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用来干嘛的?
大脑是用来记忆的? 错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 不全对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大脑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对生存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视觉)
与看的能力相比,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
尽管我们并不擅长思考,但我们其实喜欢思考。
我们生来就有好奇心,寻找进行思考的机会。
解决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成功的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和愉悦感。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愉悦感来自顺利解决问题的过程。
内容不足以保持好奇心,问题的困难程度才是长久保持好奇心的关键所在。
-
大脑的工作原理
在《超越智商》这本书里,斯坦诺维奇解释了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进程一也就是自主心智,(包含工作记忆)大脑使用启发式加工:速度快、自动发生、计算简单、不会充分分析所有可能性。节省很多认知资源。 -
【范畴原理】
人类将新鲜事物归类、套用已有模式和范畴来学习。
学习新东西时人类都是用已有的图式框架来类比学习的。 -
好奇心的原理
人类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很脆弱。
解决问题带来的自信、成就能促进好奇心。
解决问题(指任何成功的认知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即心流。
心流产生的必要条件:必要难度理论。连续的不间断不被打扰的工作时间。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解释了大脑工作的原理;
好奇心产生和持续的原理;
大脑如何思考的原理。
作者总结到,思考的成功取决于四个方面:
- 环境中的信息
-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
- 长期记忆中的步骤
- 工作记忆中的容量
针对上面的内容,作者提出了这些结论对教师的启发。
- (1)持续的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是保持他们好奇心的方法。
a.备课时寻找学生能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满堂灌。
b.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 (2)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
a.关注学生的背景知识是否充足。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他们将无法参与到你所提的问题当中来。
b.工作记忆空间有限。关注教学计划是否超出了工作记忆负荷。
(使用认知卸载,如放慢速度、把信息写在黑板上。)
-
(3)解释待解决问题
如何让问题变得有趣?
答案是:使内容与学生相关。(这个办法对有些情况有效)
-备课时,从重要的知识开始。
-考虑什么是这堂课的中心问题。
-考虑如何提出这个问题。 -
(4)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
在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后(掌握基本概念后)再演示实验,会引发问题解决的愉悦感。 -
(5)接受并应对学生的差异
-
(6)适时改变讲课速度
如果发现走神,转换话题/开始一个新活动。重新吸引注意力。
因此备课时需要安排“换档”内容,以重新吸引注意力。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频次。 -
(7)坚持记日记
好的经验永远要及时记录下来。
养成习惯,记录成功控制问题难度的时刻,哪怕临时贴纸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