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哈斯校长:如何让你的孩子进哈佛

哈斯校长:如何让你的孩子进哈佛

作者: 哈斯校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0:25 被阅读0次

升学是学业生涯中重要的一环,什么样的学生会更被名校所偏爱,拿名校offer是否有规律可循,那些拿录取通知书比清空购物车还轻松的人,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根据2018年的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发布的数据,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里,美国占了31所。美国还拥有包括哈佛在内的常春藤盟校。常春藤盟校是美国的一个高校联盟,联盟中的八所大学,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界要人,商界巨子,都毕业于此。所以在美国,常春藤盟校被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很多家长送孩子来美国读高中,就是为了能够提前适应美国文化,为进入常春藤盟校的学习做准备。

想要知道一条路怎么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问问曾经走过这条路的人。我们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名校,在进入名校这条路上哈佛爸爸王健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人,他的儿子拿到了14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包括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等五所藤校,他写的《美国教育和升学秘籍》一书也被众多留学生家长奉若至宝。我们来听听他有什么独家心法,可以帮我们的孩子敲开名校的大门。哈佛爸爸王健表示:在美国申请大学是一个全面评估的过程。美国大学并不是一定要录取所有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而是更希望录取那些更有特点的学生。他的孩子在高中主要是研究哲学,但是并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他们看中他儿子的就是他在人文研究方面的特色。这些哲学类人文类的项目是他儿子所喜爱的,哈佛大学恰恰看中了这一点。和其他的孩子相比,王健的儿子特色更为鲜明,也更具有标签性。

如果说到标签的话,大部学生似乎都不太清楚要突出自身的哪一个标签才会更能得到招生官的青睐。前哈佛招生官Sarah表示:首先,这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你应该问学校在寻找什么样的人。就哈佛而言,他们寻找的是领导型人才,这样的人不会问:你看好我吗?他们是按自己心之所向来行动。所以哈佛寻找的人,不在乎别人看不看好自己,他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他们只希望做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情罢了。学生们要问的问题应该是: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什么事是特别有挑战性的,那么我就要征服这个挑战,这才是哈佛喜欢的学生类型。

Sarah举例说:我曾经的一个学生,是一位杰出的程序员。他十岁的时候就自学了编程,13岁自学开发苹果手机应用,17岁已经在Itunes的商店中出售了多个应用程序。没有人要求他做任何事情,他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班,他做这些只是出于好奇心。因为他对此有想法他有创造力,这些才是名校青睐他的原因。学生们要明白这样一件事,招生老师一方面要查看学生个体的表现,同时也是在为学校构建一个团体。如果你作为学生,自己非常优秀,无论是课业内容还是其他研究都做得非常棒,但是你独来独往,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学习,那你就不能算名校所青睐的人,因为你不能带给你所在的团体一个正面的回馈,而这中团体间人与人的回馈是名校尤为看中的。

由此看来哈佛要找的是能够探索自我,具有极强的自我驱动力,能够影响他人的学生。那一条没有写哈佛在公告上却十分重要的招生标准就是做自己。可哈佛写在公告上的要求,也未必看过就明白要怎么做,比如成绩单,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数这么简单。

有一种叫做综合评估法的录取方法,招生老师会首先看一下你的个人情况,然后根据你所在班级或学校的整体成绩来进行评估。比如说你的GPA是3.8,看上去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每个班级年级,学校甚至国家的教育水平不同,单从你个人的成绩无法判断出你在你所在的团体内是否是优秀的。所以招生老师还需要知道,你的成绩在你的班级或者学校里是一个什么水平。这就是招生老师确定一个学生到底是不是优中之优的方法。

有些同学的高中成绩不错,但并不是班级里的第一名,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不能够上哈佛呢?事实上,好成绩肯定是很重要的,不过美国名校也并不是仅仅看中成绩这一个指标。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甚至包括哈佛都开始允许学生提交你所参与的项目成果展示,而不是单独的看你的课业成绩,SAT分数和托福分数。学校还要看到你在学习之余还做过些什么?你有没有创作过电影,你有没有表演过歌剧,你有没有创立过社团,你有没有每个暑假飞去非洲做一个志愿者,这些现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哈佛爸爸王健表示在成绩方面,名校不仅仅看中学生的GPA(平均学分绩点),还要看你的课程难度。那是不是在高中选的课程难度越高,就对我的成绩单就越有利呢?美国资深申请老师Adela表示:每年学生都有不同的目标要达到。我建议他们要在普通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这样就可以被邀请参加大学先修课和荣誉班,因为这里的课程更有难度,如果学生上的课程更难,然后成绩还是很好,那么他们能被大学招收的可能性就更高。

在美国除了考试,在高中阶段还可以通过选课,为自己的升学做好加分准备。先修课既AP课程,是美国大学的预修课程。考试通过的AP课程,可以折抵大学学分,减免大学课程,帮助学生缩短大学学时,跳级,更可节省高昂的大学学费。目前AP成绩已成为美国大学重要的录取依据,荣誉班则类似于中国的三好生,相比于普通班级,荣誉班的学生可以获得更优质更专业的学术资源和学习环境。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选课这件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Adela表示,如果我们高中还能选一些选修课,那么我就帮他们选出那些与他们学术兴趣最一致的课程,这样将来他们就可以将这些选修课转化成学术方面的阅历,这样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就可以突出他们的学术实力。

选择难度较高的课程,并获得高分,便可以拥有一张优秀的成绩单,留学生说,在中国考大学是一考定终生,而在美国考大学则是一纸定输赢,但这张纸并非成绩单而是申请文书。因为你六七年的中学生涯到了招生官那里,他们只会花30分钟审阅,然后用三分钟向委员会展示出来,接着展开讨论来确定你的去留。就是这样,你六七年的经历只有三分钟时间来展示。

据统计,哈佛大约是每年收到3.5万人的申请,就算它只录取美国每个高中第一名的学生,那么也需要有七个哈佛才能收完这些学生。为了能在这3万多人当中脱颖而出,一篇好的申请文书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申请老师都会提醒学生们要注意,这篇文书的重点必须放到这自己身上,确保故事的重点是你自己。因为文书是申请过程中校方了解你的一个途径,学生必须在申请中真正展现自己。申请文书并不是要体现你整个人生中的过程,如果学生想写的事情太多,那么这篇文章就注定是一篇失败的文章。如何写好一篇申请文书呢,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接着你要想清楚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出来,展现出你的亮点,吸引招生办的人员。另一方面还要很简练,因为每篇文书大概只能写六七百字的样子。

除了申请文书,老师还建议学生们好好研究一下申请制度,这样可以在战术上为自己争取到更多进入哈佛的胜算。

在制度上,申请美国大学,其实有一定窍门可循的。美国大学申请,主要分为常规申请和早申请。早申请有两种,其中一种是ED(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在申请ED的时候,需要签署一个协议,一旦签署协议,学生就要作出录取既入学的承诺,同时只能申请一所学校,不能同时申请多个学校,具有绝对唯一性。还有一种是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相较于ED捆绑承诺和唯一性,EA申请则不需要签订任何协议,也不需要学生做出任何承诺,你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通常来说,早申请的人数同常规申请相比人更少,而且大部分学校早申请录取比例更高,所以早申请不仅在时间上占有一定优势,在录取比例上也高出不少。在早申请没有成功的学生,大可以继续常规申请,是很好的保底选择,无论是在国内读高中,还是在美国读高中,这条申请窍门都同样适用。

根据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已超过35万,而2016年常春藤盟校的平均录取率就已降至5%,这场美国常春藤盟校升学竞争如此激烈,那么在招生工作中,是否有什么明确的录取指标呢?

Sarah表示,招生办公室不会发出什么指标,但有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保持均衡,每种类型的学生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的背后,是人数不断扩大的申请群体,看来对于名校的渴望已经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我开始反思,在高中阶段要如何做,才是对自己的未来最有利的呢,去美国念高中的唯一目的就是进入常春藤盟校吗

名校的学历确实很有分量,但是名校出身并不是一切。说到底,即使哈佛的学历,为你敲开一扇门,但还是需要你自己走进去,而今天这个世界是时刻变化的,向往名校不不仅是倾慕于她的光环,而是为了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自我成长与提高。

中国留学生的家长大多都很关心结果,但是哈佛爸爸王健觉得比起最终的录取结果他更关心孩子的成长。他在教育他的孩子时强调的是关注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关注结果。很多家长找到王健取经时,所体现出来的急迫感往往体现出了他们对结果的看重。但是对于王健来说,他觉得过程更为重要,因为即便你进了哈佛,你如果不能够真正从这个过程中受益,走向社会的话,你也不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比成功升入名校经验更宝贵的是哈佛爸爸对于孩子教育的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成就了孩子的优秀,念名校固然好,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在成长中勾勒出自己真正向往的未来。

我是哈斯校长,祝各位周末愉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斯校长:如何让你的孩子进哈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f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