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茶的喜好等同于外国人对咖啡的钟爱,这种区别,源于地域、源于文化、源于品性,也源于习惯。
读杨绛的散文《喝茶》,说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然后就按着他们的习惯,把茶叶的渣子吃掉了。他们还给茶叶渣子“抹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英国人把茶当做日常饮食中的配料,吃他们的渣子,有点可爱,也有暴殄天物的嫌疑。
当然这也不能怪英国人,对于新鲜事物,英国并不怎么怀疑和排斥,而是试着接受并尝试,这不能不说是英国人有别于中国人的优点。英国人用他们一贯的做法去对待他们眼里的“舶来品”,并乐此不疲。后经种种尝试,还是被他们发现了茶叶不同于其他食物的功效:“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又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
茶叶汁驱除疲劳,兴奋神经中枢,克制睡眠,利于减肥的功效,陆羽所著的《茶经》早有记载。《茶经》从种茶、采茶、制茶到茶具的选择,煮茶的工艺以及饮茶的时间、心境和礼仪都详细做了阐释。古代能喝得起茶,能把茶喝明白的寥寥无几。毕竟讲究太多,普通百姓既没有“闲”时间研究喝茶的种种礼仪,更没有闲钱购买这种既不能管饱也不能管暖的饮品。…
茶叶传到国外,只是一个具体可感的可吃可饮的食物而已,其本身并不附着文化理念以及精神寄托。即使在初期有文化理念的成分随茶叶一起进入外邦,通过层层渠道的传播,从华夏到,从印度到欧洲,茶叶所承载的寓意和精神内涵也都被解读得谬之千里了。
喝茶讲究是的不只是茶本身的品种,产地、功效,主要的还是喝茶的意境和心境。而在沏茶之前,不仅要沐浴更衣、焚香净手,甚至在品茶过程中还要抚琴以佐之。
image其实中国人对茶的喝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对饮茶的要求各不相同。
《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喝茶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块吃肉,大碗饮酒,大口喝茶,这是他们的一大特征,这叫英雄本色。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男男女女们喝茶,则是十二分的仔细和挑剔了。曾经设想过让李逵宽袖大袍、轻捏慢捻地烧水弄杯,一道道工序烧水煮茶,再耐住性子细品慢酌,估计这位李大哥不自杀也会精神分裂;但是如果让林黛玉一脚踏着板凳,一首抓着肥硕的鸡腿,仰脖子咕嘟嘟灌进一海碗粗茶,黛玉宁可死,也不会这么干。
北京有一种文化可称之为:大碗茶文化。《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曲,从声音语调到韵律节奏,唱出了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市井的生活百态,全面阐释了这独有的富含地域特色和民族情节的茶文化。
我在东北长大,小时候别说喝茶了,喝水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直接生水入腹。尤其是炎炎夏日,从外面回来,拿起水瓢咕嘟嘟一饮而尽时的痛快和舒爽,是任何美味都难以与之匹敌的。后来偶尔发现有喝茶老辈人,他们在搪瓷茶缸里铺一层黑黢黢茶叶,然后注入刚刚烧开的白水,那个味道涩而苦,闻着就有作呕之感,我讨厌茶叶就是从那时候起。
后来从黑龙江到辽宁,从辽宁再到河北,从河北而河南,一路从北到南,从关外到关里,年龄随着地域的延展而增加;心境也因为气温的改变而柔和;性格从天不怕地不怕、老子天下第一,到知书达礼、温文尔雅;饮食习惯也从咸鲜到清淡,从狂喝豪饮到细品慢酌,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改变成了凡事不苟言笑的内敛妇人,喝茶最能解读这种变化。喝茶就是在这种地域变迁中逐渐成了不能或缺的一大嗜好。
但是我对喝茶并么有太多讲究:鲸吞牛饮有之,细品慢酌有之,焚香沐浴有之,简单冲泡有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不同状态都能饮茶。
image
原来茶叶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谓的三六九等是人自己多事而已。
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生在北方或者长在南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品味,每个人对茶叶都有不同情感,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都不能 改变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都不能令茶失去它原有功能和效力。
茶一直是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从最初被发现,到现在被推崇,茶一直不语。不语不是不想说,而是无需说。
茶自是茶,与人的喜好无关,也不受人的意志左右。这样挺好!我不是为茶正名,茶自有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