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自己是在成长的,只是没跟上常人的脚步。后来听惯了周围人的暗讽和背地里的嘲笑,我安慰自己:人需要有自我,继续的我行我素。
可终有一天我还是意识到自己错了。
从超市的楼梯口出来,走在人流穿梭的街头,想着以前引以为傲的想法,顿时可笑至极。嗯,我也笑了!笑自己原来愚昧不知,叹我的曾经鸴鸠笑鹏。
“我从不屑低头看”这是我惯用的口吻,用一句话堵悠悠之口,感觉自己很厉害。家庭大会上,我为妹妹做了这样的表率。她或许并不理解当中的含义,用羡慕的眼光“审视”我。我以自己从小的丰富经历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值得在乎,没有人值得仰视,更没有人有资格来评价。妈妈用无奈的眼光反驳我,从中我仿佛得到了很多满足。不等他们发话就甩手而去,留给别人背影是对他最好的藐视。说不清内心什么滋味,回屋就端起了书……其实压根儿就不知道书名是什么,这也并不影响我。
后来我从家里搬了出来,带着他们给我的2000块钱。“你们以为我不能独立?对,现在看来是这样,那就让我去受点苦。我就是这样,或许只有当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再在家里,我就会这样永远伤害你们,你们疯了,我也要疯了,接下来一年我们不要联系了……”我把话说的这样决绝,就是不想留给自己后悔的机会。这一次的转身,我分明一点都不潇洒。背后传来一声抽噎,我知道妈妈哭了,可我并不想回头。耳边传来阵阵刺耳的讥讽“你的孩子就是不正常。”“她呀,是没救了。”“没啥出息!”眉头微皱,头好疼。趁着迷糊的劲儿我上了车,没有再看她一眼。
车上,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在有人的面前奔溃。可笑的是昨天还在信誓旦旦的说“我的心早就变硬了,再流不出一滴眼泪。”风把我的衣领掀翻,也把我从回忆里拽出。我拿起手机拍下了眼前的霓虹灯,试图通过这样的举动把自己的感情变得平稳。在这异地的街头,人难免会冲动。
不自觉想起一年前医生对我说的话:你一定要让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没事多和其他人交流不要自己独处,更不要封闭自己……我摇摇头。现在还不是很好的站在这儿,抑郁和孤独就该是我的伙伴。那年我23岁。
23,多好的数字,多美的年纪。周围人都说这是最好的岁月。我说:还不错吧,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
初中时,我说我想快点长大,长到18岁。电影里18岁的女主角都是意气风发,独立自由。我以为那就是18岁的模样,代表着独立,也隐含了成功。后来18岁到了,我猛的一惊,感叹时间的同时,发现我还是一个坐在高中教室的乖乖学生。我没有想要的一切,甚至我还不能决定一笔钱的支出,那不是我的。我安慰自己再等等,20岁以后就好了,考上大学就好了。所以我比别人更努力,至少我有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上了大学,情况并没有好转,我依然什么都没有,于此同时却换来一句话“你病了”。坐在我对面的心理老师看着我,看的我心里好毛躁。拿起背包跑出了门。我没有,我也不会承认,我生硬的对着墙壁说,内心再没有比那时更平静。
你们认为对的,就是我要反驳的。逆其道而行之我乐此不疲。那时我或许并不知人总在不断地变化的。
离开学校的第二年。在家人眼里或许依旧是个不会挣钱只会“啃老”的失败者。可现在的我也并不关心了。远离是最好的忘记。拿着离开家的2000元,我飘荡了几个月,想着以前“钱就是来享受”的价值观,我笑了笑。由开始的不计后果,到现在的谨小慎微,带给我震惊的不仅是生活的鲜活,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这或许就是独立的感觉。
我们都不是圣人,无法凌驾于生活之上。抑郁不过是有钱人的心理战,我这样告诉自己。所以我重新拿起了画笔。回到住的地方每天都会学习到很晚,写作到很晚,画画到很晚,很累,但很充实,至少让我学会了生活。至今也想不明白是什么驱动我坐下来安静的思考,是对生活的害怕,还是对死亡的恐惧?那一瞬间,我发现我变了。
再回到老师面前,我很认真的听了她的建议与评价,他说这将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至少你让我看到了向前走的希望。清晨阳光照进房间,我伸手迎接,这个是幸福吗?老师告诉我是的,我相信了他。睁眼望向窗外,仿佛看到妈妈疲倦的双眼,我需要这份责任吧,至少不能再让她失望。嗯,虽然家庭带给我童年很深的伤痛,但生活在继续。谈话室里我对以前充满失望的自己说:以前的人生是你给我的,现在我想自己走。努力向上爬是我最该做的事。有一天我也能自信的说我曾为时光努力过。
风很硬的把头发吹到了我的脸上,我心里默默想“妈妈,请等一等。”是的,等一等,给我时间和耐心,我们慢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