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幼玲中医论治黄疸之列举

张幼玲中医论治黄疸之列举

作者: 张幼玲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6:54 被阅读0次

    黄疸是由于肝心肺不和,导致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皇帝内经》已有黄疽之名,并对黄疽的病因、病机、症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朋肿。”

    《金匮要略》将黄疸立为专篇论述,并将其分为黄疸、谷疽、酒疸、女劳疸和黑疽等五疸。《伤寒论》还提出了阳明发黄和太阴发黄,并较详细的记载了黄疸的临床表现,创制了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多首方剂,体现了泻下、解表、清化、温化、逐瘀、利尿等多种退黄之法,这些治法和方剂仍为今天所喜用,表明汉代对黄疽的辨证论治已有了较高的水平。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大体相当于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若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疸病因病机

    黄疽的病因主要是肝心肺不和,导致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以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因为患。

    1、外感时邪外感湿浊、湿热、疫毒等时邪自口而入,蕴结于心肺,累及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外溢肌肤,上注眼目,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而成黄疸。若疫毒较重者,则可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

    2、饮食所伤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能损伤肝胆,肝胆相照,湿浊内生,随心肺衰弱或从热化或从寒化,熏蒸或阻滞于肝胆,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淫肌肤而发黄。

    3、劳倦过度,肺气虚弱,心血亏虚,久之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淫肌肤,发为黄疸。

    此外,肝胆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也可引起黄疽。

    黄疸临床表现

    本病的证候特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后发黄者。病程或长或短。发黄程度或浅或深,其色或鲜明或晦暗,急黄者,其色甚则如金。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

    黄疸临床诊断

    1、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黄为必具的症状。

    2、常伴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胁痛,肢体困重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以及过度疲劳等诱因。

    4、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B超、CT、胆囊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鉴别诊断

    1、萎黄:

    黄疽与萎黄均有身黄,故需鉴别。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萎黄以身面发黄且干萎无泽为特征,双目和小便不黄。二者的鉴别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2、黄胖:

    黄胖多与虫证有关,症为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但眼目不黄,多肿。二者的鉴别也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黄疸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1、辨阳黄与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湿热证候;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寒湿诸候。

    1.2、辨阳黄中湿热的偏重:阳黄属湿热为患,由于感受湿与热邪程度的不同,机体反应的差异,故临床有湿热孰轻孰重之分。区别湿邪与热邪的孰轻孰重,目的是同中求异,使治疗分清层次,各有重点。辨证要点是:热重于湿的病机为湿热而热偏盛,湿重于热的病机是湿热而湿偏盛。相对来说,热重于湿者以黄色鲜明,身热口渴,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为特点;湿重于热者则以黄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口不渴,头身困重,纳呆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为特征。

    3.1、辨急黄:急黄为湿热夹时邪疫毒,热人营血,内陷心包所致。在证候上,急黄与一般阳黄不同,急黄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并现壮热神昏;吐血衄血等危重证候,预后较差。

    2、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肝心肺不和,导致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的病机,其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养心益肺,疏肝利胆。故《金匮要略》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训。并应依湿从热化、寒化的不同,分别施以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之法;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

    3、分证论治

    3.1、阳黄

    湿热兼表

    症状:黄疽初起,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舌苔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藏元解表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本方意在解除表邪,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二方中生姜、大枣、甘草,调和心肺;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外解;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赤小豆、梓白皮、滑石、木通渗利小便;杏仁宣肺化湿;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川贝、射干可去而不用。

    表证轻者,麻黄、薄荷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目白睛黄甚者,茵陈用量宜大;热重者酌加金银花、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并可加郁金、丹参以疏肝调血。

    热重于湿

    症状: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右胁疼痛而拒按,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藏元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利胆退黄;大黄通腑化瘀,泄热解毒,利胆退黄;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茵陈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合用,共奏肝心肺之热湿,通腑化瘀,利胆退黄和解毒之功。本方可酌加升麻、连翘、大青叶、虎杖、田基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郁金、金钱草、丹参以疏肝利胆化瘀;车前子、猪苓、泽泻等以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

    湿重于热

    症状: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右胁疼痛,脘闷腹胀,头重身困,嗜卧乏力,纳呆便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粘不渴,小便不利,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治法:健脾利湿,藏元利胆

    方药:茵陈四苓汤。方用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炒白术燥湿。合用,共奏肝心肺,藏元利胆。若右胁疼痛较甚,可加郁金、川楝子、佛手以疏肝理气止痛。若脘闷腹胀,纳呆厌油,可加陈皮、藿香、佩兰、厚朴、枳壳等以化湿理气。

    茵陈四苓汤适用于湿邪偏重较明显者,若湿热相当者,尚可选用甘露消毒丹。该方用茵陈、滑石、木通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燥湿解毒;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湿行气。原方中贝母、射干的主要作用是清咽散结,可去之。本方诸药配合,不仅利湿清热,芳香化湿,利胆退黄,而且调和肝心肺之气机,清热透邪,使壅遏之湿热毒邪消退。

    胆腑郁热

    症状: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伴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藏元疏肝

    方药:大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和解少阳;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利胆退黄;白芍柔肝利胆;大枣养心肺之血。胁痛重者,可加郁金、枳壳、木香;黄疽重者,可加金钱草、厚朴、茵陈、栀子;壮热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呃逆恶心者,加炒莱菔子。

    疫毒发黄

    症状:起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胁痛,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本证又称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藏元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本方主药犀角(以水牛角代之)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配以黄连、栀子、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吏大;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可加生地黄、玄参、石斛、丹皮清热解毒,养阴凉血。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如神犀丹之类,以防内陷心包,出现昏迷。如热入营血,心神昏乱,肝风内动,法宜清热凉血,开窍熄风,急用温病“三宝”:躁扰不宁,肝风内动者用紫雪丹;热邪内陷心包,谵语或昏愤不语者用至宝丹;热毒炽盛,湿热蒙蔽心神,神志时清时昧者,急用安宫牛黄丸。

    3.2、阴黄

    寒湿阻遏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固元利胆

    方药:茵陈术附汤。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白术、甘草,调和脏腑。胁痛或胁下积块者,可加柴胡、丹参、泽兰、郁金、赤芍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便溏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黄疸日久,身倦乏力者加党参、黄芪。

    气虚湿郁

    症状:多见于黄疸久郁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较淡而不鲜明,胁肋隐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固元益气,祛湿利胆

    方药:六君子汤加茵陈、柴胡。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调补肝心肺之气;陈皮、半夏,润燥祛湿;茵陈、柴胡,利湿疏肝利胆。血虚者可加当归、地黄养血,湿重苔腻者可少加猪苓、泽泻。

    肝虚血亏

    主症: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面色不华,睑白唇淡,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藏元生血,养肝退黄

    方药:小建中汤。方中桂枝配生姜、大枣,辛甘生阳;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并酌加茯苓、泽泻以利湿退黄;黄芪、党参以补气,当归、阿胶以养血。

    黄疸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心肺,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一般来说,阳黄预后良好,唯急黄邪人心营,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心肺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结语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胆病证,其病因主要肝心肺不和,导致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其中主要责之于湿邪,病位在肝胆。黄疸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心肺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至于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辨证要点主要是辨阳黄与阴黄、阳黄湿热的偏重及急黄。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养心益肺,疏肝利胆。并应依湿从热化、寒化的不同,分别施以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之法;急黄则应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各证均可适当配伍化瘀之晶。同时要注意清热应护阳,不可过用苦寒;温阻应护阴,不可过用辛燥;黄疸消退之后,有时并不意味着病已痊愈,仍需善后治疗,做到除邪务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幼玲中医论治黄疸之列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p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