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细雨中呼喊》:孤独中长大的孩子

《在细雨中呼喊》:孤独中长大的孩子

作者: 白衣聿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1-17 09:44 被阅读0次

    (作者公众号:聿人书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俺滴文章。)

    聿人(公众号:聿人书评)一次偶尔刷短视频看到李健说他读过余华的所有作品,最喜欢的还是《在细雨中呼喊》。如此促使我在读过《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又读了余华的这部作品。

    余华写作的最大特点是苦难意识和宿命现象,无论是《活着》里面的徐福贵,还是《许三观卖血记》里的 许三观 ,他们都是社会底层的贫苦男人,一辈子为生计奔波劳碌,无论是勤劳本分还是狡猾精明都难逃贫穷的宿命。《在细雨中呼喊》则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了孙光林儿时的诸多时光,这时光里充满了孤独,以及由此带来的隐隐阵痛。

    余华采用了《百年孤独》式的开篇形式,首先展示的就是一个男孩在细雨黑夜躺在床上听雨声的场景,他孤独地躺着,孤独地回忆自己孤独的年少时光......

    这个叫孙光林的男孩排行老二,既没有老大孙光平与生俱来的家族地位,又无法得到老幺孙光明作为断肠子的特殊厚爱。于是,六岁的孙光林被送人。在那个新家里,他幸运得到了一丝家的温暖,遗憾的是养父出事自杀后,孙光林不得不又返回到南门的家,重新回到被嫌弃被忽视被孤立的生活之中......他每天一个人坐在田埂上不言不语,看着哥哥横行霸道,看着弟弟耀武扬威,看着父亲嚣张无赖,看着母亲恬退隐忍,看着祖父卑躬屈膝……孙光林目睹着,思考着,沉默着。没人在意他,也没人在乎他。他的世界没有亲情,家人把他看作没有扔出去的包袱,因返回南门当天时逢家里起火,他又被看作是家里的灾星,一家人都远离他,所以他把自己置于家人的视线之外,哥哥打人时他没去助力被看成软弱,弟弟溺水后他没有当众嚎哭被定性为冷漠。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柔软非常渴望温情,因医生用手在生病的他额头试过温度,他甚至就站在医生下班的路口等待,渴望医生能再抚摸他一下。他骨子里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会在无人的深夜跑到溺死弟弟的水边哭泣。他同情祖父的唯唯诺诺,理解他不得已的撒谎。他更心疼忍辱负重的母亲,所以他极其痛恨自己的父亲--孙广才。

    余华笔下的孙广才是一个蛮横残暴的流氓无赖---对妻子不忠,对父母不孝,迫害儿子,侮辱儿媳,可以说是个极端丑陋的父亲形象。他渴望二儿子从家中永远滚蛋,经常暴打他;当小儿子因救人而丧命后,孙广才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痛苦,而是异想天开地想以死去的儿子为资本来获取名利,幻想吃儿子的人血馒头来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完全不受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规约,从容地出入于寡妇家,将粮食也背到寡妇家去;对自己的父亲百般虐待;甚至破坏儿子的婚事,对儿媳动手动脚。在他身上读者看不到任何作为父亲本应承担的责任,父亲的形象、尊严、权威荡然无存。最后他死有余辜的掉进了茅坑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细雨中呼喊》:孤独中长大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mt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