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今年第3期《思南文学选刊》时,我正在读美国作家约翰·契弗的《沃普萧纪事》,就是这么凑巧。
也有一本《思南文学选刊》的读者懂得"凑巧"的意思——这一期杂志选登了即将出版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选》中的《绿荫山盗贼》。
1957年,45岁的约翰·契弗出版了他的长篇处女作《沃普萧纪事》,此时距离他发表人生第一篇小说已经过去了28年。"我梦想自己的脸出现在邮票上",约翰·契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而要将梦想变成现实,对立志成为作家的约翰·契弗而言,唯有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1957年,约翰·契弗几乎就要梦想成真了,《沃普萧纪事》出版后,好评如潮,还在来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然而不知为何,通往梦想的道路约翰·契弗却越走越窄。虽然,1964年《沃普萧丑闻》问世,再隔5年,《弹园之地》出版,但,两本书都没能像《沃普萧纪事》那样甫一出版就得到圈内外的一致好评。这还在其次,一个一心想要在写作上大展宏图的有志者,眼看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没有帮助自己趋近梦想,约翰·契弗会作如何感想?到他的小说里去寻找端倪,当然是徒劳的。但,将其奉为天才小说家的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曾写过一篇长文专门议论了约翰·契弗起起伏伏的创作道路,那里有没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编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走的人》,是爱尔兰作科尔姆·托宾极富个人感情色彩的作家论,收入的一篇关于约翰·契弗的文章题为《约翰·契弗:把家庭生活变成苦难的新方法》。文章中,科尔姆·托宾引用了约翰·契弗写在日记里的反省:"我无法给这本书一个定论,因为我对自己的事一直踌躇不决",而这篇日记,写于《沃普萧丑闻》没能像《沃普萧纪事》那样大受好评之际。一本比一本写得好,是所有作家的自我要求,《沃普萧丑闻》的风评没能超过《沃普萧纪事》,这不能不让约翰·契弗感到焦虑。在读者的眼里,后一个"沃普萧"何以不如前一个?人们将两本"沃普萧"放在一起对读后,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叙事上略显散漫,对人物的塑造有些草率"。这一评价虽然由科尔姆·托宾写在了他的文章里,但一定不是科尔姆·托宾的独家评论。而叙述散漫和人物塑造草率,对一本小说来说是致命的,这样的批评有没有打击到约翰·契弗?当然。不然,已经如愿成为作家的约翰·契弗怎么会陷入酗酒的泥淖从而导致《弹园之地》后过了10年才有新著问世?不过,1978年出版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真的帮助他"让自己的脸出现在邮票上",小说集先是获得了1979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后又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在约翰·契弗逝世前6个星期,《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荣获国家文学奖章——对一个作家而言,这些荣誉等于是把他的脸印在了邮票上。
那么,从《沃普萧纪事》和《沃普萧丑闻》到《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约翰·契弗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才使自己的作品跻身世界一流小说的行列?科尔姆·托宾说,"他的禀赋似乎最集中在表现爆发激烈真相的短暂时刻",这是同行在揣度同行时托宾对约翰·契弗的短篇何以优于长篇的结论。我没能抵挡住《思南文学选刊》的诱惑,放下正读得津津有味的《沃普萧纪事》转而读起来《绿荫山盗贼》。读完后的感受是,完成《沃普萧纪事》20年后再写"中产阶级安逸生活下的无尽荒凉",约翰·契弗甩脱了早年作品中人物就算跌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也不放弃梦想的乐观态度,取而代之的是,明明阳光就在头顶上他小说里的主角感知的也是乌云已经飘来的颓丧。
《绿荫山盗贼》的叙述者强尼·黑克36岁,在一家生产包装材料的公司上班,和妻子及4个孩子居住在一个叫绿荫山的居民区,"我们有一幢漂亮的房子外带一个花园以及一个露天烤肉的地方,夏天的夜晚,跟孩子们一起坐在那儿……只是凝望着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我会感到极为兴奋和激动",安逸的中产阶级生活,跃然纸上。然而,故事刚刚讲述到第三自然段,我就闻到了《沃普萧纪事》中离开家乡初到纽约和华盛顿的沃普萧兄弟因囊中羞涩而倍觉困顿的气息,只是,强尼·黑克当时还以为顶头上司看上去风光的生活图卷之所以不堪一击,是因为他过于贪杯,然而,不尽然。
笔下的人物都备受生活的压榨。《沃普萧纪事》中,满怀豪情的沃普萧兄弟到华盛顿到纽约后遭遇的是不顺利的事业和令他们窒息的婚姻;《绿荫山盗贼》中,强尼·黑客被老板算计后丢掉了工作只好做蟊贼以维持绿荫山的生活。想象小说中人物的未来,创作《沃普萧纪事》时的约翰·契弗,会让沃普萧兄弟中的弟弟在父亲葬礼后不久,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老家回到母亲的身边。20年后约翰·契弗虚构《绿荫山盗贼》时,却让重回公司上班的强尼·黑克的精神世界碎了一地:"我看了看报纸。在布朗克斯,有三万美元的待付工资被抢劫。在怀特普莱恩斯,一位中年主妇参加完一个派对回到家后发现她的皮草和珠宝全都不翼而飞。在布鲁克林,价值六万美元的药品被人从仓库中盗走。发现我的所作所为是何等稀松平常以后,我感觉好了一点,不过也只好了一丁点儿,而且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而且我的所作所为是多么令人不齿,它违背了世上所有已知宗教的教义。我实施了偷窃,而且更有甚者,我罪大恶极地潜入了一个朋友的家里,破坏了将人类社会结合一体的所有不成文法。我的良心对于我的精神的谴责是如此强烈——"
乐观被悲观替代,是结结实实的生活展示给约翰·契弗的,还是约翰·契弗的创作道路屡遭阻滞后不免心灰意冷的结果?对远离美国生活的中国读者来说,业已成名、因为酗酒而不能振作精神维持作家的名分后日常生活会怎么教训约翰·契弗,是我们难以破解的谜题。只是,同时阅读《沃普萧纪事》和《绿荫山盗贼》给我的感受是,后者更加击中了生活的核心。当下的世界风云不就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我们,夜空中的点点星光可不就是说散就散嘛,所谓"世间好物不坚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