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不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迪新的感悟。它的文学性社会性哲理性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增加,变得越发的珍贵。
从年少时开始就喜欢读书。初中时父亲从他们单位图书馆借来可以借到的很多书,文学方面居多。现在回忆起来,那会儿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那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文字可以大段的背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 ,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至今记忆犹新。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
从那本书中少年时代的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积累,热爱读书始终如一,伴我一路同行。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读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也越来越多,却又一时间似乎越来越不能单独拎出来讲出哪一部影响最大最深刻。应该是读的时候都很深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米兰昆德拉,高尔基,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大仲马,简奥斯汀,雨果,奥威尔,契科夫,黑塞,加缪,卡夫卡,村上春树,太宰治,川端康成……国内的则从先秦两汉到现当代也涉猎到了很多的传世佳作。书读了很多,却不能一一罗列。自我感觉每一位作家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一个独立而又不失牵连的王国。而他们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都有着常人无以比拟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读那些大家的作品,如同在吸收各种养分,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光合作用,在经典中品悟人生人性的个中滋味和喜怒美丑。在他们的作品里体验这不同人的悲欢离合和人生况味。
每一部经典都值得尊重和学习。并受益终生。
前段时间刚读完了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i的《窄门》。
窄门一词出自《圣经》: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纪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他的每部作品都是这座迷宫的一道道窄门。他的许多朋友、绝大部分读者,从这种窄门挤进去,仅仅看到一个小小的空间,只好带着同样的疑惑又退了出来,至于他的敌人,往往连窄门都闯不进去,只好站在门口大骂一通了……"
在这部作品里,纪德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杰罗姆自小爱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杰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
在《窄门》中,纪德将爱情中的神秘主义体验推向极致,讲述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进去的那扇"窄门"。但不论经历怎样的风雨,要始终相信生之美好。如同这两天稳居热搜第一名的那个群情激愤的火锅店打人事件。在人性的丑陋和暴行被牲畜演绎时,窄门再一次启迪,做个正常的大写的人,做好自己该做和能做的的事,是生而为人最起码也是重要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