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之时曾经坦言,如果他的判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正确的,那已超出自己的期望值了。
如果连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不过如此,那你我又怎敢声称自己永远是对的?
如果你能够保证百分之五十五的正确率,那么你完全有资格在华尔街日进斗金;如果你不能保证,那么有何底气断定是别人错了?
如果你想指摘别人,无需开口,你的表情、语调和手势就足以说明一切。当你指出对方的错误,他会认同吗?当然不会!你的批评否定了他们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们的骄傲和自尊。他们非但不会因此改变想法,反而只想回击。哪怕你抛出柏拉图或是康德的逻辑,你也无法扭转对方的观念,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的感情。
永远别以“让我证明你哪里错了……”为开头。这是一步差棋。说这句话就等同于在说:“我比你聪明。我要教教你,让你改变想法。”这就如同下战书一样,引发对方的敌意。还没等你开口,听者就想和你决斗。
哪怕双方都心平气和,改变他人的既有观点也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为什么要火上浇油,给自己添堵呢?
如果你想要证明什么,请不着痕迹地道出,不要让对方察觉你的意图。亚历山大·蒲柏的名句简明扼要地诠释了这一观点:
潜移默化,人方受教;斥其无知,不如称其易忘。
三百年前,伽利略也曾说过
“你无法教会他人,唯一能做的,只是引导他自行领悟。”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也曾告诫其子:
要比所有人都聪明,但不要告诉他们这一点。”
苏格拉底在希腊一再向信众强调: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我的智慧远远不及苏格拉底,所以我从此再也不指摘任何人。
事实证明此举行之有效。
如果有人说了错话,即使你确信他错了,也不妨试着这样说:
这个嘛,你看,我本来不是这样想的,但是估计是我错了。我常常犯错。如果真是我错了,我想赶快改正过来。让我们一起弄清事实吧。
估计是我错了。我常常犯错。让我们一起弄清事实。”这几句简单的话里蕴涵着积极的魔力。“估计是我错了。我常常犯错。让我们一起弄清事实。”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天上地下,无人能够抵挡。
*承认自己有可能犯错并不意味着惹祸上身,反而会令你远离纷争。你的开阔胸怀会感染对方,令对方力求如你一般公正宽容,甚至承认他也有可能是错的。
*世间理性之人极少,大部分人都充满偏见,其认知被成见、戒备、猜疑、恐惧、妒忌和傲慢所束缚。没有人愿意改变他们对信仰、发型或是偶像的看法。如果你习惯给别人挑毛病,请在每天早餐前读一遍下面这段话。这段话摘自詹姆斯·哈维·罗宾逊的作品
理智的形成》( The Mind in the Making)。
有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转变想法,并对此毫无抵触。然而被人指出错误的时候,我们却拒绝改变,并且狠狠关上心门。我们毫不在意自己的价值观如何莫名成型,却在他人质疑之时,对这些价值观陡增感情。珍贵的并非价值观,而是受到威胁的自尊心。“我的”这个不起眼的词汇是人类事务中最重要的词汇,人类对这个词的认识是智慧的开始。无论是“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还是“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我的”信仰,这个定语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力量。我们不仅厌恶别人指责我们的表不准、车子破,更厌恶别人指责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无论是火星河道的位置、“埃皮克提图”的读音、水杨苷的药性还是萨尔贡的年代。我们总是固守那些早已成型的认知,一旦遭受质疑,我们就会心生抵触,为了保护自己认定的事实而寻找各种理由。结果导致我们所宣称的“理性”,实际上只是徒然地捍卫自己的成见而已。
*卓越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人格形成论》(On Becoming a Person)中写道:
我意识到,准许自己理解他人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这句话或许听起来很奇怪—理解他人难道还需要得到自己的批准吗?是的,我确实这样认为。对于(我们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种种说法,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评判,而不是试图理解。当他人表达感情、态度或是信仰时,总会首先引发我们自己的感受—“没错”、“真蠢”、“不正常”、“荒诞”、“不对”、“不太妙”……我们很少准许自己去试着理解他人的感受。
*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也许会向自己承认;如果对方温和友善,也许我们会向对方承认,并为自己的广阔胸襟感到自豪;但如果对方道出了难堪的事实,并强令我们接受,我们绝不会妥协。
*本,你太让人难以忍受了。但凡有人和你意见相左,你就口出狂言。你的话就像是狠狠给了对方一耳光,没人听得进去。朋友们都觉得你不在身边的时候要自在得多。你自以为才高八斗,没人敢和你争辩;事实上,别人只是不愿和你争罢了。他们深知这样自费工夫,只会引起不快。这样下去你永远无法进步—你现在就已经无知得可怜了。”
*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富兰克林说,“不可直接反驳他人,也不可妄下断言。我禁止自己使用意见明确的话,例如‘肯定是这样’、“毋庸置疑’等等,而以‘我估计、“我担心、我猜”、“目前看来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等词语来代替。发现对方的主张有误的时候,我克制住立即反驳他的冲动,不再以指出对方的荒谬之处为乐;相反地,我会先肯定对方的观点在特定情况下是正确的,再暗示目前的状况可能略有不同。我很快意识到这一改变令我受益良多,与他人的交流变得融洽起来。我表明态度时的谦逊姿态赢得了对方的积极回应,并减少了对方的抵触情绪。被指出错误的时候,我不再觉得那么耻辱;若我碰巧是正确的,我也更容易让对方放弃错误观念,站在我这边。
开始,当我做出上述改变的时候,我不得不强行压制自己的本能;但最终,行为演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这五十年来,几乎没人再从我口中听到任何武断的言论。这个习惯(以及正直的品格)帮了我大忙,当我推行新制度或想改变旧制度时,总会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在各类公共委员会上,我的提议也一呼百应。我口才不佳,不善言辞,措辞总是犹豫不决,在语言上没有任何优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现在我确信,直言不讳地说对方错了非但没有任何益处,还会引发种种恶果。你唯一的收获就是践踏了对方的自尊,让你自己在任何场合都不受欢迎。
*我对他人的判断是基于对方的原则,而非自己的原则。
*耶稣说过,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
*圆融处事,方能达到目的。
*请不要与客户、爱人或是敌人争辩。不要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或激怒他们。请圆融处事。
*尊重他人的观点,绝不要说:你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