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有个朋友微信说:“明天我要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了。谢谢你一直开导我。”
我有点惊讶。离婚只是之前她赌气的念头,怎么会真到这个地步呢?她说:“有一天他忽然说他想离婚了。说他努力过,觉得没什么用,坚持要离婚。我道过歉,试过各种方法,但不能挽回了。”然后她说她现在只能想到他的好,其实内心很崩溃。
放下手机一声叹息。这是一对曾经朋友同事都非常羡慕的孩纸。怎么走到今天的呢。之前她时不时会抱怨,伴侣各种不如心意的地方。思想幼稚、工作不上不下没太大前途、不够浪漫、不能理解她等等各种。不仅对朋友说,也常常质问伴侣,并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在家对伴侣各种斥责。而如今,伴侣心灰意冷决定分手后,她又“只能想到他的好。”
这让我思考,如何理性地面对生活里的裂痕。
生活里的裂痕,来源你对生活的设想和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如果你设想得太过完美,实际情况即使客观上看已经非常不错了,你还是会觉得有很大落差。而如果你有比较合理的设想,实际情况也一般般,你反倒会觉得“跟我想象得差不多”。因此,我们的预期是幸福感高低的一个关键。
如何面对裂痕?伤心、失望是难免的。可是情绪本身,并不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案。要解决裂痕的方法,只有两个:降低预期或改善现实。降低预期是说,你要意识到之前对生活的设想过于简单和完美,生活中有很多之前没有设想过的阻碍,因此需要重新权衡,重新来确定你应有的合理预期是什么。例如,之前,我希望我每天在工作和照顾家庭之余能快走5公里,看书100页,写作1000字,画画半小时。实施了2天以后我就发现,快走5公里从热身准备到完成回到家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看书100页(取决于书的内容)需要2小时,写作1000字约需要半小时-1小时,加上画画,这些事情需要4-5小时的时间,而我每天实际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能只有2小时。这时候我就需要进行取舍。最开始我会觉得每一样都很重要,这时候,要足够理性来看,每件事情你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目前生活的重心是什么。
健身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但是不是每天都需要通过快走5公里来完成?如果雾霾天呢?如果下大雨呢?有没有其他的alternative的备选方案(同时更省时)?
看书100页这个目标本身制定地是不是合理?有的内容比较深入的书,边看要边思考,甚至做笔记,1个小时可能只能看20页。看书以每天多少页来衡量,这个尺度是不是过于机械?
写作是你目前训练自己表达的重点吗?如果是,怎样能最大化这半小时的效用?
画画与写作同属于创造性表达,是否是最近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否需要列为每日均完成的项目?
经过自我梳理以后,你会有如下发现:
健身是每日必做的,但除了快走5公里以外,可以选择半小时的瑜伽和伸展作为备选方案;
看书的时间定为每次1小时,每周3-5天,保证阅读质量而不简单追求速度;
写作是目前训练的重点之一(参加30天写作挑战),因此会坚持(如何最大化效用?提前确定一周的主题;随时记下零碎的想法、灵感;每天用整块的时间最终整理完稿);
画画并非这个阶段的重点,可以每周1-2次,作为调剂。
经过这样的调整,你会发现,时间好像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再按照新的schedule试行两天,有必要,可以再调整。
由此看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裂痕”?关键在于适时、客观地自我对话,对预期重新评估,对行动方案及时调整。人生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并不存在一劳永逸这样的童话。有点遗憾,但这是现实。裂痕必然存在,你我必须笑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