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这一名词是由马顿、哥萨尔乔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根据1946年美国学者的“学习金字塔”报告: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被动学习形式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学习者一般将注意力放在文字本身上,然后通过复制知识进行简单领会、分析的浅层学习,只能仅仅是一种类似于复制式的学习。
想起了上学年班级一位女生,上课听讲非常专心,从不和同学闲话,老师们经常批评学生们:“瞅瞅你们是不是在凳子上安了转轴?你们再看看XXX,人家上课动都不动,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师!”
这个孩子的笔记记得也很工整规范,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书写认认真真,令人赞叹。她的作业也经常被老师们当做典范在班级展示。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学习上很下功夫到孩子,好多次她的成绩却总让老师和家长感觉郁闷:因为她的成绩和她的勤奋根本不成正比,她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有好几次,落差大的老师们有时候都觉得匪夷所思。
和家长交流,她的家长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反映说孩子回家也很听话,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小心思,真的是全身心地放到学习上的那种孩子。对于她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落差,家长的看法是可能孩子比较笨吧,脑子不好使,家长说:“就这样吧,谁也没办法啊,孩子又这么听话,老逼的狠也不合适吧?可能她不是读书的料吧!”我们虽然不赞成家长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但也一直没有找到表现和成绩落差大的根本原因。
现在想来,这个孩子只是把学习的外在形式当成了学习。她看似听课很认真,但只是在认真听老师到底说了什么,目的是听清楚了,我好记在笔记本上。她把听课、记好笔记当成了学习本身,有可能她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照原样复制在作业本上就是学习了,没有把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实际上她学习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透那些知识点的内涵,更不用说去迁移运用了,她的学习成绩当然不会好了。
这个孩子的学习经历促使我思考:课堂上的孩子们的讨论、实践和互相传授等促进孩子们深度学习的形式真正是什么样子?不论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都让几个学生围成一团,进行小组讨论,大家说的热火朝天,几分钟后,我们一拍巴掌:“好,时间到,下面哪一小组的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讨论声戛然而止,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站起身,回答问题简直对答如流,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学习的样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