”,一般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注”而产生的。我们一直说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面对的是怎样的材。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当教师真心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感兴趣,能够和他们开展心灵的沟通,把握他们思想脉搏的时候,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有人可能会说,每天忙着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和他们沟通、谈心呢?其实“功夫在诗外”,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孩子永续发展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自然就会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成绩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