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暑

作者: syzwb | 来源:发表于2022-08-10 20:40 被阅读0次

    迎秋送暑

    酷暑难挨七月天,汗流如雨身茫然。滚翻热浪红三界,烈焰烤荼尘九千。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古人描写盛夏酷暑天气闷热难当景象和心系天下苍生的感受。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心静自然凉”。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普通人家大树乘荫,旷野纳凉,富贵之家佣工羽扇送爽,冰窖取冰冷气逼退暑热,帝王家犹可劳师动众举家迁居避暑。现代人家居有空调,电扇之类扇风驱热,办公场所亦有冷气开放,唯有室外作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冒酷热赶工作业了。热日炎炎之下,一阵阵滚滚热浪毫不吝惜地挥洒每个角落,芸芸众生无一特殊都被关照到了。光着身体赤膊建筑工人和严密穿着一层大白的防疫人员形成鲜明的对比,那种感受自知。我小区有一位看门的物业人员,曾经在科威特、沙特干过钢筋工两年,工地上钢筋晒得发烫,但还是戴着手套挥汗作业,人瘦了60斤但挣了90万元钱,回国不干了,找个物业门卫干干,工作钱虽少但不再累了,两口子养老够了。

    有条件的制冷驱热安然入梦,无条件席地而卧敞门开窗对外坦然对之。农村旷野绿遍,居家树阴环绕,时有微风送爽,满眼葱绿不甚燥热,到是都市里热岛效应作恶,时常听到老人居家舍不得开空调而因热病倒在家中。

    盛夏 太阳让人坐立不安,树下乘凉也感到急躁。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传来知了的吵杂声音。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 ,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他们的翅膀。唯到入秋扫荡日,以解苦夏闷热天。夏天清凉日,要到雷鸣时。

    夏天不仅是大太阳让感受到燥热难耐, 内心的那种燥热更是让人什么都不想做。 做点让自己凉快又快乐的事情吧, 在午后最热的时光里, 别人都昏昏欲睡的时候, 你却能找到偷着乐的清凉娱乐方式。

    夏日几个好地方,图书馆(或书店): 现在许多的图书馆或书店的设施都非常好, 是理所当然的清凉之地。 在这里你除了可以阅读一些好书籍外, 还可以带着电脑上网、 听音乐(当然是要戴耳机的哦)。 你不自觉地就融入这个安逸与宁静的环境里, 不自觉地维持着这里冷静的氛围, 书看了好多。 情绪更是充实而又满足的。 适宜时间 周末。

    娱乐派的清凉地棋牌室, 曲艺馆 你有没有体验过亲临现场观看说书,益智牌局。 紧张刺激地的以仪局牌,悦耳说唱也是一种消暑的最佳方式。 任何的不快乐在那种场合都会忘却烟消云散。 最关键的是那里凉快啊, 也会让你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棋牌游戏战场纵横捭阖, 这样的场合是有感染力的冲击力的。

    如果你对文物或美术馆很着迷, 不妨去博物或美术馆馆转悠转悠, 现在的博物馆美术馆基本上都不收费, 徜徉在这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或美术作品中, 细细品味每一件物品,每一张画背后的故事, 很有趣。 观看完那一件件冷冷的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文物, 或让你澎湃的美术作品再投入到外面热火朝天门的大太阳下, 你的心肯定不会燥了。 适宜时间: 周末, 节假日。 适宜人群: 全家人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ia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