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很多人都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其实大可不必争论其对错,人性定有恶的一面,因为自有人类以来这个世界就没有过完全意义上的和平日,如果有谁偏要证明有那么一天全世界人民都坐在自家后院里喝茶品酒与世无争,那很有可能是世界末日到来的前夕,并且大家都知道逃不出这个小地球了。没有和平的日子正是恶的心念导致,人类要求的物质需求往往超出自己所需要的很多,可以说恶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天生的本能。我也相信人也有一种本能叫做善,最简单的哺育之恩,与弱者的同情等等,如果恶是为了追求物质,那么善应该是追求精神的饱满。
明心集大成者王阳明,临终前以一首诗概括其心学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看到许多对此的解释,结果是玄之又玄,不得其解,我与那个境界之间应该缺少的就是那个:“道可道,非常道”的“无”吧,如果你留意下圣人的悟道过程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要到一个极其寂静的环境摆脱世事的喧哗,心境一般是不得重用,正处人生的底点,为何非要这么个环境呢?很简单,这时候的人达到了一个很多人无法达到的“无”的境界,只有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心无旁骛,你再去接受一个事物,才容易看到本质,如果我问你橘子是什么味道?你可能会用为数不多的几个词语来生涩的描绘它在你嘴里撕裂后释放出汁液的酸甜,你这是真正的体验了橘子的味道吗?即使你翻阅无数资料描绘出它的滋味,你又能确保那是它真正的滋味吗?真正的体验到“橘子的美妙”就应该让你的味蕾贫乏数日,吃没有滋味的馒头喝纯净的白开水,此时你的舌头的每个味蕾才达到了一个“无”的境界,之后你再品尝那个橙黄饱满的橘子,它的汁液会像一阵风暴一样肆虐的掠过你每个味蕾,干涸的口唇吮吸每一滴甘甜的水分,它的每个细胞都刺激着你,你的每个神经也在它的挑动下激烈的跳动起来,这时你才会惊异的发现直到今天你才知道到了“真正的橘子”的滋味!
至此才理解了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含义,一个生命的最初应该是这种无善无恶的状态,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着是最本质的心,不可断章取义于“无善”二字,无善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状态,而是当我们有去判断是否是善的意念同时我们就失去了看待事物的客观。有时善也可能致我们于歧途,江湖骗术就是利用人的善念与贪欲。一个人有了善与恶的分辨就是有了意之动,事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这时就要回到无恶无善的状态再去客观理解善恶,心存良知,心存天理,最终才要求我们存善去恶,这是就靠我们自己去格物致知,理解世间万物的理,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是和心有关系的,如果一个事情存在但是你却不知道,也没有在你的心中出现那么你怎么去影响它呢?也就是心中若是空的你周围的世界也是空的一切都毫无联系,心学最终追求的还是致良知,其实也就是善,一种广义的善。
我们的民族的思想深受孔(儒学),孟(儒学),朱(理学),王(心学),的影响。儒追求以仁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学以儒学为核心集佛,道的修身处世理论为主,探究本体与心性的认识,所有的思想都离不开一句话,善,德之建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团结与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以德为整个群体的基础,德源于善,一群粗鲁野蛮之人即使能聚集起来做些鸡鸣狗盗之事也必定难以长久共存。我国自古以来主张以德服人,在我国强盛之时唐宋明时期领邦岁岁称臣年年上供,着就是善的力量,再看二战前后欧洲的殖民统治,美国的暴力执法,每天的血腥报道不绝于耳,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恶只能是武力上的镇压而善才能达到精神的融洽,长久的和谐。梁惠王曾问孟子如何称强于天下,孟子有回:仁者无敌。实施仁政的人是没有敌人的,没有敌人还有需要去征服什么?
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发射塔,当你发出善意的信号,那些同样追求善的人就会接收到你的频率认同你的善念,我们常说与善人交往谈话时有种温暖的感觉,正是表现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向善追求善的。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许久就是因为其向来来讲究因果轮回与我们民间的报应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冥冥之中的一轮回,匆匆的一生,很多事情我们都看不懂,很多事情我们都难以确切体会,爱之痛,离之悲,我们难免会不时的落入低谷面对沉沦,有些痛过切肤之痛,我们却无法避免,所以人都是软弱的,人都是很弱小的。也许造物主正是看到了我们的弱小才在创造我们的人性时增加了善这么个优点,是善念让我们协助弱小同甘共苦披荆斩棘走出了蛮荒,走出了阴湿的森林阴暗山洞。
不得不问怎样的善才是善的最高境界老子的《道德经》对善做出了更明了的解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就应该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与万物无争。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女色与水,女色困英雄,水滴石穿,柔可克强,可见一般。做人应能像水一样,包容,净化,将世间的阳光委曲折射给每个需要温暖的人身上,这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真智圣贤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