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时事评论
中小学生用“知识”换钱——有偿互助到底对不对?家长该怎么做呢

中小学生用“知识”换钱——有偿互助到底对不对?家长该怎么做呢

作者: 魔都大蒜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3:05 被阅读3次

    近年来,有偿互助已经在北京多所中小学校园盛行。讲一题5元、做一本作业20元;没钱可以延期支付,但要多支付20%利息;交3元代买费让同学代购午餐......

    对于同学间的这种“有偿帮助”,以前,多数同学不认可,这样做的孩子会受到同学的鄙视和孤立,但现在却在孩子们之间的接受度很高。对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有些孩子觉得用钱可以解决的,最好不涉及情感,互相不亏欠的关系更简单。

    拿“知识”和同学换钱,到底对不对?家长又该怎样和孩子交流,处理好这件事呢?

    毋容置疑,孩子的做法可能会让我们这一代家长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互联网带给人更多精神满足的时候,在做事不需要都靠关系的社会,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也是必然的。

    但不论社会怎么变化,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无偿地帮助别人是认同对方的价值而自愿的付出,双方都会有价值感,如果把所有的互助都用金钱来计酬,价值感就没有了,而变成了一种获取报酬的劳动。

    那么,同学间的有偿互助是不是合理呢?主要还是看孩子金钱观,只要他们双方觉得公平就好,但还是需要保持一些超出金钱关系的友谊。

    金钱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难点,因为它们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像遵纪守法这些,有底线,有标准,我们可以有依据。主流的金钱观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与家庭教育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所以,现在的孩子可能与父母的金钱观就不太一样,在处理金钱与同学关系的问题上他们可能受同学的影响更大。

    家庭金钱观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家长金钱观的直接传递,不需要刻意去教育。当发现孩子处理问题跟家长的观念差异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只要把握住这几点即可:

    1、不能触犯法律和道德,比如偷别人的东西、捡来的钱不还给同学、借钱不还、敲诈别人等等。

    2、相对公平的原则 ,不能趁人之危占便宜。

    3、对于弱势同学的帮助不要收钱,比如帮生病的同学做一些事。

    孩子的金钱观还未完全形成,社会认知水平不足,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边界:遵纪守法、有善良之心。

    对于有些家长认为,会赚钱的孩子财商高,也不一定。财商是指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金钱观、财富知识、赚钱能力等。而“爱钱”是一种把钱放在重要位置的价值观,因此“爱钱”不等于“财商”高。

    拿“知识”和同学换钱,到底对不对?家长又该怎样和孩子交流,处理好这件事呢?学校又该不该制止这种“有偿互助”行为?你是怎样认为的?又有哪些高见呢?快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用“知识”换钱——有偿互助到底对不对?家长该怎么做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la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