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第二节 阅读活动中的理解 P7
一、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
1.二者区别:如果没有理解,阅读就只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
2.阅读实质: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即如何与文本对话。
二、“理解”的不同含义
“理解”的概念非常多,也许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说法。
举例句子: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
第一种:不同层级。
1.语句层级。这句话表达了几个意思。
2.语篇层级。从整篇文章的大局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表达思想。
第二种:不同层面。
1.表面信息。
2.隐含信息。要想发现隐含信息,就必须进行将阅读的内容进行“联系性推论”,从而发现深层次的信息。比如例句,首先,说话人跟“你”关系亲密,其次,两颗葡萄很可能一开始并不是给我吃的等等。
内容还会产生“联想性推论”。比如读了这个句子,我会联想到很多画面。吃葡萄、拿葡萄、打开冰箱的画面等。
“联想性推论”很多时候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所养成的。
“揭示潜藏词句背后的预期”是实用文章阅读,尤其是批判性阅读的关键之一。比如读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需要这种能力。
第三种:“理解”的不同表征
1.表层编码:即表面意思。
2.篇章格局:对语篇文意的了解。即文章整体意思。不同读者应该有同样的篇章格局。(一个样)
3.情境模型:读者将篇章格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出现的“个人化的篇章格局”。
最佳的阅读状态是三个表征依次出现,最终建构情境模型。任何一步都不能少,顺序也不能乱。有些人读完文章直接提出自己的“情境模型”是不可取的,这样容易先入为主,再好的读物也读不出好的东西。
(个人认为,这个环节是阅读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上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也应该按照这个思路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而学生需要做的事情是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接触多感受多体验,这样才能体会人生百态,建立可靠和丰富的情境模型。)
第四种:“理解”有不同语境。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说,会有不同的意思。比如:我去。生气时,是骂人的话。征求意见时,是表达的话。因此,阅读中要注意:
1.忌脱离或不顾语境。
2.联系语篇的具体语境。包括语篇的出处、语篇的上下文内部语境。
我的个人感受是,我们在教授教材时,一定要将课文放到整个单元的主题下,放到整个课标的要求下,甚至放在当前的整个大环境下进行。否则教学当中,教学核心容易走歪。
3.文本互为语境。包括作者的其它文本、同时代其他人作品、不同国家、时代的同主题作品等。
这个内容,作为课程导入或者是课程延伸的内容再好不过了。比如,可以用学过的类似课文进行新课导入。或者最后想拔高时,用更深度的同类文章进行延伸。甚至,可以用到研学旅行中。
研学旅行不仅可以跟教科书有关,教科书延伸的文章有关也是极好的。范围可以扩大。
说到这,教师的阅读范围和语文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不多看书,不多读书,怎么能上出有深度的课呢?
4.错位语境:自觉的,基于作者立场。不自觉的,往往处于无知。???
5.不同指向。狭义仅仅对文本,广义是指篇外的世界和人生。
三、理解的过程、结果及其水平
理解的过程与结果读完后,给我的感觉就是认知的过程。图式、同化、顺应的过程。阅读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因此,理解的过程教学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疑问: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一样的篇章格局,但可能会建立不同的“情境模型”。所以,我们的中高考语文阅读考试是一样的答案,会不会容易让我们陷入惯性的语文思考?
也许是我对中高考还不够了解,应该不会。因为语文考试的参考答案有“言之有理”这个选项吧。而且考题也不一定是考“情境模型”,如果答案是铁板定钉的,那么一定是考的“表层编码”和“篇章格局”,这样也能考到学生的阅读过程处于哪个层面,从而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知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看了这几节内容,越来越发现,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教什么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在专业啃读中,真的非常重要。也许可以自我安慰一下,本科学的专业将对我的将来语文生涯起到重要的作用。我越来越理解为什么郝老师一直倡导要阅读经典,为什么新网师要开那么多经典啃读的课程。我也越来越期待刘文广老师的上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