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 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教师 洛阳(2021.4.21)原创分享
今晚的督导课收获和思考:
所谓的阻抗,是咨询师把自己放在了高位,没有真正关注到来访者想要的,而是试图带领来访者去咨询师想要去的地方。来访者为此“阻抗”,说明来访者是有力量的,应该回馈给来访者自己的感受,这样也能够增加来访者的自我掌控感。
来访者的有些做法未必符合我们的伦理道德,但做为一个咨询师,要看到来访者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这当然也是一种能力,也应当没看到。
咨询师的善良,有时候会成为影响咨询效果的羁绊。当咨询师急于帮助来访者改变时,实际是弱化了来访者的自我调整的功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咨询师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来访者一起探讨,来访者认可的,才可能愿意行动。
反馈技术,和空椅子技术有相似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都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那个人那些事儿。不一样的是,空椅子技术,是实对虚,而反馈技术,是实对实。(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正确)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一样的视角会给受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最最喜欢的就是李老师带着受督者重新看案例中的那些事儿。当去挖掘那些人和事儿呈现出来的资源时,受督者,对咨询对象有了全新的,让受都者也感到有力量的认识。
李老师的“我非常欢迎下次来你告诉我,我给的那些建议你都没有用,而是用到了你认为更好的方法。”李老师的这种开放,本身也是给来访者赋能,潜台词是:你可以,你有你自己的更有效的方法,你有选择权,决定权等等。哎呀,这个角度太好了!我在咨询中,一般不会给来访者提建议,但有时候来访者就是希望得到一些具体的方法。我从来没有想到当给来访者提些建议时,可以这么说。我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我说的这些方法对你也不一定有用,你可以尝试一下。
李老师讲的冰山模型也让我耳目一新。看得见的目标背后是看不到的目标,看不到的目标背后,又是深层次的目标。当浅层次目标达成后,整个冰山会向上浮,原来看不到的目标,就会转化成或者部分转化成看得见的目标。这种冰山模型,让我对自己所学的焦点解决更加热爱。不是一定要刨根究底,然后才能够彻底治愈,可以先从表层开始,就如剥竹笋一般,最终也能够把问题彻底解决。
当咨询师遇到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冲突的来访者时,除了转介之外,也可以试着向来访者表达,自己作为社会人,对他的一些不太认同。这样这种坦诚有时候不仅不会破坏咨访关系,相反还能够促进相互信任。
非常感谢李松蔚老师的督导,也感谢案例的提供者。
今晚,收获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