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时候,生命会对你嘶吼「慢下来!」,因为,你该要再加速了。
过去这星期,可以说我所有的计画完全被打乱,一切都绑手绑脚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包括电脑当机、手机当机、预定的工作时间被紧急事件吃掉、下定决心带着工作进了咖啡馆,却发现今天店家提早在十分钟后打烊等等等,这对我来说是相当罕见的状况,就像神来之手一挡再挡,最终只得投降。
在什麽也做不了的状况下,我跟自己说「吃个派吧」,这是我在显化课裡常常跟同学们分享的梗,讲的是当你无计可施的时候,反正多做多错、多执着多焦虑、任何行动都没有效率,不如暂时放下一切,转移焦点去放轻鬆一下吧~在这个放鬆裡,能量会自动重整、神圣秩序在最佳化排序、我们的潜意识也在重新导向,放慢脚步沉潜一会儿,我们在等待的,是「东风」。
然而,在沉潜的这短短几天裡,围绕在我周遭的「提示」却相当明确而且频繁。
原本是为了前世今生的交错而开始追「芝加哥打字机」,但在这部韩剧的前面几集裡,我却意识到职业作家的生活该是什麽样貌。的确,对一个作家而言,时间分分钟都是资产,每天可以码出多少字数,至少决定了他的「产能」,再者,「职业」和「业馀」的态度是非常不一样的,「业馀」可以高兴写就写、没有灵感就随性的摆到一边地老天荒,然而「职业」却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字意味着无论如何都得负起责任、信守承诺的持续行动,这个认知套用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上都是不变的铁则,譬如一个学生如果爱去不去学校、一个上班族爱去不去上班、一个老闆爱去不去开店,大概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退学的退学、开除的开除、倒店的倒店了。
此外,这几天我听的直播课、阅读的文章、偶然看到的研究数据,都在讲「每天产出」的重要性,就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不是先能写好了才产生量,而是先有了量,才能逐渐产出好内容。
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我跟宇宙的一场对话,当时我收到的讯息是「不要管内容该写什麽,只要养成习惯每天写,即使只是一句话、一个标题、一个不完整的片段,那都不要紧,重点是『写』就对了!最后的最后,我终究会明白这段时间我在创作的是什麽」,噢,这岂不是催眠疗癒的最佳演绎吗?每一场催眠的一开始,闪现的都是支离破碎、令人摸不着头绪的讯息、情绪和感觉,纵然看起来再怎麽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到了最后收尾的那一刻,大网一收,所有的元素倏然都非常有意义的整合在一起了,而答案昭然若揭,最深层的疗癒就在那个当下彻底完成。所以说,现在是我再一次被严肃提醒,该是让灵性的力量透过潜意识来发挥潜能的时刻了吧。
如若不是这一挡再挡,我大概会势如破竹的按照原本步调继续前进,并且为了看似大成果的小确幸沾沾自喜,那麽,我就真的要错过我其实本该去到的境界了。要不是放掉执着慢下来,我不会看到「芝加哥打字机」,也不会读到那些文章和数据,更不会在重听的直播裡察觉重复重复的提示,也就别提发现自己有一个需要调整的盲点了。
于是,我在六月份帮自己安排好一个挑战,我加入了一个群,要跟一群摩拳擦掌的有心人一起锻鍊每日产出文章的能力和习惯,就像过去一个多月,我每天早上跟随推送的英文小说听读、逐渐养成锻鍊英文的习惯一样,我现在要支持自己养成每天码文的习惯了,很多事情,的确是习惯成自然,以及熟能生巧,只要对的事情重复的做,终有一天能够成为赢家。
慢下脚步、放掉执着,在放鬆裡用不同角度重新审视现状,结果我看到了一条捷径、记起宇宙的提示,并且立刻为自己做了调整,在这一刻,我知道「破冰」发生了,而六月份虽然计画不变,但我的心态和观点已变,所以「结果」注定要改写。我不得不说,能拥有足够的灵性知识及觉察、懂得在行动中顺势迴旋,实在是一件好令人感激的能力,引领我朝更大的格局迈进。
「慢下来是为了再加速」,真实不虚,写完这篇专栏,我已经准备好其他延伸分享主题,是短暂失联的「顺流」回来了呢!( 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