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多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李清照的诗词而不是最近的电视剧?
我并没有看过这部剧也没有读过小说,但是最近的热度还是会让人不想关注也做不到,但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有关这部剧,而是我的心痛。
在短视频软件中偶然刷到了一个视频,画面上放的是李清照《如梦令》的词原文,背景音乐配的是电视剧《知否》的主题曲。平心而论主题曲还是挺好听的。这个视频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我看了一下评论,居然很有很多人都留言都是类似于“原来歌词是李清照的词呀,难怪听的时候觉得很好听。”这种评论,而且对这种评论点赞的人也不在少数。其实我看到这种评论的时候感觉到了无比的心痛。
真实一点说《如梦令》应该是初中阶段大家都必背诗词,我并不是在这里矫情,只是在看到现如今很多人对我们古代文化的漠视感到无奈而悲愤!
想和看到这里的朋友做一个小测验,你现在回忆一下自己还可以全篇背诵的诗词还有多少?有多少人想到的还是从很小就开始背诵的《静夜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读一首诗,甚至有多久没有认真读一本书?

冷淡,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对古代文化的态度,重新拿起书本走进古人的世界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古代文化的接触好像也就是通过网络,电视剧了。我相信,现在肯定有很多人会背诵这首《如梦令》了,这是不是也是一个传播文化的方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毋庸置疑,电视剧就是传播文化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大家可以想一下,这种方式传递的信息有多少,简单来说,大家会背诵了,但有多少人能看到“雨疏风骤”后“绿肥红瘦”的画面与心情。
所以我心痛的不只是很多人没有听过这首诗词,更是在浮躁生活中,大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基,忘记了文化。网上很多年轻人都在复兴汉服,我本人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同样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甚至有人通过“想火”质疑这种行为。接收某种行为本来就是个人认知,所以这种质疑的声音不可避免的。但仔细想来,为何会如此,这不就代表着我们的认同感还存在问题吗?从小我们就没有接受过有关汉服的教育,我们对于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好像也就从博物馆获知了。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全员接受?
古代文化也现代生活本就不是泾渭分明,只是很多人在浮躁的生活中忘记了安静,忘记了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