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值投资领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那些优秀的投资者们都比较健康、长寿。
比如:
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活了82岁;
菲利普·费雪,成长型价值投资之父,活了97岁;
约翰·邓普顿,全球投资之父,活了96岁;
查理·芒格,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之一,已95岁,仍思维活跃,谈吐严密;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已88岁,仍精神矍铄、行动利索;
彼得·林奇,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已75岁,仍面色红润、身体硬朗。
为什么他们都能做到健康、长寿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或许就在于,他们都像巴菲特那样认识到,在他们的一生中,因为只有唯一的一个身体和大脑,所以要好好加以爱护。
回到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该片一开始,巴菲特就坐在一个教室里面,和一群孙子级以下的青少年学生聊往事、聊人生。
他说:
“70年前,我还在读中学,大概就读了我应该读的三分之一那么长。
“当我在中学时,我脑子里只有两件事:女孩和车。
“我和女孩不是处得很好,所以我们谈车。
“但想象一下,当我们讨论结束的时候,我打算让你们选你们想要的车。听起来不错,不是吗?
“选出来,什么颜色,记下来。弄好了,明天就送到你家。
“你会问,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就是,这是你一生中唯一能获得的一辆车。现在,你知道了这是你一辈子唯一一辆车,你也很喜欢它,你要做什么?你要去好好爱护它。
“现在我想建议你的是,你不会在你一生中只拥有一辆车。但你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那是你所拥有的!身体和大脑现在感觉良好,但它要跟你一辈子!”
因此呢?巴菲特没有说,当然他也不必说。因为,学生们肯定都知道,如果一辈子只能拥有一辆车,也就要好好地爱护它了。那么,既然每个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而这显然是比车要珍贵得多的东西,难道就不应当更加倍地去珍惜它们、爱护它们吗?回答是肯定的。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又道是“身体是1,其他一切是0,没有1,则多少个0都没有意义”,所以,爱护身体、爱护大脑的重要性,也就很明显了。
特别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他们打的都是持久战、消耗战,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作为支撑,是根本承受不了那些沉重的脑力活动以及漫长的等待的。也就是说,你要跑到终点,你要笑到最后,就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始终将你的身体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做出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
但对于普通人又怎么样呢?道理还是一样的。因为,即便他们不投资股票,即便他们不做长线投资,也必然要像价值投资者一样关注自己的未来,因此养成一些好的养生态度和行为习惯,也总是有用的。毫无疑问,在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上,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定律,永远都是适用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道理人人都懂,就是在每天的工作中和生活中还会依然故我,还会继续做出诸多有损健康的事情。但为什么道理都懂了,就是不去践行呢?“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如果哪天身体和大脑真出现了某种不应有的故障,也就怨不得谁了。
因此,那些知行合一地去爱护自己身体和大脑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将更有可能地回报他们的,是健康、灵光、以及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