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押韵问题
1、平仄
要区分平仄,先要懂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就是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照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分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平仄是根据传统四声(不是现在普通话的四声)分的。
传统四声为:平上去入;现在四声为:阴阳上去。无论古四声还是今四声都是按照字音高低升降的不同而分。不过古代入声字收尾读音比较短促。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古入声字就分别归到今“阴阳上去”四声里去了。
“平”就是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
“仄“就是除了”平“以外的另外两声(三声四声,另外还有古人或今广州中的入声)。
在诗词的平仄格式中,凡”平“的位置必需选用平声字,凡”仄“的位置需选用“上去入”三声。
古人写诗,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和字音的高低升降有关,同一句话中用相同的声调就有些呆板,用不同的声调才有变化,才能有节奏。诗词中的平仄交替或对立,就能构成诗的节奏与旋律,形成诗的音乐美。因此,平仄是诗词格律的重要因素。
诗词|学习笔记之三2、押韵
(1)在每首诗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两句的末一字,用同一个韵目的字做韵脚;但第一句的末一字可以用邻韵,也可以不押韵。即除第一句可以不押韵而外,其中第二、第四句的末一字,要押韵且同是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韵脚,如果用了不同韵目的字做韵脚,就叫“出韵”或“落韵”,是违反格律的。
(2)绝句第一句可以不用韵,但七言绝句如果第一句用韵,可以增加音乐美感,所以七绝的第一句,以用韵的为较多。 而五言绝句,因每句比七言绝句少两个字,第一句以不用韵的居多。
(3)一首诗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绝句诗唯独第三句规定不用韵,由于绝句诗作为格律诗限用平声韵,所以第三句的末一字限用仄声字。第一句不用韵的绝句,其第一句的末一字也限用仄声字。
例:首第一句用韵和不用韵的七言绝句
出塞二首•其一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押韵,韵字:关,山,还
石头城唐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首句不押韵,韵字:回,来
例:首句入韵和不入韵的五言绝句:
中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首句押韵,韵字:空,同,风
《五绝•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句不押韵,韵字:流,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