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文化
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04:06 被阅读0次

    炊烟,最是故乡图景中的典型形象。让人忆想绵绵。

    故乡的炊烟中,定会有烙饼的味道。让人回味念念。

    所以,我认为知彌先生画作中以筚帘上的烙饼来寓意“又见灶烟”是精妙的,题名为《又见炊烟》是恰切的独到之笔。

    现在是叫烙饼了,在我乡贫穷生活的年代是称为干粮的——该是缘于它的“抗饿能力”。

    “吃了么?”“吃干粮了么?”

    我想,我辈一代人是绝对不会忘记那贫困的七十年代岁月中,人们见面时这个最最常用的问候语了,以致于到了八十年代初还难以改变,时常转换不过来,仍就见面即是:“吃了么?”“吃了,你吃了么?”“吃了!”如是问候语,该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消解了。可见,贫穷饥饿对人的压迫该是多么深重!

    抗饥饿的食物,在华北地区,干粮——烙饼,该是排在第一位的。我辈人若是说起干粮这个话题,怕是人人都有许多风趣的故事。

    在我上小学五年级(那时小学是五年制)和初中一年级(那时初中是两年制)的时候,对将来到哪儿上高中是无知和盲目的,也是没有什么寄望的,更况那时也没有高考这一说。唯一期望的就是有走出学校的植树造林活动和到县城去的大型集体活动,这样就可以自带干粮了——独享一张烙饼裹鸡蛋,把烙饼裹鸡蛋一次吃个够,彻底地“报复”一下那天天都有的饥肠辘辘!记忆中,这想法只在一次植树造林活动中实现了,仅有的一次。

    读高中,我是在县城中学,住宿的两年制。这时也正是青春少年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每周日返校后,同学们都是有自带干粮的,父母给烙饼的居多,带馒头的少。同学们一般都是在周三之前就把自带的干粮“消灭”完了,但有一位同学一直舍不得吃,到周三晚饭时去取装着干粮的挂在靠窗墙上的书包时,发现干粮只有残渣碎末了,原来,是耗子替他“料理”了。同学们都替他惋惜,但也觉得是一个有趣的“省吃”故事。自此之后,同学们的自带干粮多是尽快享用不留后患的。

    1980年在油气勘探行业工作后,开始是在野外施单位工作,常在田间村头的井位上作业,工农关系处得好,午饭时常可享用老乡送来的干粮——烙饼炒鸡蛋,这算是充分地享受了,把少年儿童时代的亏空全都补回来了!

    后来,到机关工作后,常有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同事告知,在文安史各庄大桥一带,有一种干粮做的美食——焖饼,非常劲道和味道。吃过一次后,这干粮做成的焖饼,就成了每次赴京返程必须的一次晚餐了,直到大广高速开通,才与这别样的干粮结束了交集。据说,那家店的老板去外国开店了,其祖上曾以焖饼的手艺征服过当年的外国侵略者。

    今天,温饱富裕后的日子里,干粮已经正名烙饼了,且花样颇多,还有披萨饼、印度饼等与之竞技,但我还是喜欢那有家乡干粮味道的烙饼,这怕是贫穷饥饿造就的文化烙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xz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