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5-23

2023-05-23

作者: 钱小溪 | 来源:发表于2023-05-22 22:22 被阅读0次

    细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一个是作家为主体展示,一个是阅读者的再感悟。阅读是体验的过程。

    通过阅读重温人性的美好与温馨,窥探人性的黑暗和深刻,同时也遐想、憧憬和寻找生活的勇气,人生所有不能达到的境界几乎都可以在文学里得到满足。

    文学让人的生命变得丰富起来,满溢开去,巴金说:“生命的开花”,是文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艺术未必能够有效地被我们利用,但它会像种子一样在读者心里生根,那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

    以前看解读一般情况下会点头深以为许,现在慢慢养成了批判精神,凡事都想作逆向思考,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了。今天原本想讲《紫藤萝瀑布》作为自己的公开课,因为这两天一直耐心帮助学生寻找文脉,希望能够领着他们把握文章思路,从熟练到形成技巧,但是觉得这样的形式不免流于唠叨,水平有限,设计很难,慢慢回想吴老师讲座中的设计技巧,学习的活动支架,还是一头雾水,学生对课文是陌生的,充满隔阂,这里面包括了不良阅读习惯下的阅读障碍。能不能有耐心品读完文章,有没有耐心深入探究?如果习惯不好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能力呢?一点点推进,反复解读,让学生观察,引导他们发现,揣摩品味,比较连结。自己感觉特别费劲。什么样的设计精巧有趣呢?是不是可以完成通解文章的任务,能不能算是高效学习?

    呆坐在窗前,脑袋嗡嗡作响,心想还是要完整学习教学设计,才能到设计的时候不至于束手无策。如何摆脱语文学习拖沓沉重的感觉,触摸到高效与变通呢?听了一节《紫藤萝瀑布》的公开课,讲授者将内容分为赏美文等几个部分,不敢苟同,这样肢解文章,是不是还能够把握文脉,体会作者流畅的表达思路呢?也许是为了处理不同课时,不同课程类型而形成这样的模式。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我一遍遍问自己。从开始的没有头绪,到也渐如狂风吹荡过的天宇。我猜,自己也许更需要些自信,试探着脚步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关注、比较、明察与自省。只是单纯觉得有意思,然而望望窗外的雨,求索的心会因为好奇四处游走,却不会因忘记而断绝,那就让对于这一点的思考无时不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wt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