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有两种快乐,一种是来自欣喜带来的愉悦,一种是来自别人的痛苦导致的幸灾乐祸。此处的痛苦包括但不限于痛苦本身。
千万别认为自己不会做到第二种快乐。其实幸灾乐祸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本能,只能在后天多多加以控制训练而隐藏起来,却做不到改变自己。
这几日看了淼大的《笑话方法论》,首先声明这不是在给刘淼大大做广告和拍马屁,在我关注了饱醉豚和刘淼两个人之后,我发现他们是非常有思想或者说有独自的思考能力的人,而这种能力则是我努力去追求的。即使你认为他们的某些观点或者看法是错误的或者说是在无病呻吟抑或是博取热点,但从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思想则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沉迷。
我对于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十分热爱,但也紧紧限于老一辈艺术家如刘宝瑞,侯宝林等相声大师。然而在如今谈论相声这门艺术,当然绕不开郭德纲这个名字。瞧!现在一个鄙视链赤裸裸的展示在你的面前。虽然我并没有觉得郭德纲说得不好,我也仅仅是对于他的表演内容很难接受,但那又如何,你还是不喜欢他。
说的有点远,回到快乐这个观点上。我在听相声的过程中有过一些发现。那些令我们开怀大笑的包袱往往是由于某个角色遭受了痛苦,与前面表演中刻意营造出来的一种反差形成包袱,让人发笑。如刘宝瑞先生单口相声《斗法》中最经典最让人发笑的一个包袱:
您可听明白喽,杆是没打着,后头这俩钩儿可不饶人哪。
如果听过这个相声的朋友看到这句话可能就已经笑了出来。当然幽默也是一件复杂的东西,觉得笑不出来的朋友也没有任何毛病,因为单独拿出来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好笑的。
想想自己听到的一些好笑的笑话段子或者真人真事,往往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才得到的效果。这种痛苦有大有小,不过真实发生的事都不会过于严肃,也不会对故事的主人公有实质性的危害。只不过是从社会角度上会有一些影响。
我听到有有人说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请你不要再刷微博,不要去看新闻,也不要去有任何接触信息的行为。
哦,对了,书也不要看了。你知道吗?很多你听过的笑话的段子其实他们的年龄可能比你大的多得多。
现在来谈谈第一种快乐,来自自身的欣喜带来的愉悦。这也很好举例。比如从未及格的你突然考了满分?是不是听起来就已经让人振奋快乐了。然而这种快乐在生活中却占据了很小的比例。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想要从自身获得快乐越来越难,因为想要获得快乐,就意味着你要做出突破。
做出突破最简单是方法是什么?答案是精神思想上的突破。
因为这是成本最低,最省力可能也是最枯燥的。
我们越来越不愿意看书,今天看到饱叔之前的文章,提到了可能普通人一辈子看的书都比不上某些精英三年内看的书和他们得到的收获。而这些有思想人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足够称为优秀。
真是让我特别震撼。这是因为我从未接触过这样的一种论调,以至于如狂风暴雨般迅速击碎了我的某些自尊心,但却没有击毁我的自信,让我生出了一种期望用实例去证明自己的斗志。
我在那篇文章的评论区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些批评的论调,我不是说这样不好,反而这是正常的行为。我从那篇文章中也读出了很多所谓的精英论调,但同样的文章经过每个人的思考所得到的结果不都应该有些不同吗?只要你是真正的有过思考。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不仅仅是立场原因,也是思想的异同。
我们每天在网络上接触的大多都是负面的消息,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的话,可能每天都要沉浸在大量的消极负面的情绪之中。而我们依然每天尽自己的所能去保持快乐,正是因为我们能在无数的负面信息中去寻找到能让自己快乐的那些。
而别人的痛苦是最容易让自己产生快乐的。压力中的人们也非常需要这种快乐。
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有一颗多么高尚的心啊。
我提议,让我们对那些用自己的不幸(即使是假的)来愉悦他人的人致以敬意。
写短篇时思绪混乱下的一篇随笔,也是逻辑很乱的一篇随笔。可能很多人都看不下去吧,如果你看到这里,恭喜你浪费了大概1分半的时间。
无戒写作训练营第十七天 学号:6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