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录暑期生活20——读书1《山河故人》

记录暑期生活20——读书1《山河故人》

作者: 花非花kamz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18:11 被阅读0次

    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我找到了龙华区图书馆,办理了借书手续,挑了两本书——《山河故人》、《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来去以及借书过程,都是匆忙的,时间点卡的很紧,几点买菜几点做饭,都有安排。自己的爱好只能排到最后。

    《山河故人》是汪曾祺老先生的。汪老,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山河故人》,本书共分四部分。让我们认识了作者儿时的家庭成员和学校教员、故乡的街巷店铺和坊间奇人,还有昔日西南联大那些气质各异的师生,以及在战乱年代仍然有趣地生活着的人们。书中收录了作者谈沈从文的多篇文字,从中窥见两位文学大师之间真挚动人的深情厚谊。

    第一部分,我的世界,共22篇。

    在这一部分,汪老介绍了自己的家乡高邮,一个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下面的水乡,故而水影响了汪老的性格和他的作品风格。

    介绍了自己的地主家庭,自己的祖父祖母。

    祖父不仅是有名的眼科医生,还开办了药店,置办了田产。虽然家境殷实,但是祖父“生活俭朴,自奉甚薄”,一张方凳就是餐桌,喝酒没有第二样菜,一个鸭蛋或者一条长鱼,鸭蛋还是上顿一半下顿一半。喝完酒就爱背唐诗。

    祖母是个勤劳的人,一年四季不闲着。全家人吃的酱、酱油,都是祖母亲手酿制。祖母还能做很好的针线,缝制祖父的衣裳鞋袜,没事儿的时候,就捻麻线。

    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自己的父母亲,自己的中小学以及自己幼稚园老师王文英先生,文字饱含对幼年生活以及父母家人和王老师的怀念。

    第二部分,西南联大,共18篇。

    介绍了和西南联大相关的人和事儿。

    《跑警报》,叙述了一九三九、一九四零年左右,昆明人民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情景。表现了人民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

    在对蔡德惠、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光和闻一多等前辈的生活学习的描述种,一所充满学术氛围且崇尚自由的大学学府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生可以自由出入的蔡德惠的研究室;整天泡茶馆的陆同学;戴着帽子上课,一只白镜片一只黑镜片的金岳霖;西南联大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兼能文事。理工学院的学生穿过一座城,跑到“昆中北院”听两节闻一多先生的《古代神话》等等,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西南联大无拘无束的自由风气。

    关于西南联大学风自由的重要意义,汪老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位曾在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第三部分:我的师承

    主要讲述了汪老的恩师,沈从文先生的做人和做文。

    “沈先生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者,一个不老的抒情诗人,一个顽强的不知疲倦的语言文字的工艺大师。”汪老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汪老回忆了沈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对后人的提携。汪老一九四六在上海失业,曾想过自杀,沈先生写了一封长信,把他骂了一通,说他没出息。“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一九四七年,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益世报》登出了沈从文卖字的启示,买字的可定出规格,而将价款直接寄给诗人。……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费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沈先生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恩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陈宝贵老师,陈老师对后人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和沈先生有一拼。

    尤其是关于在写中教创作中的观点,以及讲课的特点,都是就学生的作业讲一些问题,也从不引经据典,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谁谁哪个伟人专家怎么说,更是和陈老师不谋而合。

    第四部分:故人偶记,共九篇。回忆了老舍、赵树理、林斤澜等老友的逸闻趣事。表达了对故友的想念。

    汪老的文字干净而传神,既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淡泊通透,如话家常。

    读《山河故人》,让我们感悟到,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从诸多学者的故事中启迪自己的人生。大家不妨读来试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暑期生活20——读书1《山河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vg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