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工具书看得有些累,便寻思着找点轻松的小文来看看。正思索看什么类型的书时,脑海闪现叶广芩先生曾写过土狗老黑的一些片段。
于是搜索到《耗子大爷起晚了》,有没有觉得单看标题就很吸引人。先生文风幽默诙谐,极富童趣。笔下儿童视角的老北京生活,让人向往。书里的插画是点睛之笔,通篇看下来极其畅快。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在颐和园生活的趣事。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一座精致恢宏的大园子,一段段童年往事,这部作品是其对自己童年的回望,里面有她儿时生活的影子,同时也是对美好童年的致敬,呼唤这种自由自在的纯真应该属于每一个时代的孩子们。
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生动形象,她写的耗子,会让人感觉到耗子是一个很值得交的朋友。我最害怕老鼠,看到她儿时能和老鼠共处很神奇,也很有意思。
阅读过程,仿佛穿越了,许多模糊的画面再次清晰起来。
看到耗子丫丫和乡下少年的相处,感慨万千。我小时候也有来自农村的拘谨和自卑,却远没有老多的细致和好学。
从老多身上,可以看出来,城市人所谓的优越感,只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的层面上。可是对于未涉及的知识,也不过是知识上的乡下人。
可惜年少时期的我不懂,常因为自己与城里孩子的不同而自卑,而敏感,而哭鼻子。
好想念小时候的号啕,想哭就哭,不需要理由,最多就被大人说是爱哭鬼。那又如何,哭完以后,难过的事情就翻篇了。兴许我记忆差,就是因为小时候哭多了。
如先生所言小孩子对很多事情门儿清,成年人总是想方设法忽悠小孩子,到最后不过就是个笑话。
北方丫头和南方姑娘的对比写法,特别赞。不同地域的女孩各有千秋。
通过耗子丫丫的眼里,看到了南方姑娘的矜持,细腻和才华;看到南方姆妈日子里的烟火气;看到美食的吸引力。
很佩服先生能记住小时候生活的很多细节。远房亲戚的到来,都能写得这么生动且有滋有味。
先生写的的死亡,让我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到的死亡,是爷爷的去世。关于爷爷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葬礼记得深刻。
除了死亡话题以外,还有离开。耗子大爷的离开;少年老多的归乡;乌龟回到湖里,以及最后南方姑娘的回去。尽管先生笔触没有写离愁,我却感受到分离的些微惆怅。这或许和我自身性格有关。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先生的童年生活很快乐,相比之下,我的童年显然没有太多好玩的地方。使劲的回想,我小时候是否也有祖母辈的人,拉着手靠在身上,讲过去的事情,讲故事。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有些羡慕,儿时有长辈讲稀奇古怪事情的人,以及经历各种探险的人。
不知是我自己记性差还是其他缘故,童年在我的脑海里,遥远且空白。有些经历,都是母亲偶尔说起,我才知道。
现在很多亲子教育专家都有建议孩子要跟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老年人。几乎每个老年人的脑袋里都装了许多许多故事。
我很遗憾自己的童年没有经历过这些。以后有机会可以让娃去接触,然后回来告诉我。
多听故事是好的,至少可以增加想象力,可以储存知识。故事里的百态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处事妙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