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阈限思维》读后感一——天马行空的边界

《阈限思维》读后感一——天马行空的边界

作者: 趣婷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21-01-06 13:37 被阅读0次

                                                                                                  前言

            我一向喜欢思维类的书,去图书馆一抽能抽好几本,只要带有“思维”二字的,我的手就像和书粘了胶一样脱不掉。之所以那么喜欢这类的书,可能是一直觉得自己思维很局限,思考事情容易单一、陷入死胡同、爱钻牛角,很希望能有所突破,视野更开阔,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一开始拿到《阈限思维》翻了下目录,并没有太吸引我,出现了很多“信念”二字及与之相关的东西,这两个字很抽象,第一反应就是脑子里相信一些东西的一种观念而已。我从书架上挑了好几本,这一本我打算随意地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但没想到开篇就有好几句话吸引我,在此联系实际生活写下一些心得体会。

                                                                                                   正文

                                                                                                 关于边界

    什么是阈限思维?“阈限”这个词有边界、途径和入口的意思。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可它既是这个,又是那个。什么东西有边界呢?简单画了以下几个图形帮助启发。

    例如,同一个东西,评价的界定可以不一样。你可以说它大,也可以说它小,就看对比的标准和角度是什么,评价者是谁。这同样适用于所有形容词,如美丑、高矮、胖瘦、多少、亮暗、善恶、有用无用、冷热、真假等,这个边界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标准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评价也就不一样。盲人摸像体现了这一点。同样的笑,有人觉得是善意,有人觉得是恶意。同样的一对夫妻,妻子不干活,丈夫什么都干,对丈夫的妈妈来说,儿子是不幸的,儿媳妇是懒惰的;对妻子的妈妈来说,女儿是幸福的,女婿是体贴勤快的。同一句话, 你相信它就是真的,你不相信它就是假的,如书中作者被告知如果没有硕士学位,不可能找到一份大学教师的工作,如果作者接受了这种限制性的信念,就框住了思维,但作者选择挑战这个信念,结果在没有硕士学位的情况下依旧拿到了一份教师工作。书中同一只狗“暴脾气”,得到一根骨头后变得凶猛甚至攻击人,如果你选择相信它是问题狗,然后惩罚它,把骨头拿走,就会强化它的现有信念:它需要保护骨头,从而导致厄运循环;如果你选择相信它是只好狗,花高质量的时间陪伴它,训练它,带它去散步遇见另一只狗就给它们两份食物,让它重新连接大脑:“别的狗是威胁”转为“别的狗是好的”,就会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变成快乐循环。

    同一个东西,归属的界定可以不一样。你可以说它是我的,也可以说它是别人的。比如公园、图书馆、空气等这些公共财产,可以说是某个城市或国家的,也可以说是你的、我的、他的,因为大家都可以去享受啊。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利益共同体、地球村这些意味着哪怕你路上碰到的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以看作是兄弟姐妹,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家人呀。甚至网络上都出现好多国民老公了。

    同一个东西,经历了时空及人物转换后也可以不一样。历史、现在、未来、在这里、在那里、在国内、在国外、在空中、陆地、海中、你、我、他等,各种时空及人物组合后价值也变了。 垃圾分类就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垃圾放对地方就是宝物。所以,你能说某个东西一定有用无用吗?钱这一刻在你口袋里,下一刻又在我口袋里,钱是谁的?同一件事,你擅长我不擅长;你喜欢而我避之唯恐不及;我以前不会做,现在会做了;你以前会做,现在忘记怎么做了。为了赶一条船去旅行,却因某事耽搁去不了, 以为是坏事而不悦,等看到新闻说那船沉没了才知道没赶上是好事。未知的东西或事情,起初你会好奇、或觉得困难、神秘、恐惧、无助,但当你认识它或做了它以后,取而代之的感受可能是新鲜刺激、好玩、无聊、不过如此、太简单了、简直浪费时间等。

    同一个东西,与其它东西搭配,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我平时喜欢炒菜混搭,虾皮加进包菜里整道菜更好吃,加进土豆丝里简直得倒掉。两样事物联系起来,有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better),有更拙劣的不如不要的(worse),当然还有没差别的(equal)。

    同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可以不一样。因为名字只是一个指代,取决于取名者的想法和心情。

    同一件事,你有100种解决方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途径方法不限。

    同一个现象,背景可能不一样,表象不一定是真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据说你现在看到的阳光,是几十万年前太阳就发出来的;同样是考试没考好,有可能是优生发挥失常,也可能是后进生的常态;成功者经历了99次失败后,第100次成功了,你不能说是第100次造就的。

    这么一分析,世事无绝对,人说话不可说绝也是这个道理。世上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你永远无法预料后面会发生什么。当我理出了以上种种边界所在,我似乎已经能拆掉思维的墙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阈限思维》读后感一——天马行空的边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yn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