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曾经曰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看,宁可居无竹,不可室无书。
书房应是知识分子的标配,不管藏书多少,好歹读书人就该有书可读才行啊。现代人每遇到不懂的事情,总爱寻找度娘帮助,一部手机便能走遍天下皆不怕。
而过去,不懂不会或者没有把握的事情,必得翻阅古籍旧书,甚至查阅野史笔记,来佐证某个说法。若是一个人博闻强记,读的书多,记性又好,人称行走的图书馆,像高晓松那样,是我敬仰的。
再比如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凡事都能说出个道理,像老梁那样的,是我所羡慕的。最受不了的,是文章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苍白,所谓的文字空灵,装清高的,过了气的文人,一天到晚的各种调戏文字,强奸文学,毒害小青年,是最讨厌的!
可是读书有个副作用,那就是在一些凡俗的场合,一不小心,说者引经据典或者借用了某个典故,听者又不大明白。这时候,便会有掉书袋的嫌疑,甚至别人会怪自己拽文。比如在喝酒时,你一不小心说了一句,我愿为君浮一大白,对方一头雾水,岂不尴尬?或者一圈儿人在打牌,你在旁边儿看,说做壁上观。打牌者说,那你赶紧面壁去吧,岂不好笑?所以人与人交流还得是同频共振为好,否则双方都受累。
读书是最省钱的休闲娱乐,当然也有人认为读书没意思,简直是受罪,不如看电影,打麻将或者逛街吃美食来得痛快,这就是各花入各眼啦,无高下之区别。
关于读书,最有名的几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且看此话之出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显然,古人认为只要把书读好了,便可考取功名,自然名利美女全来到。所以才有了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中国人把读书看得这般重要,外国人也不示弱。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小的时候,我们总是篡改这句话说:我扑在面包上,就像高尔基扑在书籍上一样。如今面包的问题解决了,亲爱的朋友,你还愿意扑在书籍上吗?
读书应该是一个人毕生的习惯,可惜这个习惯不易保持。尤其是现在,手机在手,阅读变得碎片化,多样化,很难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往往头天看了一篇好文章,第二天想拿来分享,可就是无法形成一个有鲜明论点充足论据的完整系统的表达。是记忆力减退这么简单?其实也是大脑冲斥太杂的东西,没能够留下深刻而果断的痕迹。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不同的年龄段自然欣赏角度不同,少年时,自然是爱读民间传说儿童故事之类的。再稍大些,读书自然首推言情小说,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常事,吃饭读,睡觉读,不看完结局不罢休,边读边有角色代入感,感觉自己已是书中人物,同喜同悲。
放下书本时,神情语言都变成了书中人的模样,好一阵子才缓过来。并且还憧憬着过一段书中那样的人生。再大一点,读现实题材,读诗,也读史,能略略客观完整的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知道故事是假的,道理却是真的。最深的记忆是看完张爱玲的《半生缘》,心里难受极了,深感个人在历史的潮流中,在生活的漩涡中,就是一叶小舟,身不由己。顾曼桢的那句“我们回不去了”,永远是心头的一根刺,至今依旧虐心泪目。
再年长些,这些讲人生讲道理的书也慢慢不爱读了,知道人生没那么多道理可讲,只能往事随风,万事随缘。只愿挑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看上瘾时,手不释卷,懈怠时,多日不摸书本儿。但不读书并不代表不思考,然思前虑后也不过是无能为力,无法改变。正印证了那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别说是凡夫俗子如你我,就连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大牛,最后都走向神学,宇宙是上帝掷骰子的结果呢。
不管是窥月还是望月抑或玩月,只要心中仍有白月光,就能驱走黑暗,抚慰暗哑的心灵。“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是祈愿,是念想。
文学是读书的初级阶段,让人先建立起完整的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史学是读书的中间阶段,读史使人明智,能确立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哲学是读书的终极目标。
说起哲学,似乎晦涩难懂,高深莫测,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尼采之类,其实哲学没那么遥远,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从多方面入手,避免偏听偏信,这就是哲学中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呀。儒释道其实都是哲学教育的一种,不管是什么宗旨和教育,终究也是教给人们善与恕。得力时能帮助别人,失利时能抚慰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古时候,越是大儒大家,越是推崇佛教或道教。孔子是儒家代表,他是老子的学生,老子偏偏是道家的创始人。还有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名人,好多是某某居士,比如苏轼,东坡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等等。
他们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嘛。同样,许多的高僧大德本身就是大学问家。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集教育、美术、戏剧、音乐、书法等于一体的大师级存在呀。
可见一个人无论研究什么领域,只要通达到了极致,其他领域也能触类旁通,这叫一通百通。反之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你看,我国建国初期,有好多的大科学家,原来研究的是这个专业,后来祖国需要在其他领域去做研究,这些人便转行继续学习研究,结果成为另一行业的大家大师。
这就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所以读书不仅要博,还要深刻透彻。唯其深刻透彻,才能通达见性。王阳明是明心见性的代表,他从少时的格竹子开始,格物致知,龙场悟道,最后成为出将入相的心学大家。
读书之美,不仅仅是提升修为,修炼智慧,改变气质,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乐趣横生。读书有三乐:一晚间读,二床上读,三放松身心读。
夜半读书,妙处不足为外人道也。像极了闺房之乐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