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工业心理学家奥托·科勒发现,当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较弱成员的个人表现要比其单独完成任务时更好。这就是所谓的“科勒效应”(The Köhler Effect)。例如,如果将登山者拴在一起,且只能以最慢的成员的速度前进,这仍然比最慢的人自己走要快。
为了更详细地探索为什么会发生科勒效应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它,研究人员回顾了所有现有的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
1. 为什么科勒效应有效
(1)与能力更强的人一起工作,会促使能力较弱的成员……
(2)更努力地完成这项工作
(3)为可能的事情设定一个更高的基准
(4)不想让队友失望
2. 科勒效应在以下情况下最有效
(1)当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明显地影响任务的结果时
(2)当他们觉得自己和他人有关联时
(3)当他们相信对方也在努力工作时
(4)如果他们能定期得到关于个人表现和努力程度的反馈
(5)如果双方的能力差距不是太大或太小
(6)当你不总是和同一个人一起工作时
所谓的科勒效应,就是以强带弱。科勒发现,当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较弱成员的个人表现要比其单独完成任务时更好。
科勒效应在教育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刻意安排一个成绩好的和一个成绩差的同学坐在一起,结对子期待有帮扶作用。我最感兴趣的是科勒效应的最佳条件,也就是能让其效果最大化的条件:
(1)当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明显地影响任务的结果时
也就是付出总有回报,效应最大。其实,学习上可不经常这样吗?如果付出努力就有收获,谁都愿意付出。所以,强带弱可以将方法教授给弱者,收效就明显。作为一名学习心理辅导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孩子只是缺方法,给到孩子方法之后收效明显,就会进入一个正向循环。越努力,越带劲!越带劲,越努力!
错落有致(2)当他们觉得自己和他人有关联时
或许这就是我常说的关系甚于教育,此处所谓的关联那就是情感的链接。有些链接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方说,士为知己者死!那是刘备和赵云长坂坡那一出戏!再比方说两性爱慕的力量无穷大,有人说,男生宿舍卫生很差,他们都不爱收拾,无解!我说,很简单!让老师带着一些漂亮女生去检查男生宿舍卫生效果一定好!尤其要求将男生的姓名贴在自己的床和书桌显眼处。
(3)当他们相信对方也在努力工作时
这个不用多废话!学霸坐在那就是榜样和力量!
(4)如果他们能定期得到关于个人表现和努力程度的反馈
关于这一点,无论老师、家长和同伴都得好好向游戏学习,游戏向来给到游戏者及时、积极的反馈。哪怕就像是一款超简单的游戏(跳一跳),每次游戏结束,只是静态反馈你的成绩以及与好友的比较,就足以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它。这也是游戏让人沉迷的心理条件之一。你若洞察了背后的逻辑,那就多一些及时、积极的反馈吧!
(5)如果双方的能力差距不是太大或太小
这条成立的话!可能的解释是,二者差距太大,可能会让弱者破罐子破摔,最终选择躺平!二者差距太小,又起不了什么带动作用。老师就要注意了!同理,二娃的家庭不要将厉害的娃抬得太高,不但不能激励弱者,还有可能拉了仇恨。
(6)当你不总是和同一个人一起工作时
或许这就是喜新厌旧、视觉疲劳!做老师的可以考虑阶段性地调换座位。三人行必有我师!每换一个小伙伴就学习一些长处,积少成多,那得多好啊!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