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参加得到高研院线下高手课,体验传说中的私董会。
为了让各位幕僚们能提出直击人心的好问题,同时学会倾听,在昨日的课上大家两两一组玩了一个游戏,叫“你是谁”。
游戏规则很简单,AB两人一组,由A首先向B提问,就三个字“你是谁?”而B则需要按“我是......”的结构回答A的问题。全程7分钟,A重复问这一个问题,而B则要快问快答。7分钟后由A给出90秒的反馈,两人相互拥抱,然后换B向A提问,再来一轮。
就这么一个看起来没啥技术含量的游戏,却让我玩到后面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实在忍不住,哭了。
不是我矫情,我自诩平日里是理性压过感性的人,班级里尝试这个游戏的同学中,有不少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反应,甚至体验到一种进入心流的状态。
为什么?
最直接的答案是“你是谁”是一个好问题,而好问题是可以被反复问的,何况在7分钟内被问了三十多次。
“你是谁?“是那种能够直击人心的问题,它逼迫你反复探求自己的内心,自己同自己对话。想来极少有人有时间,有心情,有机会来觉知自己的内心,不受干扰地关注自己了。
7分钟三十多次”你是谁?“的提问,一开始还能够自如应对,毕竟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自己和外界贴上来的标签,一个标签代表一个不同的你。可当你被问到第二十次、第三十次的时候,当你把已知的标签都数了一遍的时候,再面对”你是谁?“,你要如何回答?
头脑空白,不敢直视提问者的眼睛,你将视线移往别处,加紧在大脑中深挖、深挖、深挖......沉默、沉默、沉默......
直到嘴边挤出一个答案,短暂舒一口气,耳中又听到一个声音“你是谁?”
“哎,我到底是谁啊~”
这个游戏,关键就在于最后几分钟,与其说是两人之间的沟通,不如说是借助对方这个客体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想一想,上一次你同自己对话是在什么时候?几天前?几周前?几个月前?还是几年前?
当然,并不是所有参与游戏的两人组都有这种近乎心流的体验,毕竟有规则就有破解对策。
比如说你可以事先按外貌特征、穿衣搭配、兴趣爱好、工作生活将自己身上的标签分类,每一类中再拓展讲讲,凑满三十多个应该不成问题。一轮下来完全不触及自己内心,别人了解到的你仍然是那个人人都知道的你。
不过,这么做弊大于利。同时也说明你是一个防御心非常重的人,或者说当下的那个“场”的氛围不够,无法让你产生足够安全感来进行自我暴露。
这就说到角色A提问者的重要性了。提问的一方要怎么做才能让被提问者打开心扉?主要做三件事儿?第一要“深情”的看着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认真;第二全程除了提问不要再说话,如果对方卡壳儿,沉默,那就跟着一起沉默。当然也严格杜绝记笔记;第三要有包容的心态,心理学上有个词儿叫“抱持”,对方说什么你都能不带评判地接住。创造出安全且包容的“场”,这很重要。
一轮游戏结束,两人相视,互给对方一个拥抱,是鼓励,是接纳,也是认同。
有机会,务必和身边人,朋友们一起试试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