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朋友圈风靡全球,大家都热衷于这一新鲜和便捷的平台,一阵微信热之后,直到现在,也引出了各种人的极端生活现象,奇葩说有一期节目专门针对“如何看待朋友圈的秀晒炫”展开辩论;各种公众号里也充满着《我最讨厌的这几类朋友圈》等爆款文章。
但其实,很多人,只是把朋友圈当做一个公开日记本而已。不过一些情感,也确实是靠着这日记本,得以传递和延续。
1.
我一个朋友阿月,是个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女孩。她的朋友圈也呈现着一种极简主义的风格,原则就是,没啥事绝不唠叨。突然有一天,我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她参加辩论队的照片,还配上了她关于此次比赛的一些感想。之后呢,无论是班级春游,还是期末考试,或者是自己准备哪一个竞赛,她都往朋友圈发,俨然成为了一个絮絮叨叨的生活记录者。我觉得这很不符合她的风格,有一天打趣的问她,怎么啦最近,遇到啥刺激啦,这么愿意在朋友圈里发那么多话。她微微一笑,对我说,她的爷爷奶奶前段时间学会了玩智能手机,也加了她的微信,并在她的帮助下,学会了刷朋友圈。后来等她暑假回家时,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爷爷问她,说你看,朋友圈是这么刷对吗。阿月点头,是啊没错呀。然后爷爷怅然的来了一句,“哦哦,没错呀,我怎么也刷不到我大乖孙女的朋友圈,我还以为我点错了哪呢。”
阿月告诉我,至此之后,她发生了什么事,她都愿意在朋友圈里记录一下,不为了别的,也为了家里老人看着放心,看着高兴。
当你的生活五彩斑斓时,也别忘了让家里人看看,尤其是给老人平稳又简单的生活里,也折射这一抹光亮的色彩。
2.
有的时候,朋友分开后,如果再没有几年一次的见面,很容易就逐渐生疏了。而我的高中同学小王,虽然毕业后他也因为各种事情没能参加我们的聚会,但我们的关系一如往常,并没有丝毫陌生。而其他的高中关系很好但是毕业后不太见面的同学,确实就是在我们的交谈甚至是生活中远去了。
有一天,我刷到小王发的一条朋友圈,在说自己等待考研成绩公布,自己心情十分焦虑。这一条朋友圈就引来了考研同学的纷纷点赞和评论,大家热火朝天的交谈着。还有一次,《我是歌手》热播的时候,小王也发了他对于这节目的感想还有他最喜欢的一个歌手,也引来了大家的一阵探讨。
后来小王去实习的时候,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与他聊天时,想起了几个已经几乎就不联系了的老同学,便略带伤感地说道“咱班同学也不知道现在都在做什么,有很多好几年没见的同学,我想主动和他们说说话,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总感觉有些唐突和打扰。”小王牵动了一下嘴角,眼神明亮地看着我说,“他们几乎不发朋友圈吧!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大学毕业后去做了什么,爱看什么书,追什么剧,脱没脱单......我有的时候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都发一条朋友圈,不只是记录吧,也是想让朋友们知道我在做什么,然后我们就能非常自然的开始就这一话题聊一聊了。”我一阵点头,他又无奈的说了一句“你知道吗,我最怕的就是好朋友不发朋友圈了,因为本来我们无法见面,就剩这一个平台,如果连彼此的生活都不再分享,那真的是在天南海北中渐行渐远。”
3.
我以前的微信名一直用的是自己的真名,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了想法,给自己起了一个奇葩的昵称。自己看着自己的昵称在给别人点赞和评论中显示着,自己就很高兴。
一天我想找老朋友咨询一下纹眉的相关事宜,就去给她微信。我们约好时间在美容院见面的时候,她和我说,我刚看到你消息的时候都楞了!我想这是谁!竟然还知道我的名字!后来她刷了我的朋友圈,才推测出原来我是“我”的这个事实,原来当初我一直用真名当微信名,所以她也没给我备注。哈哈哈哈,原来朋友圈还可以用来推测身份!
好吧我只是皮这一下很高兴。我自己的话,发朋友圈,真的就是想记录我生活的每个阶段发生的一些事情,我每段时间的大概心境,就如一副卷轴画一样铺陈开来,每一卷里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条时间线上栩栩如生,不曾忘却。
我想等我老了,也不会寂寞吧。回望着少年时代,青年,中年,直至老年的种种,突然泪水就涌上了眼眶,颤颤巍巍地对孙子说“哎呀,奶奶手抽筋啦!把自己的朋友圈往前翻了好几万条,哎呀太累啦啊啊啊”。
李健的《雨后初晴》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我不在意世界多绚烂,我只相信古老的情感”。绚烂的世界给了我们快捷的网络和便利的朋友圈,而我发朋友圈,也只是想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自己纪念这古老的情感。永远真诚,永远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