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本书链接另一本书。上周完成《阅读的方法》打卡,全勤奖获赠两本书:《佛畏系统--用系统思维全面提升你的决策力》和《王立铭进化论讲义》。
关于书名,一开始不明白什么意思。读完前言才知道原来来自“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佛畏系统”这句话。可见作者对“系统”的推崇。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组织,一个框架。系统思维是完备性的思维,各种情况我都考虑到了,我允许事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你怎么变都脱离不了我这个框架,所以我有掌控感。如果你有系统,个例的成败并不重要,你要担心的不是这一件事儿行不行,而是你的系统行不行。
这个周开始看《佛畏系统》。刚读完第四章“情感人生系统”。
“找份好工作”的人才观错在哪里?
1、你要考个好大学,你要找份好工作,都是让“你”变成一个榜样化、标准化的人。父母这个充满关爱之情的人才观,其实是燕雀之志。规划来规划去,其实是在设定一条最保险的人生路线,各种不计成本的高投入,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平庸的目标。
2、托德.罗斯写过一本叫'《平均的终结》和《成为黑马》,提出的观点是:人才不应该是标准化的产品,没有固定的成长路线—高级人才都是自由发展的产物,任正非,马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成长。
3、普遍规律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好了这辈子要做什么,你不太可能取得特别大的成功;反而是一开始走错了,后来才找到人生目标的人,更容易取得高水平成功。
4、真正的人才,都有黑马的气质。最主要的黑马气质就是两点:
第一,黑马总是在追求做自己。要问的是“我到底喜欢做什么”,而不是“社会需要什么人”,他们想要一种“满足感”。不是因为收获而满足,而是做这件事就很满足。
第二,黑马没有长远的目标。黑马们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近期目标符合你现在的价值观,想方设法完成这个目标。完成后干什么,那时候的你自然知道。每次选择一个自己最关心、最适合、最能取得满足感的项目去做,从一个个局部最优中寻找全局最优,这才是不确定世界中的最佳路径策略。
前几天刚听过王煜全老师讲的人才观。在今年有1000万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中国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是18%,也就是10个人有2个找不到工作。同时,因为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大厂和知名新锐独角兽公司都在裁员。那现在的年轻人该怎么办?王煜全老师给出了一种思路:自雇。在查尔斯. 汉迪的《大象与跳蚤》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趋势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大企业是大象,大象会慢慢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门公司(也就是跳蚤)。推导到极端,一个人也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从企业的角度,按照“新木桶理论”(长板和长板结合),大象也要跟跳蚤合作。在美国,现在有一种“自雇(self employed)”工作者,自己雇佣自己,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疫情也是这种趋势的助推力。近两年在linkin上自称是“自雇”工作的人数量翻了一倍。这要求自己有一技之长,才能达到与其他的公司合作的地步。
关于如何打造自己的长板。有几点建议:
1、必须要属于职业群体,因为你的长板信用要被认可,就要被这群人认可。所以要学会社交。
2、要学会协作。时代的主旋律是协作,协同完成工作,比如视频的博主是一个人,但要有负责推广的合作者,有负责拍摄的合作者。
3、不要被老一辈的观念耽误了。要意识到时代跟父母生活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一辈子只呆在一个单位的时代不在了。
王煜全老师把这个称为“能力圈层”,大家的合作是基于某个产业、某个行业或某个产业生态的协作,圈子是靠行业,层次靠你的实力,有CEO级别的,总监级别的,执行级别的。
所以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答案是:打造长板,年轻人的优势是年轻,可以十年磨一剑。打造信用,信用永远是你成功的基础。
“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你理解不了的自己,才是真正值得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正是因为有了渴望,我们才可能摆脱那个“旧自己”的价值观的束缚,人生中的选择,不仅仅是“根据价值观选择”,还有“选择价值观”。
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我喜欢什么”和“我想要什么”。价值观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定义一个人。而所谓的“中年油腻”,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定死了。
现在的你并不知道未来的你喜欢什么,人的价值观是会变的。
不自洽的人生观什么样?
但如果一个人搞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边说着要求知,一边又羡慕人家的成就,自己又没有太大野心去狠心做事,那他就是人生观不够自洽。
如果你想要很多钱,你就得去做跟赚钱有关的事才行。然而很多有才华的人,不愿意做事。
“学习”这个行为,可不等于做事。做事需要冒险,需要动力,需要忍受跟世界的交接。
“做事”是我所欠缺的,我只愿意“学习”,其实是用“学习”来逃避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