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场行业的大震荡正在中国上演。
曾经最风光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都面临转型危机。
互联网的红利期在反垄断的浪潮中逐渐走到尾声,教育培训行业的大整顿几乎让各路资本有去无回,对房地产行业的压制更是一点都不手软,曾经的行业老大哥恒大至今仍没有找到出路……
与此同时,一些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外部形势高度相关的军工行业进入了群众茶余饭后的议论中,被赋予“反制和威慑外方”战略地位的新能源得到了自上而下的青睐,“专精特新”更是成为了告别民资财团化模式的终极目标……
发现了没有,“行业”、“产业”成为了近半年中国经济的高频词。
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全方位、全行业的价值重估,各路聪明钱已经悄悄转向。
有人说,目前的估值体系处于迷茫的至暗时刻,但我们想说:
理解中国的钥匙已经变了。
以前,我们从“区域”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从现在开始,请从“产业”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
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中国未来十五年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住趋势。
1
2021年,中国对战略资源的分配思路发生了改变。
过去核心资产是以区域、基建、房地产为核心,如今开始转向以产业、行业为核心。
拿中美做对比,可以快速地理解这种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
过去提到中国时,首先想到是三大都市圈,是大基建、高铁,是一线和二三线的区域格局。
如果被问到“北京上海有什么产业”,多数人会语塞。各大城市的CBD,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产业吗?好像只有摩天大楼。
再看看美国,当我们提到美国时,我们却很少想到它有几大都市圈,问一个问题,你知道美国第二大城市是哪一个?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有苹果、波音、麦当劳,有硅谷产业带,有好莱坞的电影产业。
大家并不熟悉美国的区域发展,但大家一定都知道美国的产业有多牛。
过去这30年里,中国的发展是靠投资驱动,而投资大都建立在大基建、房地产上,是靠拼命砸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砸出来的,投到制造业、产业上的并不算多,所以中国的产业一直处于比较初级的形态。
但随之投资回报率的递减,现在光靠砸资源就能有财富生产出来的路数行不通了。
中国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经济从要素驱动来到了效率驱动,即要怎么高效配置资源,如何让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足以:
未来中国能走多远,中国人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我们的产业能达到什么高度。
在产业层次分层的金字塔中,底端是初级的产业体系,不需要太完备,产品也不具备竞争力,主要靠自然禀赋,像巴西,就是卖卖矿产。
再往上走,产业升级到了高端产业,就像瑞士一样,能在精密机械这一块做到顶尖,但产业不具备引领性和前沿性,可以获得了稳稳的幸福,但一个大国肯定不满足于此。
想站在金字塔顶端,还要做到像美国、德国一样有真正引领型的产业体系。什么叫引领?就是去拓展人类的边界,这个边界包括探索外太空的航空科技,也包括延长生命的生物制药。
过去,看懂中国的密码是下面这幅“弓箭图”。
中国的资金、人口、机会都聚集在弓箭地带上,我们想找发展机会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大城市。
现在,要看懂中国光是一副弓箭图还不够,还要看产业集群的分布图。
美国的500强,德国的隐形冠军,并没有集聚在大城市中。未来伴随着专精特新、新兴产业的涌现,中国的区域格局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动。我们要找财富机遇,不止是要考虑城市,更准确地是应该考虑产业。
过去,从空间、区域角度理解中国时,我们看的是城市的发展规划,看人口的流入、地方摩天大楼的高度。
现在,再增加一个维度,从产业角度理解中国时,我们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潜力,还要看产业升级到了哪一步,看高端人才是不是愿意留下来。
这一重大转变,对所有人的决策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