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翼》

作者: 7c674acfca28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22:17 被阅读43次
    读《金翼》

    01

    《金翼》一书由林耀华先生在得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留美陪伴患病妻子期间,根据他在家乡福建省闽江流域黄村及所在县、乡、镇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本人离开中国前的两次田野工作所著。

    书中主要讲诉了两个南方农村家庭的兴衰历程,同时部分反应了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习俗、生活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两个家族,同时新的因素如现代教育、基督教思想、新时期商业运营模式等随时间推进对家族的渗入也愈来愈深。

    两个家族在短短二十余年后全然不同的命运是由“风水”决定的吗?书由作者提出这一问题而始。黄张俩家在随现实、情境和事件而调试自己以学习和生存时是明显不同的。《金翼》内容夹叙夹议,同时学术化地描述了一些农村习俗,更多的是娓娓道来故事的始终。

    02

    第一处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处处存在的人际关系,在此笔者主将其分为家族内的人际关系和家族外的人际关系。

    就内部关系而言,黄张俩家是有家族内部的联系的。黄东林与张芬洲为姻亲关系,二人皆为俩个家族兴盛的初始。黄家的农事矛盾将黄东林推向家庭之外,他与自己的医者姐夫进行初期的店铺运营,在生意不断兴隆小镇亦不断发展的时期,他们与外界有了更广泛的联系,同时各种联系在拓展着他们的生意。

    黄东林成婚生子,将他拉回村庄与家庭,他与兄长所专的店铺与农事的平衡一起支撑起这个家族的渐渐繁荣。分家之后兄长黄东明的去世是这个家族面临的第一次危机。危机使家族成员在贫困拮据中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家族成员关系得到紧紧连接。但在之后的逐渐富庶中,分家不可避免,家庭的历史是轮回的。同时家族中妯娌关系,兄弟关系的紧张,家庭财产的分配等矛盾都在撕扯着家族的稳定。但作为一家之长的黄东林的远见卓识使用一家之长的权威,抵制了外界联系的介入,暂时保证家族矛盾在内部解决,从而维护了表面的团结。但后随其时代发展,各种新生力量的逐渐强大,乡绅的力量不能再阻挡司法的介入。平静时的各种如祭祀节日,丧娶活动进行时的家族仪式等,面临危机时,由于利益亲情血缘因素例如战争时期黄东林给与背叛的侄子的庇护,都可以将家族再次整合联系在一起。

    张芬洲精明而有远见,总是深谋远虑,但是他在美德上逊于黄东林,此点可在他独吞“龙吐珠”风水宝地建造房屋初步体现。他在建屋后对店铺的出力逐渐减少,较多地呆在新居,但此后由于家族成员的去世与婆媳的矛盾使他不堪负重。张芬洲并不能在家族关系紧张时作出适合的反应,并且他试图通过回到店铺来躲避,采取了较为消极的做法。最终他没有成功摆脱内心的孤独,实际上是家族中温暖,关系的和谐的缺失。而在之后,他的儿子与侄子同样并未显得对共同维护一个家族积极心态。事实上,家族中家长的心态似乎已经预示了两个家族的不同命运。

    黄东林在面临家族危机时,可以及时承担家长的职责,尽力维持家族的稳定。但是张芬洲更多采取了消极的躲避态度。此点印证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命运使俩家逐渐分化,而是对于生活起落的反应促使分化形成

    就家族外部的联系而言,黄家是在不断的扩张人脉,联系随黄东林儿子的成长而伸入政、商、学、军各界。黄东林儿子的成才与他的教育方式、儿子们的努力以及建立的姻亲关系等都密不可分。关系网的运作是相对的,网的一端可以给黄家带来帮助,相反,网的任意一端的危机变化都可能给黄家带来变数,并且黄东林儿子在网的维系中起了极大作用,如果他们的威信受到影响或者角色的缺失都会给黄家带来损害。

    再扩大来讲,家国本为一体在起初的黄家中并未体现,在黄家成为显赫大族后,此点便显得突出了。土匪的侵入,共产党的介入,黄家作为显赫一族都首当其冲。甚至在国难面前,一切努力都化为乌有,只得回归起点。

    张芬洲儿子与妻子的死亡对张家的打击极大,但张家真正的转折更多由张芬洲促使。张芬洲过早的从店铺中退出,并未继续营造更多的社会联系,给之后儿子的发展奠基,同时他的儿子并未显得在交际上有卓越才能。

    实际上来说,家族外的交际关系并非想凭借人情便可建立,更多的是依靠实力。黄东林及其子在度过一次次危机后,声望地位都得到提高,家族势力影响也越来越大,足以赢得更多势力的信任,在不被其他力量打断的情形下,形成良性循环。

    读《金翼》

    03

    第二处令笔者感触的是,土地在维持一个家族生存中的重大作用。黄东林对此深有体会,在历经压迫、劫持或破产后,他意识到土地是最安全的,农业是一个家生存的基础,在深入商业发展的同时,黄家始终重视土地。在此引入文末的一段话:

    在抗日战争中,1941年春天,福州被敌军全面占领。内陆乡村和外部世界的通讯完全中断。东林,现在已经年逾古稀,依然扛起了锄头,再次像年轻时一样劳作。围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孙儿,现在正看着他,学习农耕的技术,这是他们首要的、也是最长久的生计之源。一家飞机从他们头顶飞过,孙辈们抬头仰望这充满敌意的天空,但老人却平静地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忘记把种子埋进土里了。”

    看似凄凉沧桑的一个情景,却能使人感受到它蕴含着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绵延不息。希望之种在播种,令人预感这个家族的历史并不会因战争而终。

    相反,张家之长本身由医者出身,对农事并无太多联系。而他最后仅存的儿子在其死后成为家长后,同样并未重视农事,并且将所有的财产都孤注一掷,显现出年轻人的阅历不足,暗示着传统社会中有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人指引的重要性。

    04

    《金翼》值得读者深读,它其中不仅包含笔者上述浅陋的讲诉,还有许多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详细描述,对国人以及外国人对此时期的了解都有极大帮助。书中并未对人物有过多细致生动复杂的刻画,但简单中却透着人人脚踏实地的秉性。

    作为一个年轻的读者,若不将自己就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去思索金翼之家的变迁,很难对这本书有较大感悟,从书中了解到的那个时期的家族与此时的大多数家族还是有较大的区别。似乎许多之前推崇的家族情感如今已不多见,甚至破碎;之前不多见的被视作反叛,背叛的事情如今却司空见惯,大多引不起年轻一代的感慨,兴趣。那么,为什么年轻一代对此关注不高呢?在笔者看来,是因为 家族中的归属感不再强烈了。新时期总会有其他更简单不需花费心思的娱乐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相传多代的世家大族族人时时相聚,回忆往昔,在共同举行一些仪式,庆典等时,能够感受到心是被牵引着的。而大多数的平凡家族的亲疏变化特别是在小辈中并不被看重,这又与长辈们的教导密不可分。对于家中的归属感不再强烈,又何谈心思去探索维护家族,正如书中张家。由于各种原因,家族这一词并不能使张家族人有较大感触,张茂衡作为最后一家之长,在家族成员提出离开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他并未像黄东林一样象征着家族的团结。金翼之家有着无形的纽带牵引着族人为之努力奋斗,而黄东林的教育指导统领对之有极大推动作用。

    对家族的归属感不是天生的,它是长辈与晚辈共同作用而成的,小孩子在上一代的熏陶下终会成为家族的支撑,继续教导指引下一代,反复循环。若每一代肩负起对家族的责任与义务,愿意为之团结奉献,家族中又怎会无容身之地呢。

    读《金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金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lx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