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摘
《隐性逻辑》人只有了解自己大脑思考的工作原理,以及熟悉各种思维陷阱,并正确运用思维工具,才能正确和有效率地进行思考。本书涵盖了大量优秀思维案例和问题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正确思考,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
No.33《隐性逻辑》适合谁读
· 企业领导者
· 选择困难症患者
· 外交人员
关于作者
卡尔·诺顿,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Brain check公司创始人,其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可口可乐、戴姆勒、德意志银行、德国电信、一汽集团、诺华制药等。
学什么?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什么经验越多,选择越困难?为什么聪明的大脑更容易被套路?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小概率事件?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很多人因为缺乏做事套路而苦恼。然而,比缺乏套路更糟糕的是迷信套路。很多人发现某种方法有效,就全部去模仿,而不是去思考方法背后的逻辑。要想在各种迷惑因素的影响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
今天的文章揭示了陷入思维陷阱的原因,并且指出我们在思考时不能过快的下结论,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关注最重要的信息,减少错误的出现。
你还会发现
· 陷入思维陷阱的原因;
· 什么是“沉没成本效应”;
· 为什么越聪明的人越容易陷入思维僵局。
一、过快地下结论,容易让我们陷入三种思维陷阱
书中讲到,当我们进行逻辑思考时,靠直觉、常识仓促地做出推理和判断,会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三种思维陷阱。这三种陷阱包括:靠直觉做出推理和判断,靠经验做出推理和判断,仓促地推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三种思维陷阱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种思维陷阱是,靠直觉做出推理和判断。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会凭直觉从“所有A都是B”得出“所有B都是A”这个结论。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下过雨后,路面会变得很湿润。所以,如果你一早起来后,看到路面都湿了,你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刚才下过雨了。但显而易见,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除了下雨,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也会导致路面湿漉漉的。比如,洒水车来过了、水管破了、楼上往下泼脏水了。所以这是一种相当不可靠的推理和判断。
第二种思维陷阱是,靠经验做出推理和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经常接触到某些事情,那么,你就会下意识地用自己的经验,去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根本不去管它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这就叫做靠经验做出推理和判断。举个例子,著名的发明家查尔斯·古特异,他发明了橡胶的硫化工艺。换做一般人的话,可能会选择进行专利保护,或者不断创新,靠更新的发明生存。
但是查尔斯过往的经验告诉他,既然他能够发现硫化工艺,他就还能研发更多的产品。如果再加上一个优秀的发明家,他的产出就会翻倍。所以,他得出了的结论是:他不需要申请专利。于是,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寻找优秀的发明家身上。但是,没过多久他的生产技术就被其他公司模仿和剽窃了,更可气的是,对方还抢先申请了发明专利,结果真正的发明人古特异本人落了一个败诉破产的下场。可见,仅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做出判断推理,会使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种思维陷阱是,仓促地推理。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看到一对男女正在吵架。你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听到了类似于“家”和“孩子”这一类的词语。那么,你可能会不加犹豫地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是一对夫妻,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但当你上前试图劝解的时候,你才发现,他们只是同一报社的两名记者,正在因为一篇新闻报导的主题进行辩论。
其实,陷入这些思维陷阱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靠直觉做出判断和选择,因为这样就节省了很多脑力。但是,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单靠直觉、经验,仓促地做出判断,就很容易掉进思维陷阱里。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样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思考呢?《隐性逻辑》这本书给了我们三个解决方式,一是,要考虑所有的初始因素。我们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阐述。所以,在推理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好所有的初始因素。只有所有前提都是正确的,得出的推理才是正确的。
二是,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成功经验。只有调查研究才是硬道理,千万不要被成功的经验所束缚。三是,注意自己的情绪。事实上,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决定,有时,情绪甚至会向大脑发出提示,告诉大脑这个信息是不重要的。所以,要想跳出思维误区,就要注意别让情绪影响了思考。
二、巧用提问的技巧,帮助我们走出归纳法的迷雾
生活中,人们更喜欢依靠观察或者经验去推理,归纳法是我们最喜欢用的一种论证法。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推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往往只要找到简单的反例,就能推翻它。如畅销书《黑天鹅》中讲到,17世纪之前,欧洲人一直认为天鹅是白色的,因为几千年以来,他们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但是,当他们在澳州发现黑天鹅以后,这个说法再也站不住脚了。
此外,先入为主这种思维模式,也会影响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先听进去的话或者先获得的印象,在我们的头脑中会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我们就不容易接受。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参加测试的人员同时阅读两篇观点相反的文章。结果表明,参加测试的人员只记住了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内容,却忽视了支持相反观点的内容,而且还深深怀疑跟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种思维陷阱呢?作者认为有三个原因,它们分别是:第一,把个人经验概括为普遍原理;第二,给事件强行加上自己的解释;第三,排斥那些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隐性逻辑》这本书告诉我们,巧用提问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发现事实的真相,避免进入误区。简单来说,就是遇到一个结论的时候,千万不要默认它是正确的。相反,你要多提问,用提问的方式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也可以避免走进误区。比如,你的下属对你说,我们的客户想要一种数字游戏。你通过提问:“究竟是哪些客户?”“你从哪里知道他们想要这个游戏的?”或者“客户们喜欢这种游戏的原因是什么?”来进一步发现真实的情况,这与只是简单地说“我不相信”相比,更能摆脱思考陷阱。
三、依靠集体的智慧,减小推断误差
先讲一个小故事,1906年,在普利茅斯的牲畜市场上,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和800人比赛猜一头牛的体重,最接近实际重量的人获胜。高尔顿的对手包括一群专家,比如屠夫、贩卖牲口的商人等。然而结果是只有高尔顿给出的数值误差最小,他通过把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围观群众和专家们估测的数值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得出了1207磅这个数值,而那头牛的实际重量是1198磅。
可以说,高尔顿是依靠了集体的智慧才赢了这场比赛。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个别专家也不一定比大多数普通人的观点更正确。其实这是很简单的统计学原理,当统计分析的样本越大时,也就是数据越多时,最后结论的误差就越小。
依靠集体的智慧做出正确决策,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古往今来有很多,今天我们讲一个唐高祖李渊集思广益平定突厥的故事。唐武德五年八月,颉[jié]利可汗从雁门入寇,面对突厥的大兵压境,李渊不敢掉以轻心,积极分兵防御。但李渊不想与突厥全面开战,而是希望和解。为商讨是战是和的大计,李渊召开了廷议,向百官询问计策。
曾多次出使东突厥的太常卿郑元璹[shú]说:“战则怨深,不如和利”,主张讲和,避免双方的仇怨。中书令封德彝[yí]则认为,突厥入侵本已有轻视大唐的意思,如果不战而和,明年一定还会入侵。他建议先与突厥对战,取得胜利后再讲和,可以使大唐既免于大战,又不失颜面。李渊综合考虑了各方意见之后,最终采纳了封德彝的意见。
在与匈奴对战进入白热化之际,李渊向匈奴派出了和谈使者郑元璹。郑元璹虽然独自深入虎穴,但他不但毫无惧色,并且还摆出了一副强硬的姿态,质问颉利可汗,为何背弃两国修好的盟约,颉利可汗无言以对。郑元璹又说:”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就是得到唐的领土,也不能居住。如今俘虏与抢夺的财物,都给了突厥百姓,可汗您得到了什么?不如回军,重新和亲,可以免除了跋涉的辛劳,坐享金银财物,并且都进了可汗您的仓库,比起抛弃了兄弟之间多年的交情,给子孙后代结下无穷的仇怨,哪一个更好呢?”颉利可汗被说服了,最终撤军北回,避免了一场大战。
李渊面对外敌入侵时善于利用团体的智慧,广泛吸收众人的建议,而不是一味专断。在战和的紧要关头,通过廷议的讨论方式确定了正确的战略决策,最终取得了两全的结果,也为后来彻底消除边患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集体的智慧往往更高一筹。集体评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策略,更好地做出决定。现实中,很多企业都在用这种方法来对公司的决策进行评估,一些大型企业常常组织很多人对公司的战略决策进行评估,并依据这个评估结果来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但是,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评估人员要多样化,这样可以收集到多种观点;二是成员之间要保持独立性,因为最好的结果产生于矛盾,而不是妥协;三是人员规模一定要大,因为样本越大,偏差越小。
四、避免沉没成本效应带来的归因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一种人,他和恋人不断地分手、复合,再分手、再复合,分分合合很多次,到最后,旁观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而他自己还在想是要结婚还是分手呢?在《隐性逻辑》这本书中,作者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倾向于一条道走到黑。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感情生活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政治经济生活中。
这是一种“沉没成本效应”,“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投入、不可收回的成本,与当前的决策无关。“沉没成本效应”本是一个经济学词汇,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很多人会把“已经为一件事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或者金钱”作为理由,继续去做一件不合时宜、不理性的事。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不断地陷入这样的误区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想改变。当我们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身体会紧张,大脑也会耗费更多的能量。为了减少能耗,我们的大脑就本能地拒绝了改变。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先做决定再找理由。就拿找对象来说,当别人问你为什么选择了他的时候,你可能会列出一大堆的理由。但事实上,你当初爱上他的时候,根本没那么多理由,这些理由都是大脑后来根据决定找出来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脑习惯把原因和反应快速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归因理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掉入这种思维陷阱呢?书中给出了两个方法:一是,追问行为的时间顺序,多花一点时间来思考,弄清楚这个原因是最近才有的还是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引发的。二是,寻找更多的可能原因。可以询问一下别人对同类事件的感觉,看看他们是怎么归因的,从而对照检查自己找出的原因是否存在逻辑漏洞。
五、关注最重要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思考
心理学家沙恩·贝洛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先是向受试者提了几个简单的判断问题,结果,众多参与者中有一部分人回答得又快又好。接着,她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缩短了答题时间、提高了准确率的要求,也增加了答对的奖励。这下,之前成绩很好的那一部分“聪明人”却表现得非常失常,而原先能力一般的人反而表现得很稳定。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越是聪明的人,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反而越容易陷入僵局。因为,他们有成功的经验,被别人赞扬过,同时,他们也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自己脑子反应快,思维方式也准确。而这,恰恰是他们容易掉进思维陷阱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脑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思考的时候,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血流量会明显增多,一旦停止思考,供血量就会逐渐减少。这个脑区域被称为工作记忆区,它和思考高度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工作记忆容量较小的人,偏好简单的解决方式,即使在压力之下,他们也根本没有可用的复杂解决策略,所以他们能更快做决定并坚持执行。
这就是那些“不够聪明”的人表现稳定的原因。而工作记忆容量较大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们会不自觉地关注更多信息,同时在大脑里做各种复杂假设,最后能量耗尽,思考变慢。所以,聪明的人更容易陷入思维的僵局。
为了破解这个僵局,作者认为,想得越少越好。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关注了太多的信息,就无法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了。书中给出了两个走出僵局的小窍门:一是,在思考问题之前,先花10分钟时间,写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恐惧,用这种方法摆脱焦虑感,隔离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减少精神损耗,然后再全身心投入到焦点问题上。二是,你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镇定下来。比如,考试之前,在脑中不断地重复“安静”和“专注”,用这种方法来把无关的思绪挤出去,让大脑更加专注和高效。
总结
以上,我们介绍了人们经常陷入的五种隐性思维陷阱:
1.人们习惯用“常识”去代替“逻辑”;
2.人们更喜欢依靠观察或者经验去推理;
3.多数人的智慧往往更高一筹;
4.面对改变,大脑通常是保守的,它会让你陷入“归因理论”的误区无法自拔;
5.越聪明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僵局。
生活中,困扰我们的思维陷阱远不止这些,关键还是在于你如何看待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不同,结局注定是千差万别的。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甚至是面对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能够跳出思维误区,正确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170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不雨)
《隐性思维》金句:你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套路背后的隐性逻辑。
关注重要信息,依靠集体的智慧,巧用提问技巧,避开思维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