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 流川笑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1:15 被阅读50次

    为什么要写作


    古代人以写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领,科举考的是写文章。现在,如果不想当作家,写文章变得可有可无。

    内心需求

    写文章源于人类内心的需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诗作文,不为功利,只为内心。回忆我们从小读的诗歌,思乡、思君,抑郁不得志,官场失意,忧愁的诗歌远远多于欢乐的,所以阳志平老师说,中国的诗歌是忧伤的文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击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今天我们依旧可以我们文字,记录我们的情绪与情感。

    文以修身

    《文心》里说:“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学习文字。”是指要将知识的学习与自我的实践相结合。“文如其人”,一个能写出细密文字的人,必定也拥有细密的性格。有志于写作的人,也应该努力于自己的修养。反过来,写作也是自我修炼的途径。

    写文章是修身之法,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自承庸人,三十开悟,从此循序渐进,达到人品、文品的统一。

    这就是我反复说过的:写作是人类给自己发明的大时间周期的最小行动。

    人类是基因与模因奴隶的机器人,更喜欢抽大烟,而非坚持日课。唐鉴的反身戒欺,帮助曾国藩成为自己的主人。之后,曾国藩将其细化为修身十二法:一主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议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其所亡、十月无忘其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阳志平

    增长智慧

    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

    人的大脑会误以为记住了就是知道了,知道了就能运用了。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笔下生涩,不能豁然于口,怎么能了然于胸。你是否还记得一周前、一个月前、一年前甚至几年前读过的书么?大致内容是什么?重要的观点是什么?论证的证据呢?

    问及此,不定问出多少心虚的读书人来。或有人解释道,读书多为消遣,并不为记忆与功用。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记忆力有限,读一本忘一本,是平常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需要文字来帮助大脑记忆外部化。对你来说写一篇笔记或一篇文章很难,那么可以从写作的最小行动“卡片”入手。

    写作的最小行动


    如果说写作就是人类大时间周期的最小行动,卡片就是写作的最小行动。卡片是组成知识的最小单元,也是组成文章的最小结构。写一篇文章的创作难度极大,可写一张卡片的难度就小多了,随时随地,记录读书所得,捕捉住大脑闪现的灵感。

    好的作家善于利用卡片进行创作,纳博科夫、钱钟书,他们利用卡片,写读书笔记,记录思想碎片,寻找证据,又善于拼接卡片,构成一篇篇,知识密度大,奇思妙想迸发的文章。

    通过拼接卡片写文章,增加作者远距离联想,卡片写着写着,你会发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印证。不相关的两张卡片,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感觉。

    写卡片,可写

    • 人名卡,从人出生的年代,擅长的领域,主要思想贡献
    • 术语卡,某个概念的一手出处
    • 反常识卡,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 行动卡,指导、促发个人行动
    • 技巧卡
    • 金句卡
    • 任意卡,你可以收集性感的句子

    好的作者由卡片创作起,用一张张浓缩知识密度的卡片,拼接成一篇篇文章。

    卡片的作用,是最小行动,避免行为瘫痪,做笔记,捕捉灵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几年后蔚为大观,避免了“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诅咒。

    如何写个好故事


    故事的种子

    好故事的种子是情,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对国家与民众的情。相比较,赫赫功业、权谋之术的传播力度较弱。所以好故事的种子,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与爱。

    有了种子,如何种好一颗故事树,把人情放在某一时代,某个环境中,社会风俗与时代事件,慢慢描摹出人类共有的特性。

    故事需要人物,场景与时代。用卡片的形式,写下心目中某个人物的构想,长相、性格特点,生长环境,人生经历等。写场景,将一个或者多个人物所在的场景,写出来,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话与交谈。

    故事的节奏

    一个孩子听故事的乐趣,有一部分在于等待发生他期望的重复:重复的情景、重复的措辞、重复的套语。就像诗中和歌中,押韵帮助形成节奏一样,在散文故事中事件也起到押韵的作用。

    故事是有节奏的,节奏是重复,重复,突变,一步步由人们所期望发生的事情构成。

    小说家必须慢下来

    诗人可以像骑兵一样飞奔,但小说家必须慢下来,学会“朴素和笨拙”,必须“变成全部的无聊”。换言之,小说家的任务是成为,去扮演其所描述的,即使那东西本身降格、粗鄙、无聊。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很擅长变成全部的无聊;一个无可否认的成就。——奥登《小说家》

    故事的骨肉

    以往看小说,爱看激烈的情节,厌恶烦闷的细节描写,以为多余。读张爱玲,才品出小说细节描写得味道,故事倒是其次的了。故事梗概大同小异,可细节描写确是文章的血肉与骨血,浸满生活的原液。看故事,犹如过生活,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固然动人。平淡与自然,确为真实生活的底色。在那里活跃着朴素,笨拙却又独一无二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xh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