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作品,看世界,认识自己;品尝世界,活出自己
《导师阮一峰》我看世界的第 2 座标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

《导师阮一峰》我看世界的第 2 座标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

作者: 连明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00:29 被阅读0次

分类一、散文(159)

贝克特《等待戈多》

戈多象征着命运,或者更形象地说,象征着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机会。流浪汉等待的其实不是戈多,而是等待命运被改变。很可惜,他们等不到。
每个人都在等待戈多,等待好运降临和人生转机。它会到来吗?人生的悲哀就在于,大多数时候,命运其实早已注定,戈多不会来。你不得不徒劳地等下去,自己欺骗自己说,也许明天就会有改变发生,这样才能免于绝望。
太沉重了,命运无常,也许我们真的得先认命,而后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把握好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同时,也摆脱这种立场、感受、态度,转而追求目标、行动和方法。

流浪汉甲:明天,我们还回这儿吗?
流浪汉乙:对。
流浪汉甲:要是戈多来了,会怎样?
流浪汉乙:我们就得救啦。
流浪汉乙:嗯,现在走不走?
流浪汉甲:好的,我们走吧。
[他们站着不动。]

体制与个性

体制与个性是对立的。

体制就是要抑制或消灭个性,个性强的人在体制内往往很难有好的发展,甚至很难生存下来。

"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的处境是这样的:一方面,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调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他又依赖着日益机械化、标准化的工业社会,需要这个社会为他提供生活资料,同时接受社会为他安排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人的自我有机会显露出来,大多数人是注定没有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的。在他们的生命里,服从社会的需要远远重要于满足自我的需要。从根本上看,我们大多数人都彼此相同,是工业社会这部巨大机器上的一个标准化零件罢了。"

对于这种抛弃个性、以求生存的人来说,在公开的场合,个性必须服从体制,保存自我的唯一地方就是私生活(或个人隐私)。

个性的挣扎和沉默的人生:"外表上的自由难掩内心的重重束缚,人们渴望有(个性的)自由,但又唯恐自己在本质上与别人有差别。"

在我们的生命里,服从社会的需要远远重要于服从自己的需要。
美国那些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的中产阶级。那些人“敬畏现存体制,唯恐被体制排挤出来,磨光了个性的棱角,适应了体制,同时抛弃了自己的独立性”。
表面上,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但是实际上,只要与他人稍稍有所不同,我们就会怕得要死,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装得与其他人一致。
也许人本来就是一样的,只不过个人喜好不同。譬如武者,世上的武功没有难以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针对不同(个性)的人,不同的条件的人,选择不同的武功(人生)而已。
又或许不练武功,老实本分做好一个农民百姓也好,练武做事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为自己为大家,能力有限时,让自己的生活开心丰富一些也很好啊,而做到这些,没有体制、没有别人服务,哪里来呢?

关于传记文学

1、如何写传记?
斯特霍奇说:"不经解释的事实与埋在土中的黄金一样无用。"
事实太多反而会掩盖实质性的真相,使读者负担过重,并切断读者的眼睛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太多的传记,尤其是学究们写的传记,与其说是供人阅读的书籍,倒不如说是事实的堆砌。有时读完一生,好像和过完一生要花费一样多的时间。

2、传记作家应如何看待传主?

"当你写一个人的一生时,他的经历经常成为你的经历,这是多么奇妙呀。这种情况从一本书延续到另一本书:他们的生活唤醒了我的生活,否则我为什么要写作呢?我写传记的目的是想知道命运为我准备的下一站是什么。"

传记是一种效忠的行为。甚至当主人公做事像个傻瓜,你也要爱他,对他负责。传记作家要与主人公站得足够近,以便同情他,但也要站得足够远,以便看清他。要解释,但不要辩护和非难。

回了一次母校

这些年来,我自己也没有太大改变,许多学生时的习惯依然保留至今。可能最大的不同是个性更加清晰和坚定了。离开学校的时候,并不知道未来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但现在,我想我知道了。

但丁在《神曲》里写道:"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黑暗的森林中。"我也快到人生的中途了,就要进入黑暗的森林了,但愿再也不要迷失我自己。

北美殖民地的初婚年龄

"在有房子(和炉火)安顿妻子之前,千万不要结婚"。

冬季一日游

"吃过了,我才知道它们不合我的口味。"

需要爱

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美丽、自私自利、追求浮华和享受的女子,喜欢浮华和挥霍的生活。

生命中我们都需要爱和被爱,否则人生将多么黯淡无光啊。

痴情——他一方面努力维持婚姻,满足爱妻,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深感苦恼,在酒精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

痴情——既然已经跳了,不妨就为她再跳一次,直到她大声喊 “亲爱的爱人,戴着金帽子,跳得高高的爱人,我一定要拥有你!”

居里夫人的不伦之恋

"巨大的成就背后都有巨大的牺牲"

《进步与贫困》读后感

"物质进步不仅不能解脱贫困,实际上它产生贫困"。

亨利.乔治给出了这本书的核心问题,"尽管生产能力增加,为什么工资趋向仅能维持生活的最近限度?"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三)

理解一个人,无非关注这么几个方面:他的童年、受教育的经历、他的爱情和婚姻状况。
我人生的最后一环 婚姻,最对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再出现失误。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心声,因为他希望"摆脱日常生活令人痛苦的粗糙状态和无望的枯燥乏味",所以他对那些美好的东西都没有抵抗力。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子,一桌精美的菜肴,一个绝妙的念头,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吸引,使他想要靠近。但是,他又无法在她们身上倾注太多,所以他也无法从任何单独的个人身上得到幸福,只有依靠不停的追逐新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

最终,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是失败的。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找到过幸福。虽然,你可以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恋爱之中,但是无意义的追逐和性满足,比不了白头偕老的关怀和信赖。所以,爱因斯坦只有把自己埋入物理学,独自构筑他深邃的时空,到宇宙的深处去寻找"他在狭窄的个人经历的漩涡中无法找到的宁静与安全"。

虽然,你可以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恋爱之中,但是无意义的追逐和性满足,比不了白头偕老的关怀和信赖。

在等待中消失----读哈金的小说《等待》

关于人性在等待中消失的故事,也就是说过程消亡了目的。习惯了等待,为了等待而等待。

我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吧,不喜欢的工作、不幸福的婚姻、不如意的生活环境等等,我们在无法改变时,往往都会选择等待。但是,随着岁月变迁,我们会习惯于等待,变成为了等待而等待。当最终梦想的一切来临时,我们会发现那已经不是我们需要的了。进一步说,生命在等待中流逝,等待将生命蚕食。

关于爱德蒙·伯克的笔记

说实话,我并不一味认同伯克,认为"渐变"就一定比"突变"好。社会"突变"对旧势力的打击和破坏作用,是"渐变"无论如何都起不到的。另一方面,社会渐进性的变革有时需要漫长的时间,人的生命有限,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等待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

对我来说,如果改良受到巨大的阻碍,停滞不前,尤其是制度上无法保证改良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顺利推进的时候,那么革命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哪怕它会有巨大的社会代价。(其实准确地说,革命只是改变了社会代价在人群中的分布。)

要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革命者,他们都是被现实打破幻想的。

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
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这句话其实不是伯克说的,而是根据伯克的意思引申的。此话最初的创造人已不可考了。)

Applaud us when we run, console us when we fall, cheer us when we recover.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请给我们鼓励;当我们跌倒的时候,请给我们安慰;当我们又站起来的时候,请给我们欢呼。

Better be despised for too anxious apprehensions, than ruined by too confident security.
被过度的忧虑压倒,也好于在盲目自信中毁灭。

Never despair; but if you do, work on in despair.
永远不要绝望;如果你真的绝望了,那么请在绝望中继续工作。

When bad men combine, the good must associate; else they will fall one by one, an unpitied sacrifice in a contemptible struggle.
当坏人联合起来的时候,好人也必须联合起来;不然他们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成为一场卑劣斗争中不足为惜的牺牲品。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我们假装在学习,可是所有时间都用来谈情说爱,我们不放过这渴望已久且来之不易的分分秒秒。我们更多的谈论爱情,而不是谈论摊开在面前的书;我们接吻的时间远远多于我们学习的时间。我们的双手很少抚摸书,更多的是在抚摸彼此的胸口。将我们的双眼拉在一起的是爱情,而不是书里的课文。为了避免引起怀疑,我们有时会有一些争执,但是那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不满;它们不代表愤怒,而是代表了一种最甜蜜的温柔。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探索了爱情世界中的角角落落,如果爱情本身还存在未知的部分的话,那么我们就去发现它。我们对这些快乐的无知使我们更乐意去追求它们,以至我们对彼此的饥渴从来没有停息过。

亲爱的,就像全世界都知道一样,你一定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知道(如果你不再爱我)这对我不啻是一种最深的背叛和最残忍的打击,我失去了你,就好像失去了我自己一样;你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失去你更让我难过了。悲伤越大,就越需要安慰,只要你才能给我安慰;你是我悲伤的唯一原因,只有你才有安慰我的力量。悲伤、欢笑和安慰,这些你都可以带给我;你对我有巨大的亏欠,尤其是一直以来我无条件的服从了你的所有要求,以至我没有力量在任何事情上反对你,我在你的命令中只找到了摧毁我自己的力量。说来奇怪,我甚至使我的爱变成了一种疯狂,我已经丧失了复原的希望了,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只要你一有要求,我立刻就改变自己的服装和思想,只为了证明你既是我身体、也是我意识的拥有者。

上帝知道,除了你这个人以外,我并不寻求从你身上得到其他东西;我只要你这个人,其他都不要。我不要婚姻,不要财产,你知道它们不会带给我快乐和满足,我只要你。妻子的称谓也许更庄重或者更有价值,但是我更喜欢的词永远是爱人,要是你同意的话,情妇和娼妓也可以。我相信为了你,我越使自己显得卑微,我就越能使你高兴,对你声名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小。在那封你写给朋友的信中,你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过去;你复述了一些我劝阻你不要进行一场不明智的婚姻的理由。但是,你没有说我的其他想法,我宁愿爱情不愿婚姻,宁愿自由不愿束缚。上帝作证,如果国王愿意娶我,并且让我永久拥有天下的一切,那么对我来说,更珍贵更荣耀的不是成为他的皇后,而是成为你的情妇。

“任凭这天空越来越湛蓝/ 你在我身边越来越平凡/ 可是有些说过的话/ 一直没能改变// 任凭这旅程越来越孤单/ 你在我面前越来越茫然/ 丢不下的行李/ 是我不变的心。”

乔尔爱克莱,舍不得把她从自己的记忆里抹去,但是现实中总是有冲突发生,根本不存在理想的爱,两人相处得越久,爱就越不像是一种快乐,更像是一种折磨。

两封信

这一封信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高贵的人格。这么多年过去了,在现实的压磨之下,我自问没有勇气和自信,当面斥责那些让我们灵魂蒙羞的人和事。对不堪的现实,我早已习以为常,变得妥协、恭顺和服从了。

——不管是谁,“只要侮辱了我,我都瞧不起他”!

经济权利法案

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穷人不是自由的人。"

谈谈《曾国藩家书》

用有志、有识、有恒来要求自己。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生命中那些虚无的期待

我说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是毫无希望的。今天这样,明天这样,永远这样,日复一日,单调而麻木的活着。他们的生活其实已经定形了,不太可能改变了。

进一步说,许多人的生活,在我看来其实都是不可忍受的。而他们之所以还在忍受,无非是心中抱着一个虚幻的期待,幻想未来有一天,生活可能会变样。这种期待之虚无,恐怕与彩票中奖的比率不相上下。但是,就是这种虚无的期待,恰恰是人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就好像很多穷人的家庭,父母含辛茹苦,做牛做马,就是为了供孩子读书,希望有一天孩子会出人头地,这样全家就可以翻身。要不是因为那么一点点虚假的亮色,恐怕生命早就被无穷的痛苦淹没了。

期待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哪怕是虚无的,心灵也会不由自主的向它投靠,真正的绝望其实是很难的。

希望是什么,是富贵、奢华、有成就,还是什么?这样的生活就不是“希望”吗?还是说各个要成为精英,做人上人?还是要自由,不受别人制约和控制?
可谁不是一样受着约束呢?这个世界需要规矩。也许他们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但是,过好每一天,做好当下的是,做好周围的事,就是追求,就是希望。
总感觉文字中有一种远处伟大理想和追求,可是我现在渐渐觉得有点厌烦,远处很美好,但是,生活很具体很现实,我想有丰富的生活,有亲密的关系,有丰富的互动,有家有爱人有孩子,有着自己的贡献,我追求快乐的生活的目标。

阳光在树林中静静的倾泻,诱惑着你说放弃。可是不能,期待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哪怕是虚无的,心灵也会不由自主的向它投靠,真正的绝望其实是很难的。
有一句话说,你随时都可以停下来,何必现在呢。那好吧,让我拍拍身上的灰尘,再走一程吧。

凡高的星星为什么如此明亮?(Starry Night)

人生的暗夜是多么黑暗,没有一丝一毫的光亮,绝望得让人窒息。这时,一点遥远的星光都可以给人巨大的安慰和鼓励,哪怕它是如此微弱和黯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凡高才要把星星画得又大又亮。越深越黑的夜晚就越需要明亮的星星。他太渴望生命中出现希望了!

这个世界对凡高来说,就像漆黑的夜晚,但愿在另一个世界,他可以找到明亮的星星。

黑塞摘录(一)

以下摘自黑塞的小说《彼得·卡门青德》。

1、
我心中蕴藏着强大的能量却无所事事,躺着不动。
我要给你们讲述,我这个世界上的孤独者和难以生存者有多么美好的难忘的享受。

2、
一切时代的艺术都在努力为我们的内心那神圣的无声的欲望提供语言。
我在看云彩时,对我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能够平静而欣慰地加以回顾,去掉了以前的迷惘和狂热,只感到童年时代的渴求在胸中升腾,更成熟,更冷静。
我笨拙地追求世上的幸福,并没能如愿以偿。

3、
我一辈子都像孩子一样胆怯、固执,总是期望过一种真正的生活,即在暴风雨中奋进,使自己心聪目明,展开大鹏之翅向着成熟的幸福前进。
但是,精明吝啬的生活却设置重重障碍,使我漂浮不定。它既没有送来风暴,也没有送来星辰,似乎是要等待我重新变小,变得有耐心,要摧毁我的固执。

我开始懂得,痛苦、失望和悲伤并不是为了使我们发怒、自暴自弃和堕落沉沦,而是要使我们成熟和清醒。

4、
我是知道通向完善的正确道路的。
我的忧郁虽然没有治愈,但已变得高贵和纯洁了。

追求生活的道路----读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柯西莫爬到树上,因为他不想过地上的生活,他要寻找一条出路。

“树上的生活”和“地上的生活”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地上的生活”象征平庸、世俗、乏味,“树上的生活”象征自由、理想、高尚、富有精神性,“树上的生活”高于“地上的生活”。

“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通过柯希莫的一生,卡尔维诺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他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呢?我想,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出路还是在现实中,但又高于现实,寻找这种出路本身就构成了生活的意义。寻找离不开勇气,而勇气又来自纯洁的理想。一个人如果在这些大的原则下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他的生命就不会虚度。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作为对人的生存问题的考察,三部小说各有侧重。《不存在的骑士》是人争取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是人摆脱生命不完整的痛苦,《树上的男爵》则回答,人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生活的道路。

人的行动受到现实的制约,不考虑现实因素是很难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即使说了也没有说服力。童话故事是没有办法让人鼓起勇气和信心的,那是神仙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

“地上的生活”象征平庸、世俗、乏味,“树上的生活”象征理想、高尚、富有精神性”。

事实上他不可能遁世,他追求自己的理想只能是局部的和修正的,而不可能是彻底的决绝的,准确的说,其中愿望和精神胜利的成分更多一些。他没有放弃"抵抗",但他也爬不到天上。

正是因为短暂的生命中有那么多困难和不如意,死亡又在一旁窥视着我们,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忧伤和叹息,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生命,去思考,去寻找。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生,他的生命中充满了寻找和探索,哪怕是死亡也无法让他改变。

《复仇者V》:思想改变世界(V for Vendetta)

我喜欢深刻、我喜欢理想、喜欢思考。

一个人就推翻了一个邪恶的政府,是这个人本事强吗?不是,是因为他传播了思想。思想是最强大的武器,当大多数人接受了新思想,世界也就到了变样的时候了。世界上的独裁政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推行洗脑和愚民政策,道理也就在这里。

记住,重要的是思想,不是某个个人。人是会失败的,他会被抓、被杀、被忘记。但是,思想不会。你无法亲吻一种思想,无法触摸它、无法抓牢它。思想不会流血、不会感到痛苦,不会有爱憎。我亲眼目睹过思想的威力。我见过有人以思想的名义进行杀戮,有人为了捍卫思想而死。但是,400年后,思想依然能够改变世界。

爱好读书的强盗

"告诉我她的下场。"犯人说。

"把这样的结局告诉你,我很难过,贾恩。"柯希莫回答,"乔纳达最后被吊死了。"

"谢谢,我也是这样!永别了!"他自己踢开梯子,被勒紧了。

当他的身体不再扭动时,人群走散了。柯希莫骑坐在吊着受绞刑者的那根树枝上,一直留到深夜。每当一只乌鸦飞来要啄食尸体的眼睛或鼻子时,柯希莫就挥动帽子将它赶开。

读完这一段,我很难过。我喜欢这个强盗,喜欢所有因为对现实世界失望,而丧失了斗争意志的人。这样的人无处可去,他们只有两种选择,就像小说的最后一幕,要么是绞刑架上的那个强盗,要么是看着他被绞死的柯西莫。

爱因斯坦语录(转贴)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东西。
我认为只有大胆的投机,而不是信息的积累才能把我们往前推。
精神错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件事而期待不同的结果。

拥有创造性的秘密就是把信息来源藏起来。
不必努力去做一个成功者,尽力去成为一个有价值者。
宇宙中最强大的力就是复利。相信时间的力量,做时间的朋友。

《哈姆莱特》(Hamlet):摘录(第一部分)

不要可怜我,你只要留心听着我要告诉你的话。

电影《黑客帝国》的台词

试着别用对和错来考虑问题。她是一个引导者,她能帮你找到方向。

先知:你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做选择,你早已选择了,所以才来这里。你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最后这句话对我太有启发了。我明白了,其实我早就做出了选择,而每天的生活只是为了找到这样选择的理由。

我想,生活就是一个引导者。所有的日子不会告诉你对和错,就是帮你找到方向。真正的选择到来之前,每个人的内心其实早就做出了选择。每天的生活只是一个过程,让你明白怎么到今天这一步的。

如何看待贫富差距扩大?

贫富差距扩大的本质是,简单人力劳动的回报越来越低,而且难于增长,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劳动成为简单劳动;同时,其他资源的回报则在迅速增加,比如技术和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可以靠钱买到的。所以,如果你有钱进行投资,那么你会越来越富有;而你如果只有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那么就像Paul说的,你很难从经济增长中受惠,反而可能还要受害,比如经济增长使得房价上涨了。本质上,我认为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的问题,它涉及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化问题。

欲望已成记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如果你骑马走过荒原,自然渴望一座城市。

《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摘录

一个奖项是否重要与获奖人有关,获奖人重要这个奖就重要,获奖人不重要这个奖就不重要。

模仿不是一个可行的成功之道,相反一个人首先应该保持他们自己的本色,不自以为是,而时时自律;要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按照自己的直觉和兴趣去做,而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因此,只要找到了有趣和新奇的方向,就应该执著地去追求,同时又能虚怀若谷。不要被金钱和名誉所困扰,只要问在工作中尽了多少努力,而不要问报酬是否丰厚。

保罗·格蒂(Paul Getty)

在大公司工作,就好像上了一列火车。到底是你每小时前进60英里,还是火车每小时前进60英里,而你静止不动?

在快速变化的年代,经验可能是你最大的敌人。

马悦然回忆录(Memoirs of Goran Malmqvist)

我简直不能了解,一个人怎么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做毫无用处的人文学的研究。

肯定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求功名吗?也许,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为了在学术界发迹。可是我越老越清楚地知道做研究的动机是什么----学者所求的是研究结果给予自己的审美感。有一个哲学家说,真理是美丽的。美有很多不同的表现,美会出现在一个非常整齐的语音系统,也会出现在对一节很难懂的古文的正确解释。我相信这种审美感与禅宗所谓觉悟是接近的。

《富爸爸,穷爸爸》摘录(一)

如果有一天,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陷于交通阻塞,挣扎着要去上班。
你向右边看时,发现你的会计师同样陷在交通阻塞中;向左边看,又看见了你的银行经理,这时你会怎么想呢?他们自身难保,又怎能帮你?

我有150多个雇员。他们只是要求工作,并获得报酬。他们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用来为钱而工作,却不愿去弄明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富爸爸,穷爸爸》摘录(二)

你的事业围绕着的是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收入。

依我看,真正的资产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不需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们,但由别人经营和管理。如果我必须在那儿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业而是我的职业了;2.股票;3.债券;4.共同基金;5.产生收入的房地产;6.票据(借据);7.专利权如音乐、手稿、专利;8.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

我受过高等教育的爸爸总是鼓励我去一家大公司找个好工作。他的价值观是:"顺着公司的梯子,一步步往上爬"。他不知道,仅仅依赖雇主的工资,就永远只能是一头乖乖待挤的奶牛。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1、
现在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了。不能再寄希望于社会保障或公司的退休金了,要寻求新的出路。

2、
他受过教育的父亲鼓励他成为聪明人,而他富有的父亲则鼓励他雇佣聪明人。

3、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时候,生活并不对你说些什么,它只是推着你转,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说“喂,醒一醒,有些东西我想让你学学。”

4、

“你两次等着见老板时有何感觉?一次是被雇用,一次是要求加薪。”
“真可怕。”我说。

“如果选择为钱而工作,这就是许多人所过的生活。”

5、
最大的损失是机会损失。

你的事业围绕着的是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收入。靠利润生产,而不是固定工资。

6、

依我看,真正的资产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不需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们,但由别人经营和管理。如果我必须在那儿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业而是我的职业了;2、股票;3、债券;4、共同基金;5、产生收入的房地产;6、票据(借据);7、专利权如音乐、手稿、专利;8、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

7、

富爸爸则鼓励我开始获得我所喜爱的资产,“因为如果你不爱它,就不会关心它”。

政府为什么会膨涨?

权力可以无穷透支。权力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不会越用越少,而是会越用越多。随着使用的增多,管制的权力会变得越来越大。这往往会极大地刺激权力欲,相应地导致机构的扩张。

如何变得有思想?

什么是思想?

思想就是观点。当你对一件事物有观点时,你就是有思想的。观点越多且越接近本质,那么你的思想也越是丰富和深刻。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1)观点不是事实。观点是基于事实之上的一种系统性判断和理解框架,事实是观点的基础。你了解和掌握的事实越多,就越容易做出自己的判断。(注意:这个命题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而已。)但是,事实本身不是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有这种人,他非常博学,但是没有思想。

(2)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错误的思想也是思想。观点既然是一种判断,那么当然有可能判断错误。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很难判断某种思想是否正确,大多数思想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确的。

你可以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对大多数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为这些观点辩护(defend),也就是可以说出支持这些看法的理由?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有思想的。

如何变得有思想?

观点的四个组成部分:
(1)事实。也就是客观的存在,是百分之百成立的,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
(2)前提。这是做出推断的依据,是不需要证明的公理,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很多前提都是价值判断
(3)逻辑。也就是做出推理的规则,就好像体育比赛必须遵守规则一样,思想也有自己的逻辑规则。逻辑本质上就是数学,所以马克思会说:"任何学科只有到可以用数学表达的阶段,它才是完善的"。
(4)结论。也就是最后得到的观点。

因此,我们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事实+前提+逻辑=观点。

如何变得有思想?

所谓"没有思想",无非是下面的情况之一:你缺乏足够的事实,或者你没有明确的个人价值观,或者你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够。

如何变得有思想,无非也是在这几个方面加强努力: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明确个人的价值观(也就是不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凡事追问自己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理由何在),培养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方法之一就是多做数学题或者GRE逻辑题、或者多编程)。

王尔德的几句话

活着是世上最稀有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存在而已。

胡适的改行

胡适:前途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
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

唐德:胡适是有天才的,所以他可以改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才,因此胡适的经验不能推广。况且,社会对胡适那样大学者的需求量其实是很少的,所以这条路的风险很大。总之,年轻的学生改行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做个果树专家,将来可以有稳定的工作,有何不好!
所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是应该教育一个人怎样做个”没有成就“的普通人,一个平民,一个光头老百姓。

弱与力

胡适:我俯视那被溪水冲刷而成的狭谷,我开始体会到并不是水之弱终能胜强,而是力----真正的力----才能使流水穿石。
阮一峰:胡适终于认识到,如果不抵抗主义可以获得胜利,不是因为示弱,而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力。

十年书剑皆抛却,一寸丹心半似灰
陈寅恪的《忆故居》"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奈斯比特《大趋势》笔记(II)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太过专业化,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陈旧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很广,在终身教育的配合下,他的专业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领袖是追随者创造出来的。

Where the hell is Matt?

Matt 30岁了。他喜欢玩。他的家乡是康涅狄格州。他曾经认定自己的终身事业是打电子游戏。但是很可惜,这个事业他很早就完成了。他一度为此沾沾自喜,但是逐渐地,他意识到他错过了一些东西。2003年2月,他辞去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工作,用他的积蓄在这个星球上开始闲逛,直到钱全部用完为止。为了让亲朋好友知道他的行程,他建立了这个网站。

Matt是个很穷的学生,没有上过大学。当他成年后,他很高兴地发现没人在乎这一点。Matt不想说没必要上大学、或者大学很糟糕之类的话。 他没有其他意思。
总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充实你的头脑。

真好看,好看极其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lqgvx5ZPY

看一遍下来,我想哭了,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过。我永远记得在暗恋绝望、逼死那一刻的感觉,依然绝望的抛弃过去那沉重的一切,此刻,我有体会到了当初的感觉。
我要看更大的世界,我要看各种各样的人生。

自我和自由,实质就是"平等主义"

当一个人追求财务自由的时候,他其实不是在"追求自由",而是在"追求个人利益",也就是"追求自我"。所有追求个人自由的行为,多多少少,都可以被看作在追求个人利益,这其实不配叫做"追求自由",本质上只有一种动物本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有为他人争取自由的行为,才能被叫做"争取自由",就像马克思说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那些追求个人利益的人生,表面上可能会实现自由,但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禁锢起来,因为如果其他人都不自由,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呢?人生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他人的自由,只有一切人都享有自由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享有自由。

人生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他人的自由,只有一切人都享有自由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享有自由。
只有争取他人的自由,争取所有人的自由,才会有你自己的自由。你为他人呐喊,就是在为你自己呐喊;他人的自由被剥夺时,就是你的自由在被剥夺;如果你保持沉默,那么当有一天你遭受到歧视和迫害时,也不会有人来为你呐喊。

只有所有人都有人身自由,你才会有人身自由;只有所有人都有言论自由,你才会有言论自由;只有所有人都不会因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遭受歧视时,你才不会遭受歧视。

美国电视剧《英雄》(Heroes)

尽管人类无所不能,但有一点他做不到,那就是他无法选择如何获得成功。他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当命运来到时如何反应。希望他有面对命运的勇气。

  • 我相信,生命中总有一刻,一个人会问自己,他想要的到底是快乐的人生,还是有意义的人生。
  • 我两种人生都想要。
  • 这办不到。我的意思是,这是两条非常不同的道路。要想真正得到快乐,一个人绝对必须生活在当下,不要回忆以前,也不要去思考将来。但是,如果你想过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你不得不苦苦地思考着过去和将来,而这是非常痛苦的。

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是有创造力的人。

在知识经济时代,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就是投资那些杰出的个人。

中国要成为富裕国家,只有靠出售智力资产,因为我们没有自然资源可以卖。智力资产的产生,不仅与好的教育制度有关,也与好的政治制度有关。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首先,一个公正的司法制度,不仅应该对好人有利,也应该对最坏的人有利。美国司法制度的核心在于,任何人都有权对强加于自己的控告提出异议。试想,如果美国的制度变成有罪的人、可耻的人、或至少是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看来是这样的人,都被剥夺了受辩护的权利,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其次,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政府就代表了正义,好像只要政府胜诉,就等于实现了正义。可是,大多数刑事案件,在对被告的定罪中,政府都使用了非法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手段,来获取证据。这是不能够被接受的,因为"罪犯的逃之夭夭与政府的非法行为相比,罪孽要小得多"(联邦最高法院法官霍尔姆斯语)。何况,德肖微茨接受委托的案件,都是单枪匹马的个人与庞然大物之争,他都选择为弱势的一方辩护。

最后,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用好的言论同坏的言论做斗争,而不是限制那些言论。

利率和职业

利率高的时候,人们更重视短期利益。

暴力的根源

”我们反对恐怖主义,但是也不能忘记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不宽容。“

A Lonely Drifter Off To See The World

图尼埃的小说《少女与死亡》中的一段话,谨以此纪念樊铧博士,愿死者安息,愿生者不再伤痛。

她起初感到胸口疼痛,有一个地方一阵阵像针扎似的,好像她患了溃疡或者体内受到了损伤一样。她当真以为自己生了病。后来她明白她身体很好,那是忧伤造成的。
    
只要她强烈的想到她的母亲,想到她母亲的死亡,想到在那冰冷的墓穴底部躺在棺材中的瘦长僵硬的尸体......她的泪水就涌上了眼眶,就禁不住要发出像低声苦笑那样的抽噎声。这时她感到很激动,感到自己已经从天地万物的包围中摆脱了出来,从生存的重担下解脱出来。在短暂的时间里,每日的现实为嘲弄所打击,被剥夺掉了用来装饰自己的那种浮夸的重要性,减轻了使小姑娘心情沉重的缠人的重压。

接着,她的忧伤消失了,只给她留下了一道创伤。当有人讲到死者的时候,或者,在某些夜晚,当她毫无睡意,在黑暗里睁大着眼睛的时候,那道创伤就会使她感到阵阵痛苦。

以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每天都没有什么两样。对她周围的人,她不难处,不神秘,也不显得忧郁。谁要是透露说,她在用绝望的毅力,迎着乏味的苦恼,在忧郁而灰色的一片空虚中游泳,那准会叫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这鸡蛋真难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隔壁家那鸭蛋更难吃,你咋不说呢?

A:这鸡蛋真难吃。
B:有本事你下个好吃的蛋来。

A:这鸡蛋真难吃。
B:下蛋的是一只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鸡。

A:这鸡蛋真难吃。
B:比前年的蛋已经进步很多了。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就是吃这鸡蛋长大的,你有什么权力说这蛋不好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嫌难吃就别吃,滚去吃隔壁的鸭蛋吧。

A:这鸡蛋真难吃。
B:隔壁的鸡给了你多少钱?

A:这鸡蛋真难吃。
B:再难吃也是自己家的鸡下的蛋,凭这个就不能说难吃。

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

康罗伊说:"人们以为写作是容易的,其实这是一项极端困难的工作,它要求非常严格的、有时甚至是无情的自律,还要求思维的高度集中。"他提醒马克,很多作家写了一部作品以后,就放弃了创作,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看不见的人》的作者拉尔夫·艾里森、《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泼·李、《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等等。

为什么默斯曼放弃了写作?后者的回答很平静:"在生活中,我像一个作家一样思考,这和我是否继续写作又有什么区别呢。"

马克在导演手记中写道:"我最难过的是结束拍摄的那天。我本应该高兴才对,因为我找到答案了。可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无数的乐趣,它们如今就要终止了,所以我难过。那些寻找的日子真是美好。"

一位影评家写道:"我经常会说电影永远不会死,这部记录片则给了我们同样的希望,小说也永远不会死,书籍也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

"对我们中的某些人来说,书籍的重要性决不低于地球上的其他任何事。这些小小的、扁扁的、装订在一起的纸张会打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它们向你歌唱、或者抚慰你,或者燃烧你,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书籍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行为。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是集体,什么是朋友;它们告诉我们如何生,如何死。它们里面全是你在现实世界里无从得到的所有东西,诗一样浪漫的语言,高质量的关怀.......一个好的作者可以使你有所认识,有所关注,这是很伟大的天赋。"

Randy Pausch教授的《最后一课》

波许教授的第一个人生经验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些真本领,这样可以让你更受欢迎。

波许一直记住了,他的忠告是:你必须练好基本功,否则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先学会捡球)

你总会遇到挫折。
但是记住,它们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
砖墙并不是为了挡住我们。它在那里,只是为了测试,我们的决心到底有多迫切。
它在那里挡住了那些没有强烈决心的人。它不让那些人通过。
记住,砖墙的存在是为了显示我们自己付出的决心。它使得我们,同那些并不真的想实现梦想的人得以区分。

为人处世的建议:

  • 永远不要失去好奇心,它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 你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有人来帮你。只要你讲真话,就会有人来帮你。
  • 当你把事情搞砸,首先要向别人道歉,首先关心他们的损失,而不是你自己的损失。

我们都同意,"你不能控制发给你的牌,只能控制如何打牌。"

鲁迅是乐观主义者吗?

面对残酷的现实,能做的也只有“忘却”和“不说”了。如果说还有什么希望的话,不如说已经绝望了。

虽然感到悲观,但是他不消极,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主义者。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我认为,鲁迅从来没有对中国的前途感到乐观过,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虽然感到悲观,但是他不消极,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主义者。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所说:

我要同等地既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赞美人类的人,也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谴责人类的人,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在绝望中追求,这就是鲁迅。

互联网和改造社会

1、怎样才能让人们有正面的想象力?

弗里德曼说关键在于,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感受到希望,而不是感受到恐惧。换句话说,有两种统治方法,一种是给人们希望,另一种是让人们恐惧,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会愿意服从现行秩序。但是,在前一种情况下,人们会产生正面的想象力,愿意合作和建设;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会产生负面的想象力,心中更多的是诅咒和破坏的愿望。

2、如何在人们心中,用希望代替恐惧呢?

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就是给年轻人一个社会环境,只要凭自己的努力,想法能够变成现实,他心中就会有希望。

反之,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言论自由,人们的想法只能憋在心里,而不能见诸报端,国家机器被政党和利益集团垄断,即使青年人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也无法改进,他只能作为旧世界顺从的奴隶,而不能作为新世界的创造者存在。猜猜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基本上,法国大革命就是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的。

3、就是这么简单,当你拥有成长的机会时,你会把精力放在对梦想的追求中。当你无路可走时,你会把精力放在愤怒上。

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能够一直通达权力的最上层。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感觉到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会花时间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不是考虑下一个该指责的对象是谁。

必须让年轻人感到希望,而不是感到愤怒。否则他们将释放他们的愤怒,用于破坏社会,而不是将潜力用于建设社会。如果你看到在巴勒斯坦,十几岁的孩子充当人体炸弹,不惜用自杀来抗议,你就知道这种愤怒的破坏力有多大。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

简单说,因为他是消费者。

具体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
1、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物质极大丰富,大部分的生产力都被用来生产消费品。

2、"富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大量的商品不断被生产出来,然后被消费掉。

如果生产和消费停滞,"富裕社会"就会崩溃。

3、为了促进消费,就必须鼓励每个公民进行消费,必须把消费变成人的本能和欲望。

4、各种组织和政府,通过宣传工具,传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刺激人的欲望。

5、最终,大多数人感到,活着的目的就是消费,而且消费得越多越好,这个社会鼓励多消费的人。

一旦你不消费或者无力消费,就会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受到其他人的鄙视。这就造成了"富裕社会"中,个人的紧张和负担。

所以,这就是现代人焦虑的根源。一方面,内心的欲望和外界的压力,都要求他更多地消费,另一方面他又感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充满了对失去消费能力的恐惧。

一切皆有可能

正是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在变化,所以在急剧变动中长大的我们,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确信的事情。唯一不变的,似乎就是变化本身。不知道这算不算技术改造人性。

以前的历史学家相信"地理决定论",未来的历史学家也许相信"技术决定论"。人类社会的形态是被技术发展决定的,这个命题值得深入探究。

为什么要容忍错误言论?

为什么"言论自由原则"是必需的,模仿德肖微茨教授的观点,我将理由分成三点:

1)错误言论不一定是错的,而很可能是我们的偏见。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真理最初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我们不让这些少数人说出观点,历史就无法进步,很可能直到今天人类还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另一方面,许多时候,所谓的"错误言论",其实只是不符合当权者私利的言论,如果完全被禁止,只会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损害。

2)必须保证任何人都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请试想,如果你和一个人在法庭上辩论,法官发出裁决,只有对手才有资格说话,你却被禁止不得开口,难道你不立即抗议这不公平的对待呢?如果我们的制度是,错误的人、可耻的人、或者至少是那些有权有势者看来是这样的人,都被禁止发表意见,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3)禁止错误的言论,并不会让正确的言论变得更正确。

如果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你有什么可怕的呢?狂热的群众运动,或者铺天盖地的吹捧,都不会让一个错误的观点变得更正确。真理总是真理,谬误总是谬误。宣传真理的正确做法,并不是禁止错误言论,而是用正确言论驳倒对方。你根本不用担心真理会败给谬误,因为真理是驳不倒的,任何需要保卫的真理都不是真理。

等他们老了,死了

1、当社会内部产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高压政策,我把你关起来,不让你说话,看你还闹不闹?第二个办法是疏导政策,我跟你对话,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即使一时无法解决,也让你心里感觉好受一些,避免双方直接对抗。

2、且慢,再想一下,在长期中,高压政策真的是无效的吗?
不,它是有效的,不仅短期有效,而且长期也有效。因为人不是水,水会越积越多,但人不会,人只会变老变死。所以,如果你把矛盾压制下去,等到那些家伙老了死了,抗争不动了,矛盾就自然不存在了!

"除了极少数逃至西安城内和秦岭深山的近千回民外,几乎所有的(陕西)回族都被屠杀或被驱赶,使昔日里清真寺遍布的八百里秦川竟无一清真寺幸存(除西安城内外);陕北一些地方本是回民重要的聚居区,但经过起义之后,回族人口已荡然无存。

甘肃的回民由于有马占鳖的投降,可以说是保存回民最多的省份。而过去丝绸古道上的一片片回回村庄,经过"左屠户"的屠杀也无一幸免,其惨状由此可见一斑。

在镇压回民起义中,清军巢杀之恶毒在人类史上也绝无仅有(仅陕西回族就有"十不存一"之说),改变甚至抹杀了回回民族在西北繁茂的人口分布,其倾族驱赶回族人民,专门把劫后余生之回民由原来的关中平原、银川平原等富庶之地而强制安插在甘肃平凉、静宁、会宁、定西及宁夏西海固和径原、隆德等山区贫瘠之处的安置策略,直接影响到了今天西北回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完全可以说,今天西北回族的贫困就是由于当年清政府民族压迫的安置政策造成的。"(摘自互联网)

这些事件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距今不到150年。可是,如今还有多少人耿耿于怀这种回汉矛盾和残酷屠杀呢?在汉族和回族内部,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当年有过这些事件。如此刻骨的仇恨,都能被淡忘和化解,那么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呢?

由此可见,时间是最强大的解决矛盾、淡忘痛苦的武器。

3、历史能够经受得起漫长的拖延,但是我们经受不起。要在高压政策之下生活一辈子,这是何等的痛苦?

前几天,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33层餐厅吃单位的年夜饭。我端着自助餐的盘子,站在幕墙玻璃前,看着不远处黄浦江上黯淡的灯火。冬夜的寒风凛冽,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室内厚厚的地毯上,落满了轻柔闪烁的背景音乐。我突然非常的伤心,想到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忍受和厮混,未尽的人生也许都是如此,真是情何以堪。

那一夜,未来在夜风中飘荡,风中没有答案。

内华达如何发展经济?

  1. 竞争优势完全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后天创造出来。

  2.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法律则是市场竞争的工具,可以创造GDP增长。只要更自由,就会有人来。

《黑客英雄》书摘

只有知道一件事物的原理,它才是有用的东西。

一旦决定了,他就立即动手做,从不请示上级同意,那样太麻烦。

官僚主义者知道,自己的存在取决于人们对他们的作为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比如锁),将人们置于控制之下。

有些地方不鼓励你开发那些可能出错的程序,因为它们有让系统崩溃的危险。程序员真正需要的工作环境,就是那种犯错后不会受到责备,别人只会说“哦,你出错了”的环境。

大型系统永远没有“完工”的那一天,那是千真万确的。

建设性的无政府主义生活方式,会导致生产力和激情。艺术、科学、游戏都神奇地与编程融为一体。

计算机是可预测和可控的,而人类不是,这就是计算机的吸引力所在。

让黑客为你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向他们提建议,希望他们会对此产生浓厚兴趣。然后,你就会得到业界或学术界闻所未闻的生产力。

建造自己的系统,用自己的智慧、用技术的力量改变世界。

詹宏志谈教育、阅读和创业

1、
知识成长的过程,就是从肯定中产生否定思想。勇于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是最有用的能力。

职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得做到最好。

不要担心误导,如果能接触足够的信息,任何单一的偏见都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

如果小心翼翼地将学生与所有可能误导他的书隔离,他就得不到和社会相处的能力,任何一个偏见对他而言,他都没有足够的自我思考、判断的能力。

不要担心他暴露在某一个偏见当中,而是要担心他暴露在不够多的偏见中。

——一旦人的生活丰富起来,就一通百通了。不用担心小瑕疵,整体去看才能看得清楚。

2、

我由于不善于跟人接触,才喜欢读书,想从书中找答案。

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而是对于一个更大世界的向往,我希望有机会和真实世界面对面,书是个替代也是个媒介。

读书是因为向往这个世界,但是透过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去进行。

3、

任何事情都放胆去做。现在这个时代,应该已经饿死不了人了吧!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多半也不是养不饱自己,而是自己的抱负没有获得实现、理念没办法被采用等等的原因。因此,有机会就去尝试。

没有什么创业风险是会真的死人的,所以,有什么好怕的呢?你所害怕的那段冒险,将有可能在每个转弯的地方,带给你前所未有、想象不到的惊险美景。

乔布斯的告别

"我深信,保持前进的唯一动力,就是我热爱自己所做的事。"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你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热爱你所做的事情,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活着的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追求爱情"(longing for love)。

因为爱情会带来"狂喜"(ecstasy),这是其他任何经历都做不到的;爱情能减轻孤独,让你对生活不再那么恐惧;爱情能创造最美好的人类生活,仿佛天堂的缩影。

第二个理由是"追求知识"(search for knowledge)。

因为知识能让我们理解人的内心,理解自然界,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第三个理由是"同情心"(pity for the suffering)。

当你看到他人受苦、看到饥饿的孩子、看到被压迫的人民、看到被虐待的老人,看到人类的孤独、贫穷、痛苦,你的内心都会难以平静。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减轻一些这种苦难,不仅为了帮助他人,还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种苦难的受害者。

武志红:认识自己、恋爱、写书。

痛苦造就性格(也许还造就产品)

程序员Jamie Zawinski:"如果你在创业公司工作,觉得工作得很累,牺牲太多,那么换个地方,找一份更合适你的工作吧。"
言下之意,软件业就是一个很累的地方,要想成功,就必须拼命,哪怕放弃正常生活和休闲,也在所不惜,否则你失败就是活该。

Jamie Zawinski发表回应,严厉批评了Michael Arrington。

他鼓吹,如果你忙得一刻不停,不休息不睡觉,你就会致富。因为干他那一行的人致富的唯一方法,就是那些年轻的、不擅于社交的、天真的程序员相信他那一套鬼话!没有这些垫背,风险资本家可能就必须自己动手谋生了。一旦那些孩子们失去利用价值,他们就接着去骗下一批人。"

别信风险资本家的鬼话,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是这样的:

我的建议是,你去做那些你喜欢做的事,只要喜欢就行。如果这意味着长时间工作,那很好。如果这意味着每天6点钟准时下班,参加潜水培训班,那也很好。"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你成了一部机器,不断地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天真学生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教材。他们不了解为什么你变得这样乏味,因而对你失去了尊敬。大家也受了你的传染。你不断上课、上课、上课的原因是,这是经营一所学校最经济的方法,让外界的人误以为学生得到了完整的教育。

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整个体系所接受。

往往我们对别人指责最严苛之处,就是我们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1、所谓"信仰",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某种理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2、我对许多事情都有些不确定,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话说得这么多。我探索,我认识,我活着。

3、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我觉得这不是人真正想要的、需要的。),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然而过去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大家最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而科学正好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

但是现在有更多人相信、也注意到科学所产生的丑陋现象,因而怀疑我们是否需要牺牲灵性和美感上的需要,以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

胡适的三个主义

一、实用主义

胡适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

胡适认为,具体的问题比抽象的主义更重要。

"主义的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治病的根本方法,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他主张年轻人要把自己的人生,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二、自由主义

胡适认为,一个有用的人必须思想自由,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只可能是由无数自由的个人组成。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在胡适看来,中国的封建礼教和专制主义,是自由的大敌。

"中国社会最爱专制,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中国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

“我这里千言万语,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三、人生态度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骂。"

"待人时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胡适很喜欢引用范仲淹的一句名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Linus Torvalds自传》摘录

1、"人类的追求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社会秩序,第三是娱乐。最明显的例子是性,它开始只是一种延续生命的手段,后来变成了一种社会行为,比如你要结婚才能得到性。再后来,它成了一种娱乐。"

"技术最初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现在技术大体上还处于社会的层面,但正在朝娱乐的阶段发展。......(Linux的开发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依靠兴趣与热情而生活的机会。与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一起工作,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2、关于成功

"Linux所取得的许多成功,其实可以归结为我的缺点所致:1、我很懒散。2、我喜欢授权给其他人。"

3、关于未来

"当你谈及技术的未来时,真正有意义的是人们想要什么?一旦能够描绘出这一点,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大规模地生产它,并使它足够便宜,以便人们能够在不牺牲另外也想要的东西的同时获得它。除此而外,没有任何事情真正有意义。"

苹果公司与分工原理

你不可能让所有部分都完美,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除那些不完美的部分,所以苹果的产品总是很简洁。

既然苹果公司违反了分工原理(成本那么高),为什么它还能获得成功呢?
原因就是它的产品比对手的产品领先一大截,往往属于革命性的产品,引领了潮流。所以,即使价格非常贵,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从iPod到iBook,再到iPhone和iPad,都是如此。
这就是苹果的口号"think different"的背后真正含义:只有生产差异化产品,才能弥补高成本。

但是,苹果这种违反分工原理的做法,有其内在弱点。一旦苹果产品无法大幅度领先对手,不能引领潮流,消费者就不会愿意支付高价。那样的话,苹果公司就会有麻烦,控制整条产业链的巨额成本将无法得到补偿。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十亿消费者》读后感

一、 中国文化

贤明君主自上而下的管理,是中国数千年社会秩序的基础。直到今天,也是中国普遍流行的商业管理模式。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追求和谐,哪怕这种和谐是表面的。

中国文化提倡,个人追求恭顺和礼仪,接受来自上层的命令和决策。

中国儿童在生活中学到的第一课就是纪律,家长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中国文化提倡克制、克制、再克制。

中国人习惯服从领导。领导人可以对所有问题下命令,甚至包括下属的家庭矛盾。

由于推崇稳定和强调服从,中国人对那些充满魅力、照顾属下、发号施令的领袖惟命是从。

中国人的这种服从性格,在制造业中颇有成效。但是一旦走出国门,或者进入需要更具创造力的领域如研发,中国模式的缺点就暴露无遗。

什么是中国公司中最常见的四个字?"听领导的!"

二、 重视稳定和秩序

中国政府最重视的,就是稳定和秩序。

不管能否控制,中国政府假装一切皆在控制之中。

任何敢于公开与政府对抗的人,都将在国家稳定的名义下遭到无情镇压。

想在中国生存,你不能让这个体制感到为难。

如果想要打击对手,你可以把对手描绘成破坏体制的人。

与中国政府产生矛盾时,你要说明你公司的业务是如何有利于中国,而不是政府如何错了。你不能让人觉得体制很差。

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秩序,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不是有没有内疚,而是会不会被揭露。

只要不被抓住,中国人做任何事都可以心安理得。在这种环境下,政府不得不变得强权和无所不在,加大你作恶之后被抓住的可能。

中国的法律假设,一切皆在政府控制之下,除非法律明文允许,否则你做的事情都是不合法的。而美国法律假设,政府不得干涉人民自由,除非法律明文禁止,否则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为什么中国的交通很乱?因为各种政治压制和社会控制的存在,中国人把油门和方向盘当作发泄工具。

三、 教育和思想控制

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是被领导的,而不是领导别人。

这种教育体制的结果,就是强大但却缺乏主动的劳动力大军,而创新性的商业领袖和各种经理人非常之少。

教育在中国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

中国人记忆超群,精于数学,安于枯燥冗长工作。但是死记硬背的教育体系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分析和领导能力。

为了维持秩序,中国政府对信息和思想实施控制。这样必然会扼杀创新。

政府相信必须控制信息才能保住权力,但是中国需要公民掌握充分的信息,才能在全球经济中竞争。这使得媒体得以探索自己的笼子到底有多大。

自由意味着知道你自己的笼子有多大。

四、 官员的务实性

表面上要维护秩序,但实际上,为了有效管理国家,中国政府官员在效率和私人问题上是非常务实的。

从高级到基层的党政官员,满嘴都是最新的口号,但是一旦这些官方的政治反刍完毕,谈话立刻就转到经商。

对于大多数中国官员来说,生活的准则就是"指鹿为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因为否则就会威胁到整个体制的稳定。

由于这种两面性的存在,中国的反腐收效甚微,因为整个体制与诚实正直格格不入。

中国政府在决策和处理与人民关系的时候,更像在经营一家公司。就像在公司里一样,党的高层有一些民主,但是在基层则几乎没有。

由于人民不相信政府,政府只能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保持威信。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政府只有两个药方:私有化和大量投资。

中国政府喜欢那些能帮助国家解决困难的公司。

五、 重视金钱利益

对政治体系的不信任、腐败、快速的形势变化,又没有社会保障,一切让中国人惴惴不安。大家都觉得,获得安全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快速获得财富。

很多中国人只信任钱。

在葬礼上,一个核心环节就是烧纸钱,给死人送去资产。

在婚礼上,来宾们在公然注视下,排队送礼金,每个人的信封被撕开、清点、并纪录下来。

由于急于致富,除非被迫,否则没有人会排队。每个人都拼命往前挤。这也是商业的运作模式。

快速致富的必然推论是"谁也不要相信"。中国人对体制、对陌生人有着深深的不信任。结果就是商业环境中到处是不诚实。

中国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在中国做买卖,人们的预期就是对方会骗自己。

中国社会是自私的。中国人竞争能力很强,合作能力很弱。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自我、最自私的民族之一。

单个来说,中国人是凶猛可怕的商人。但是,中国人很难组建大型组织,这样的组织需要人们分享观点、平等共处。

在中国,你要么有钱,要么听话。

六、 人际关系与法律

因为表面上需要维持秩序,而实际上又是另一套做法,所以,人际关系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远大于西方。

法律和合同的规定,不如人际关系重要。

在中国做生意,不要完全依赖于法律,你会输的。法律只是你商业行为的一种论据。

中国人事部门主管的权力远高过西方,因为那些被录用的人往往对他们心怀感激。

机会来自和有权有势的人的交往。

在这个需要和层层官僚及个人利益打交道的国家,单靠个人能力是无法成事的。

在一个缺乏公平和公正的法律体系中,你的人际网络能确保你的安全。

商业公司如果不把政府关系当作业务最关键的一部分,那么它的业务就会出现问题。

在中国,市场总能取得胜利。

亲吻干部,拥抱客户。

人类的心理行为模式----《影响力》笔记-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那些东西相比,人们更加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东西。"

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都不用解释:"来之不易"就意味着"获取成本"较高,属于贵重的东西,当然会被珍惜。可是,作者用了整整八页解释这句话,还举了一些我认为很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例子。

第一章 心理影响

实验1:插队

一个心理学家跑到图书馆,请排队等候复印的人帮她一个小忙。

"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呢?"当她这样说时,60%的人答应了。

然后,她换了一种说法:"对不起,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呢?因为我要复印几页纸。"她只多加了两个字"因为",但同意的人居然增加到了93%。

虽然心理学家早就知道,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这个实验证明,只是听到"因为"两个字,人们就会认为她是有理由的,从而给予帮助。这证明了人类存在心理定势,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

第二章 互惠(Reciprocity)

实验2:捐款信

美国伤残军人协会每年发出很多募捐信,经过统计,18%的收信人会捐款。

有一年,该协会主动在信中放了一个小礼物(比如背面涂了不干胶的标签),结果捐款率几乎翻了一倍,35%的收信人捐款了。

这说明人们存在"互惠心理",接受别人的礼物后会有一种负债感,觉得自己应该回报。所以,先给予别人一点小恩小惠,然后再提出请求,将会大大提高对方答应请求的可能性。

实验3:陪同参观

心理学家来到大学校园,询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只有17%学生表示愿意。

心理学家换了一种说法,先问你是否愿意每周为少年犯提供2小时的咨询服务,至少坚持两年?所有人都表示不愿意。心理学家又问,那么你是否愿意陪他们去参观一次动物园呢?这一次,50%的学生表示愿意。

可以看到,让对方先拒绝一个更大的请求,会使得另一个较小的请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上升三倍。心理学的解释是,人们不喜欢有负债感,当你拒绝对方的时候就会形成潜在的负债感,即使你实际上没有欠对方任何东西。为了做到不亏欠,人们往往会同意第二个较小的请求。另一方面,这里还涉及心理学的对比原理,因为两个请求形成对比,使得第二个请求看上去不那么过份,所以更有可能得到同意。

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如果你要向别人推销,就要先展示质次价高的商品;如果你要向别人借钱,就要先开口借一个很高的金额。这样会增加第二个请求被接受的可能性。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实验4:看管物品

心理学家在海滩上随便找一个人作为实验对象,在离他1米的地方,放下浴巾,很放松地躺在上面,听着便携式收音机传出来的音乐。几分钟之后,心理学家从浴巾上爬起来,向大海走去。

过了一会,一个假扮的小偷来了,拿起收音机就走。通常情况下,实验对象都不愿冒险去阻拦那个小偷。在20次的实验中,只有4个人挺身而出。

心理学家改变做法,在下海游泳时,口头请求实验对象帮忙照看一下东西,所有实验对象都答应了。当小偷再来拿收音机时,20个实验对象中有19个人挺身而出。他们追赶着小偷,叫他停下来,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冲上去拉住他,或者干脆把收音机从他手里夺过来。

这是因为人们希望能够遵守承诺。人们在心理上有一种要与过去的所作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一旦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有一种压力要与它保持一致,证明之前所做的决策。

实验5:公益广告牌

心理学家假扮成义工,在加州的一个居民区内,挨家挨户地向居民们提出请求,希望允许在社区草地上树立一块超大的公益广告牌。

为了让居民了解广告牌竖起来之后的样子,他们展示了一张照片:一栋漂亮的房子几乎被广告牌遮得严严实实,广告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小心驾驶"。83%的居民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个要求。

心理学家又换了一个社区,先向居民询问,是否同意树立一块宣传安全驾驶的小牌子。这个请求不算什么,几乎所有人都答应了。两个星期后,心理学家拿着同一张大广告牌的照片,再来征求居民同意,这次只有24%的居民拒绝这个要求。

人们之所以对同一张广告牌,产生不同的态度。原因就是一旦人们之前同意了某个请求,后面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他会答应陌生人的请求,努力与自己过去的承诺保持一致。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公开选择了某种立场之后,马上就产生一种维持这个立场的压力,因为他想在别人眼里显得前后一致。而且,知道你的立场的人越多,你就越不愿意去改变它。所以,让对方信守承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把承诺写下来,再尽量多地向他人展示。

第四章 社会认同(Social Proof)

实验6:怕狗的小朋友

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怕狗的幼儿园小朋友,让他们每天花20分钟观看一个小男孩高兴地与狗玩耍。结果,这一做法使得怕狗的儿童发生了明显变化。

仅仅在4天之后,就有67%的儿童愿意钻进圈着小狗的围栏里,与小狗玩耍。而且当其他人离开后,他们仍旧待在那里,亲热地拍打或抚摸小狗。

这说明周围人的做法对我们决定自己的行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验7:旁观者

心理学家让一个纽约大学的学生,在马路上假装癫痫病发作。

当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的时候, 85%的情况他会选择去帮助发病的大学生。当有5个旁观者在场的时候,大学生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既然绝大部分单独经过的人,都会伸出援手,我们就很难说这是一个"冷漠的社会"。但是,与一般的看法相反,旁观者越多,实际上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反而变小了,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当有多个旁观者时,每个人的责任感都会下降,"也许其他人会帮忙的,也许有人已经这样做了。"结果,没有一个人帮忙。第二个原因是,每个人看到其他人都没有行动,就认为既然大家都不担心,说明一切正常。而且,我们都不喜欢在别人面前显得慌乱。

重要的是认识到,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并不是因为冷漠无情或缺乏善意,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是否有紧急事件发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责任去采取行动。如果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负有责任,他们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

当你遇到危险,正确的做法是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来,盯着他,指着他,直接对他说:"你,穿蓝夹克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叫一辆救护车来。"通过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你可以让周围的人了解你的处境、明确他们的责任、消除所有可能妨碍或延误救助的不确定性。

第五章 喜好(Liking)

实验8:足球队的称呼

在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心理学家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做电话调查,询问他们该校足球队上一场比赛的输赢。

如果上一场比赛输了,只有17%的学生会说"我们的球队";如果上一场比赛赢了,用到"我们"这个词的学生就会增加到41%。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人们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会产生好感。因为没人喜欢当失败者,所以人们更愿意与失败者保持距离或差异。

第六章 权威(Authority)

实验9:估计身高

心理学家将一位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访问者,依次介绍给澳大利亚某所大学五个班级的学生。但在每一个班上介绍他时,他的身份都不相同。

在第一个班上,他被介绍为学生;在第二个班上,他被介绍为实验员;在第三个班上,他被介绍为讲师;在第四个班上,他被介绍为高级讲师;而在第五个班上,他被介绍为教授。

当他离开之后,心理学家要学生们估计那位访问者的身高。结果发现,随着地位每一次升高,学生们估计的身高平均会增加1.5厘米。所以,当访问者是"教授"时比他是"学生"时,身高要高出6厘米。

这说明头衔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人的头衔越显赫,人们对这个人的身高就估计得越高。这反映了人们仰视权威的心理。

实验10:闯红灯

心理学家让一名31岁的男子在好几个不同的地方,闯红灯横穿马路。

有一半时间,他穿着一套烫得很平整的高级西服,系着领带;而另一半时间,他穿着普通的工作服。后一种情况时,并没有多少人跟着他一起闯红灯;而前一种情况时,跟着他的人简直是成群结队。

这说明,人们很容易从服装去判断权威。如果对方穿着一套权威的衣服,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

实验11:按喇叭

心理学家在旧金山的繁忙路口做了一项调查。

当绿灯亮起的时候,如果前面停着一辆普通的经济型轿车,久久不开,几乎后面所有的司机都按了喇叭,而且大多数人按了不止一次。但是,如果前面停的是一辆豪华的高级轿车,只有50%的司机会按喇叭,其他人老老实实在后面等着,直到它开动为止。

这说明,人们会从车辆判断车主的地位,尊敬拥有名车的人。

第七章 稀缺(Scarcity)

实验12:品尝拼干

心理学家让一些消费者品尝同样的饼干。

有一半人的罐子里有10块饼干,而另一半人的罐子里只有2块饼干。结果可想而知,后一半人对饼干的评价更高。

这说明人们对稀缺的东西,会做出更高的评价。因此,与其告诉人们将会得到什么,不如告诉他们将会失去什么,这样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影响。

图灵访谈

最终,我觉得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之类的学科,都没多大用处,就渐渐不想走这条路了。它们也不是真的没用,就是在中国不行,改变不了现实,只会让自己走入绝境。在我看来,走技术这条路至少有一个好处。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在国内,)如果你想不撒谎、不干坏事、并且被公正地对待,那么可能你只能去编程了。"
我觉得,电影会不会是另一条路。

对我来说,博客首先是一种知识管理工具,其次才是传播工具。我的技术文章,主要用来整理我还不懂的知识。我只写那些我还没有完全掌握的东西,那些我精通的东西,往往没有动力写。炫耀从来不是我的动机,好奇才是。

库切的《青春》

约翰很快发现,IBM公司的这份工作,根本就在扼杀自己的生命力。

"随着时间一周一周地过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痛苦。惊恐会向他袭来,他费力地将其击退。在办公室里,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受到袭击。办公楼是一个毫无特色的玻璃水泥大厦,似乎散发出一种气体,无色、无味,一直钻进他的血液,使他麻木。他敢发誓,IBM在杀死他,把他变成一具僵尸。"

他在伦敦的生活也很糟糕,因为没钱。

"他在伦敦北部牌楼路附近的一所房子里,独自租一个房间住。房间在三楼,能够看见水库,有个煤气取暖器和小凹室,里面有煤气炉灶和放食物及碗碟等用品的架子。在一个角落里是煤气表,你放进去一个先令,得到价值一先令的煤气供应。"

"他一早就离家,回来得很晚,很少看见其他的房客。他在书店、美术馆、博物馆、电影院里度过星期六。星期日他在房间里看《观察家报》,然后出去看个电影,或到荒野去散步。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晚上是最难熬的。那时,寂寞感会传遍全身,和伦敦的阴沉多雨的灰色天气、冰冷铁硬的人行道合在一起。"

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他原来的人生计划很快就破灭了。

"原本,他来英国时,心底里计划就是找个工作,攒点钱。当他有了足够的钱就放弃工作,献身于写作。积蓄的钱花完了就去找个新工作,如此等等。"

"很快他就发现,这个计划是多么幼稚。他在IBM的税前工资是每月六十英镑,他最多能够存下十英镑。一年的劳动能够为他挣得两个月的自由,而这其中的许多时间还得花费在寻找下一个工作上。南非给他的奖学金只够勉强交学费。"

"而且他还得知,他不能够随意自由地更换雇主。管理居住在英国的外国人的新条例规定,每一次改变就业都需得到内政部的批准。禁止闲散无业,如果他在IBM辞了职,必须很快找到別的工作,要不就必须离开英国。"

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

"他觉得自己像个狄更斯小说里厌倦无聊的小职员,成天坐在凳子上抄写发霉了的文件。惟一打破一天的单调沉闷的是十一点和三点半。这时,送茶的女士推着小车,在每个人面前啪地放下一杯英国浓茶("给你,亲爱的")。"

"他为什么会在这个巨大而冷漠的城市里,在这里仅仅为了能活下去,就意味着需要永远死命拼搏、力求不要倒下?"

"他暗自想到,我们要为了精神生活而献身吗?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就是它本身的报答?"

他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自问追求的东西是不是错了,要不要放弃理想。

"这是一个他可以逃避的世界----现在逃还不晚,或者与之和解,和他看到的周围的一个个年轻人那样,满足于婚姻、住宅和汽车,满足于生活能够实际提供的,把精力放进工作之中。他懊恼地看到,讲求实际的原则多么奏效。"

这样日复一日,他过着这种毫无希望、似乎看不到尽头的生活。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等待他的命运之神到来。命运之神不会在南非来到他的身边,他对自己说,它只会在欧洲的大城市之中。他在伦敦等待了几乎两年,受了两年罪,命运之神没有来。"

"他心里明白。除非他促使她来,否则命运之神是不会来找他的。他必须坐下来创作,这是唯一的办法。"

我无时无刻,不再体验着这种感觉,此刻的我正是心中充满疑惑、不解、苦恼,而寻求答案,现在的时间凌晨3点22分,又是一个彻夜难眠

理查德·汉明《你和你的研究》

1、年轻的时候就要有勇气追求答案
一旦你鼓起了勇气,相信自己能解决重要的问题,那么你就行。如果你觉得你不行,几乎肯定你不会去做。伟大的科学家都充满勇气,他们不管周围境况,勇往直前;他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2、比别人多努力10%
假设两个人拥有几乎一样的能力,其中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干10%,几年后他将多产一倍。

3、如果你找到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就不要让任何别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成长

4、科学的本质是积累!我再也不去做相互孤立的问题,除非它能代表某一类问题的共性。我决不再去解决单一的问题。
你要么让人们在你的成果上有所建树,要么别人不得不把你干的活从头再来复制一遍。

5、我认为,研究要只花50%的时间,另外50%的时间用来表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每个人都忙着他们自己的活。你必须很好地主动介绍,使得他们能把手头的活放在一边,过来瞧瞧你的东西,理解它,然后回过头来说:"是,那玩意不错。"** 现实是即使你发表了研究成果,如果读者们把你的文章翻过去,不停下来读它,你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
你得学会写好、写清楚以便人们愿意看;你必须学会发表相当正式的发言;你还必须学会作出非正式的谈话。

6、如果你想要有不同的新思维,你需要去搞清问题,而不是成天靠读书去找答案。这不是可取的方法。
我的建议是:阅读,但不是靠量,而是靠正确的阅读方法起作用。

7、写论文也是必要的,但我倾向于认为,长期看,那些只写至关重要内容的书更重要。

8、当你觉得你想干什么的远见,正好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就应努力获取它。如果有一天你的远见大大超过了你的能力时,你就应该去做管理工作。而且,远见越大,你就应做越大的管理。如果你拥有一个关于整个实验室应该向何处去,或者有关整个贝尔系统,你就得到该去的位子让它实现。你从底层是无法轻易让它实现的。
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和对目标的渴望。我选择回避管理工作因为我更希望做我容易应付的事。但这是我的选择,只对我起作用。每个人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但别试着两样都占。

我的 2016 年

古人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即将来临的2017年,我会继续实践自己的理想,更多的事情将要发生。

博客文集《前方的路》发布

我写博客十多年了,从一个愤青 + 文青的学生,变成如今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前方的路》,出自黑塞的小说《德米安》,意为寻找人生的出路。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通向自身的道路。每个人的真正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社会角色的懦弱伪装,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北方的空地

对于城市生活,他始终不太适应。

身体每天都被什么东西紧紧束缚似的,那种感觉就像每天衣服都小一号,每天都必须换上大一号衣服,身体才会舒畅。

最喜孤立的某处,一树粉红桃花与世无争地怒放。

旅途中,每一次艰难时刻,选择继续前进还是放弃,他都选择前进,始终没有放弃。

事实上,选择北上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还没玩够。如果,世界上再无有意思的事,为之无条件追求的事,那活着多没趣。如果真得撑不住了,我就南下徒步逃命去了,三四天时间就可找到牧民,终结这痛苦的旅程。甚至,过河办法都想好了,就是抱着那空油桶,漂啊漂过河,像八仙成员之一似的。

那是一种从骨头里,对喧嚣的平庸生活的厌倦。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很拥挤,很冷漠,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随流而动,因此旅行成了一部分人变相的逃离,而非遵循内心的渴望。就我而言,为何旅行,同样没有一个靠谱的答案,热爱是最接近的答案,去追寻荒野的旷寂。

人生就像没有尽头的荒原,如果不找到一点乐趣,如何坚持着走完?

人生就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之所以茫然,是因生与死限定了旅行的终与结。有些人乐此不疲地怀揣梦想继续前行,没有目标,没有问题,只是收获一路感受。

困守的唯一好处,就是有足够时间凝视一朵云的万般变化,生成,绚烂,湮灭。

人生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都是飘荡在天空中的云,匆匆涌起,转眼消散得无影无踪,那么为什么不索性飘荡得远一点呢?


其他

论文的结构,写博客就是写论文,研究某一个东西,并得出结论

一般 Journal paper 在组织上计分四大部份:

  1. Abstract:

摘要的部份扼要说明研究主题及主要研究成果。

  1. Introduction:

序言部份通常先讲述问题起源与背景,其次扼要介绍过去相关的研究成果,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扼要评述。然后总结出目前在该主题中的未解问题, 并明确说明本文想突破的关键。最后说明全文各节的编排方式以及各节 的主题或主要研究成果。

  1. Main Body(本文):

本文往往分成数节。最近的 papers流行用 definition(定义), lemma(引理), theorem(定理), proof(证明), corollary(推论), remarks(注意点) 的格式进行撰述。

若碰到这种 状况, 只要先读 theorems, corollary, 和 remarks, 先不看 proofs。

掌握到全文主要结果后,先评估这篇论文是否值得细读 (若与研究不是密切 相关, 可以不细读, 在这种情况下 theorems, corollary, 和 remarks, 通常已足以交待全文主要物理观念)。

  1. Conclusions & Discussions:

结论部份总结本文所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诚实的人还会指出该方法的 局限与适用范围(很少人会自己指出其缺点),并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做的事情,符合这三条,那就属于重要的事情,值得做下去。否则,你最好思考一下,是否应该就此罢手。

1. 不要只盯着钱

钱的作用在于,你能用它来干自己想干的事。钱本身并不是生活的目的,你自己想干的事才是。钱就好比汽油,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汽油,而是为了让汽车加满油之后,去那些你想去的地方。

不要去想你怎样才能赚到钱,而要去想你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在哪里。你要相信,如果你对社会是有价值的,你就一定能够赚到钱,虽然未必很多。

当你干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更关心什么时候你才能获得回报,而不是什么时候你能做出更大的成果,这通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你的人生可能走错了路,你正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你要**回避“零和游戏”,绝不参加像彩票那样的“负和游戏”,而要去做那些为双方带来共赢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机会,就是为他人创造机会。“如果你可以为别人带来机会,别人就会愿意加入你、帮助你,从而你的事业就有机会做大。这才是淘宝网从一个小网站,变得像今天这样规模的根本原因。

2. 创造更多的价值

任何真正成功的人生,都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人生;任何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如果一个朋友不能为我们带来任何正面的反馈,交往就无法维持;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不值客户支付的价钱,客户就会流失,企业就会关门。我们的人生通过不断与他人进行双赢的价值交换,达到壮大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目的;整个社会通过这样的交换,实现了繁荣和进步。

3. 符合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

人类的生命只有几十年,这注定了人类是一种短视的动物。我们无法跳脱局部的和短期的视角,来判断自己的利益,尤其不愿意用短期的牺牲,来换取长期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事,都是由非营利性组织来推动的原因。

所有人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你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你对集体的价值之上的,所以对你来说重要的事,往往对其他人也是重要的。除了你自己的立场,你还必须站在其他人的立场,判断某件事是否重要。

虚无主义,庸人主义和肉欲主义

现代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和追求,价值观往往都是现实主义和投机主义。每天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金钱,享受更舒适更愉快的生活;每天生活的内容,都充斥着形而下的东西。疲惫而空虚的精神世界,最终只有在肉欲中寻找安慰和寄托

"庸人主义"通俗的解释就是"想过上资产阶级生活, 渴求名利的,执迷于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

其他

在中国,人生的真相就是一场病。

我常常觉得,生命就是一件绝望的事情,所有乐观主义者都是浅薄的。大家都在瞎折腾。

与其挖150个小坑,不如集中精力挖一个大坑。吾生有涯,时不我待啊。

有些人出生的时候,是带着大铲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因为铲子大,他挖一下,等于别人挖十下,那么也许他可以多挖几个地方。

更多的人只有一把小铲子,其他的都要靠自己。这种时候,你最好不要采用第二种策略,因为埋得浅的金子都被大铲子挖走了,不会留给你的。事实上,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一个方向不停地挖。当然这样做会比较辛苦,而且挖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找到金子,但是不管怎样,你至少留下了一个大坑。

第一,《别为大公司拼命》
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的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中文技术文档的写作规范

如果使用了被动语态,应考虑更改为主动语态。

错误:假如此软件尚未被安装,

正确:假如尚未安装这个软件,
不使用非正式的语言风格。

错误:Lady Gaga 的演唱会真是酷毙了,从没看过这么给力的表演!!!

正确:无法参加本次活动,我深感遗憾。
用对"的"、"地"、"得"。

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形容词+的+名词)

她开心地笑了。
(副词+地+动词)

她笑得很开心。
(动词+得+副词)
使用代词时(比如"其"、"该"、"此"、"这"等词),必须明确指代的内容,保证只有一个含义。

错误:从管理系统可以监视中继系统和受其直接控制的分配系统。

正确:从管理系统可以监视两个系统:中继系统和受中继系统直接控制的分配系统。
名词前不要使用过多的形式词。

错误:此设备的使用必须在接受过本公司举办的正式的设备培训的技师的指导下进行。

正确:此设备必须在技师的指导下使用,且指导技师必须接受过由本公司举办的正式设备培训。
句子的长度尽量保持在20个字以内;20~29个字的句子,可以接受;39~39个字的句子,语义必须明确,才能接受;多于40个字的句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接受。

错误:本产品适用于从由一台服务器进行动作控制的单一节点结构到由多台服务器进行动作控制的并行处理程序结构等多种体系结构。

正确:本产品适用于多种体系结构。无论是由一台服务器(单一节点结构),还是由多台服务器(并行处理结构)进行动作控制,均可以使用本产品。
同样一个意思,尽量使用肯定句表达,不使用否定句表达。

错误:请确认没有接通装置的电源。

正确:请确认装置的电源已关闭。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句。

错误:没有删除权限的用户,不能删除此文件。

正确:用户必须拥有删除权限,才能删除此文件。

中文技术文档的写作规范


博客笔记

读再多的书都不如内生动力给人带来的变化大。(网友)

我同意叔本华说的,引导人们通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其中令人痛苦的粗糙(反面是高雅)状态和无望(有本领改变)的枯燥乏味,摆脱一个人自身总是在变化着的欲望(满足地很好)的羁绊。......就像画家、诗人或者哲学家一样,科学家努力要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使这个宇宙及它的结构成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这是为了以这种方法去寻找到他在狭窄的个人经历的漩涡中无法找到的宁静与安全。

"为什么要给畜牲自由?"
"它们一代代的命运就是套上枷锁,接受鞭挞。"

我不愿把时间花在没有长久价值、速朽的东西上。
速朽、形而下、学术腐败、道德沦丧、

蔡澜的妈妈很好地满足了自己,对孩子也不会太差。
触动我对是: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艺术、美、电影或者其他。

无法沉默:"开始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不说话。后来他们抓工会会员,我不是工会会员,所以我不说话。再后来他们抓基督教徒,我不是基督教徒,所以我还不说话。现在他们冲我来了,已经没有人可以替我说话了。"

宁愿做一朵篱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蔷薇;与其逢迎献媚,偷取别人的欢心,毋宁被众人所鄙弃。
——《无事生非》


《前方的路》

01.写博客

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认认真真写,认认真真排版,保证别人可以看懂,还时不时插入一些漂亮的插图,或者一段趣闻轶事,你坚持这么做,就可以出名。

博客首先是一种知识管理工具,其次才是传播工具。
我希望自己永远都能保持,那种不怕丢面子,敢于当众说蠢话的勇气。

如果想写出受欢迎的文章,一个窍门就是尽量不要使用长句。

03.历史过程

什么叫历史过程?就是无法避免的牺牲。生命和历史都无法避免都遭遇。

04.人生真相就是这些话

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蚀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象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象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社会上多的是饭桶,而腐蚀便是饭桶的武器,你到处觉得有它的刀尖。”

05. 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

死亡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活着。

06. 《论语》摘抄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07.《波士顿法律》中的一个案例

今后要做个不争辩的人。

律师的作用体现得非常明显,就是千方百计强化己方的论点,打击对方的论点。把没有道理的事情,也要说成有道理。由于事实上,任何行为都有合理性因素在里面,所以总是有机会争辩的。

08. 大教堂和集市

一个开放式的项目,如果加以良好的管理和运作,能取得比同等的封闭式项目大得多的成功。他这样看待大教堂和集市之间的竞争:

未来的成功者只是从自己的远见和才华开始工作,然后通过有效的社区合作,将其不断地放大。

开放式的文化会最终胜利,这或许不是因为“开放”在道德上正确,或者“封闭”在道德上错误,而只是因为开放式合作可以在一个问题上投入多几个数量级的技术工时,封闭的世界无法赢得这样的竞争。

09. 绝望的生命

我常常觉得,生命就是一件绝望的事情,所有乐观主义者都是浅薄的。

10. 侯捷的职业建议

炫耀实力不能算英雄行为,只有锄强扶弱才是真英雄。

侯捷对进入 IT 行业年轻人的建议:

  1. 以兴趣为要。
    兴趣、乐、热情、卓越。

  2. 正确的认知。
    你是否甘于寂寞,是否能够与寂寞为伍?你的抗压性怎样?你的毅力强不强?你的心理素质如何?

  3. EQ 比 IQ 更重要。
    尤其是在进入社会后聪明才智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人们更重视 EQ 方面的东西,包括你的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抗压性、处理危机的能力等等。

  4. 学技术要掌握本质。
    我们在学习技术时应该注意掌握技术的本质性、不变性和可复用性。本质的东西不易变,不易变就可复用,这三者是一体的。

  5. 刻苦修炼内功。
    在技术追求方面也一样,我们有时候会太热心于学习业界的新技术,每一样都想沾一点。其实不必太急,基本功的东西更重要,研究得扎实一些,招术就比较容易创作了。

  6. 唯坚持得成功。
    年轻时尽量刻苦一些,使肉体承受最大的痛苦,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享受成果。有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侯捷先生更希望大家“撑一下海阔天空”,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

11. 地球,这个黯淡的蓝点

一个角落的居民对另一个角落的居民,往往会表现出无限的残忍,无所不在的误解,互相残杀的热切,以及难以化解的仇恨。

我们故作姿态,我们自以为很重要,我们自欺欺人地认定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权地位,这一切都被这个白光中的小点推翻了。

12. 十年

“不要幻想一切会自然发生,也不要幻想其他人会做。哪怕你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或者外行,只要动手做了,世界就会不同。”

13.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册

研究生生活就是一个努力求生的过程。

如果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学术上没有什么收获,思想上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逻辑上没有理性批判的能力,那么你真是白读研究生了。

14. 经济学是无用的

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来自于消费,如果消费不增长,只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那么一定长久不了。

15. 学历证书的终结

  1. 学历证书有助于鉴别人才。
  2. 学历证书的认证作用与机构大小成正比。
  3. 学历的证明力与学历制度的重要性成反比。

本质上,学历只是大机构内部管理的需要。一旦大机构消失,学历也将丧失它的光环,教育将回归到它的本来意义。人们来到学校,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得到一张文凭。

16. 硕士学位的贬值

在将来的时代,证明自己不靠学历,而靠你做过的项目。这不仅是证明自己,也是学习新知识的最好途径。

17. Unix 40岁的感想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技术。

如果想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一定要走政治这条路,而可以改从技术入手,用新技术来推动社会改造。

18. 小说《追踪恐龙的人》

物质早已不再贫乏了,可是人们却丧失了追求。除了挣钱以外,大多数人对未来都说不出其他期待。整个社会就像一部机器,日夜不息地制造金钱,鼓励所有的居民都去消费。那种曾经的探索精神去了哪里?

19. 我为什么喜欢编程

因为这是一个严格的能者上庸者下的地方,一个只要你是对的就能赢得任何争论的地方。——代码要么能运行,要么不能。

在现实的世界中,只要你有权有钱,善于搞人际关系和钻制度的空子,你就能把错的说成对的,把黑的说成白的。老老实实、埋头苦干的人,眼睁睁看着乾坤颠倒、小人得志,而只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现实中,如果你想不撒谎、不干坏事、并且被公正地对待,那么可能你只能去编程了。

20. 关于唐家岭

“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只是因为不幸的人们在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重担。一旦没有了这种沉默,一些人的幸福便不可想象。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真应当在每一个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的门背后,站上一个人,拿着小锤子,经常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

21. 我要翻译 Paul Graham 了

不管什么时候,黑客真正想工作的地方,只有10到20个。如果你的公司不是其中之一,你所能得到的一流技术高手,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也不会有。

我实际上很担心自己变得”流行“,那样的话,我就会小心翼翼,不再像以前那样敢于说蠢话。这种事情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我真的想避免它。

22. 为什么要容忍错误言论?

(1)错误言论不一定是错的,而很可能是我们的偏见。许多时候,所谓的”错误言论“,其实只是不符合当权者私利的言论,如果完全被禁止,只会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损害。

(2)必须保证任何人都有提出异议的权利。

(3)禁止错误的言论,并不会让正确的言论变得更正确。

23. 如何让员工忠于公司?

四点原则:

原则一 让员工非常忙,没有时间思考。

思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他们不思考,可能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糟。

原则二 让员工非常累。

筋疲力尽的人就算思考了,也不会得到什么有用的结果。何况改变现状需要付出精力,他们这么累了,哪有多余的精力,当然也就无力改变现状了。

原则三 让员工离不开公司。

你要发展一种极为强调忠诚的公司文化,而且要让员工相信,他们个人的命运完全依赖于公司。公司成功,他们的人生就会成功;公司失败,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这样,员工就会完全听命于公司。

原则四 经常性的小恩小惠。

接受奖励是最容易上瘾的。如果你巧妙地使用杠杆,就能用最小代价的恩惠,取得他人最大化的感激。一般来说,你可以把一次性的大额奖励,拆成无数个小额奖励,时不时地就发一点,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但是,不要让员工对奖励形成预期,而要让他们知道,这是要靠自己的表现来换的。

上面是四点原则,下面是六种具体的做法:

做法一 不断制造危机。

不停发生的危机,让员工总是有事做,而且精神紧张。所以,你可以自己制造一些危机,比如声称混乱的财务制度,使得公司最近损失了一个大客户。正当员工忙得精疲力竭之时,你又出来安慰他们,提出解决方法,使他们感到你能带来希望。

做法二 不提供真正丰厚的奖励。

你要做的是口头许诺(比如“明年公司会有大发展……”),但是不要给出真正的大奖励。如果员工得到了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幸福富裕的生活),就不会有足够动力替你卖命了。你要让他们看得到、但是得不到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才会有动力去追求。拖延升职和延迟加工资是常用手法,此外还可以借口预算不足,从而取消办公室装修、办公设备升级和培训计划等等。

做法三 制造一些琐碎的成功。

你指定任务,让员工能够在某些小事上,取得一点成绩,这样可以让他们产生一点成就感,不至于完全的垂头丧气。而且,由于任务是你派给他们的,他们可能也会因此对你有一点好感。

做法四 工作时间碎片化。

你总是不间断地打断员工工作,比如不停地召开会议、经常性地视察他们在干什么、突发性地派给他们一个紧急任务、甚至要求茶歇时间所有人必须一起出去喝咖啡。这样一来,员工就会感到很忙,时间不够。这里的原则就是,如果你不能让他们在体力上精疲力竭,至少也要让他们在心理上精疲力竭。

做法五 强化员工的归属意识。

你要让他们时刻都记得,自己是属于公司的,让他们感到如果没有公司,自己就会丧失身份一样。这样他们就会觉得,为公司服务是天经地义的。有些公司要求,外出时也要穿公司发的服装,而且上面有醒目的公司标志;还有一些公司要求员工以“xxx人”(xxx代表本公司的名字)自称;这些潜移默化的做法,都是为了迫使员工相信自己是属于公司的。

做法六 不要给员工满足感。

你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处于不足状态:时间不足、金钱不足、地位不足等等。这种不足,会使得现状自我延续,因为没人有空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也没有人有精力来动手解决。反而,由于希望得到更多,他们会努力工作,自觉地防止这个系统崩溃。

24. 保持愚蠢

乔布斯告诫年轻人,永远怀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虚心求教的态度。

心理学有一个专门名词,就叫做”虚幻的优越性“。

如果你假设自己比别人笨、知道的东西比别人少,会怎样?

你将会发现,这不会对你造成任何伤害,反而有很多好处。为什么?因为你会更多地倾听,更多地提问。

在内心中,与其相信自己是聪明人,不如相信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勇敢地把无知暴露出来。永远怀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虚心求教的态度。你会更多地倾听,更多地提问。

把自己当成团队最差的一个,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不担心被人发现你不是那么优秀,不会恐惧。

25. 六六的《心术》

摆脱一个制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成为这个制度里的成功者。真是糟到不能再糟的一句实话。

26. 被拒绝,也是一种肯定

”你个人的项目,应该有四分之一会失败,否则就说明你的冒险精神不够。“

”遭受挫折,并不是坏事。因为,人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大值函数(由所有尝试中最成功的一次决定),而不是一个平均值函数。即使现在,我每天在生活中,还是会遭到拒绝。朋友想安慰我,但是我却要告诉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我在不停尝试。如果你不是每天被人拒绝,那就说明你的人生目标不够远大。“

丘吉尔说过,”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是你的勇气和进取心的最好证明。它们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把你和那些决心放弃的人拉开差距。

所以,不要害怕被拒绝,这其实是对你的肯定和褒扬。

27. 什么是边际?

中央的政策岂能随便被质疑,一个小人物自以为是地评点权威,不是自寻死路吗?像他这种独立思考、又忍不住要说出来的人,难怪一生会如此坎坷凄凉。

28. 查尔斯·凯特灵语录

1、生活的所有乐趣,在于使某样东西变得更好。

2、普通人也可以做出惊人的成绩,只要他不被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

3、多少伟大的东西,都是起于一两人之梦想。先是一些人觉得也许可以做到,然后另一些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4、拥有想象力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世界上的小提琴手数以万计,而作曲家却寥寥无几。

5、世人总是不喜欢变化,但是只有变化才会带来进步。

6、一个问题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述,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7、扼杀创意,只要让一个委员会负责实施就行了。

8、创立一种哲学是很容易的,因为你不必运行它。

29. IETF:互联网精神的典范

你是谁不重要,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或者代码运行得更好,你的标准就有可能成为整个互联网的标准。之所以不搞投票,只是为了避免平均主义,只需要那些真正关心和了解这个问题的人保持一致就行了。

“某个领域的负责人(area director)是选出来协助大家思考,而不是接管整个思考过程。”

“如果你对 IETF 感兴趣,只是因为你想当互联网的监督者,那么你可能会对我们极其失望。我们的角色是指出方向,而不是下命令。”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自由、开放、合作、共享的精神。

30.美丽新世界

经济繁荣和享受生活成为整个社会唯一的哲学理念,也是唯一的宗教。

野蛮人说:“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要求食物匮乏的权利;讨人厌烦的权利;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的事的权利。要求害伤寒的权利;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31.黑客的含义

未来的人类生活不仅是人与人的互动,更多的将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想要把握这个时代,就必须理解计算机。理解计算机的关键,则是要理解计算机背后的人。表面上,这是一个机器的时代。但是实际上,机器的设计者决定了我们的时代。程序员的审美,决定了你看到的软件界面;程序员的爱好,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软件可以使用。

我们的时代是程序员主导的时代,而伟大的程序员,就是黑客。

六条“黑客伦理”:

  1. 使用计算机,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任何事情都应该亲手尝试。
  2. 信息应该全部免费。
  3. 不信任权威,提倡去中心化。
  4. 判断一个人应该看他的技术能力,而不是看其他标准。
  5. 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6. 计算机使生活更美好。

黑客价值观的核心原则可以概况成这样几点:分享(Sharing)、开放(Openness)、民主(Decentralization)、计算机的自由使用(Free access to computers)、进步(World Improvement)。

全书十五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四章,解释了黑客是如何成长的,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一些观点。
第二部分:从第五章到第九章,解释了黑客怎样做出自己的成果,这些成果又是怎样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
第三部分:从第十章到第十五章,解释了黑客的工具(编程语言)和工作方法,这是黑客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32. Michael S. Hart 去世了

有一种人生叫做分享,有一种方式叫做合作,有一种态度叫做开放,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生命的意义或许就是让别人得到更多。

33.不要自称为程序员

如何提高求职时的谈判能力?
(1)记住你不是在求职,不是在展示编程技巧,而是在推销某种商业问题(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2)面试时,要有自信,要平等的对话。你要的是一个互利的录用合同,不要每次对方提出要求,你都说 Yes。

(3)雇主可能会问”你的上一份工资是多少“,他们其实在说”给我一个理由,压低你的报酬“。你要想好如何适当地回答这个问题。

(4)要还价。这里不仅仅指钱,还指其它你关心的方面。如果你无法要求更高的薪水,那就试着要求更多的假期。

(5)在对方决定录用你以后,才开始讨论薪水。因为那时,他们已经在你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产生了一定的成本,此时他们可能觉得一些小问题已经不值得再纠缠了,比如每年的工资增加几千元。

34.痛苦造就性格,也许还造就产品

软件业就是一个很累的地方,要想成功,就必须拼命,哪怕放弃正常生活和休闲,也在所不惜,否则你失败就是活该。

“我的建议是,你去做那些你喜欢做的事,只要喜欢就行。如果这意味着长时间工作,那很好。如果这意味着每天6点钟准时下班,参加潜水培训班,那也很好。”

我突然感觉到,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文人的专利,也是一种武器和力量,虽然是免费的文章,也能带来足够大的深远影响。现实世界,更多地是妥协、平衡、社交、行动带来的实际力量。
好似不操控人的行为、就是在操控人的意志,而无知就是别人操控你的利器。人生不自由。

35. 我寻找人生道路的记录: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通向自身的道路。每个人的真正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社会角色的懦弱伪装,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36. 奥威尔

所有的作家都是空虚、自私和懒惰的。
我觉得这是人性,也许每个人都是空虚、自私和懒惰的,只是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不同,有些人克服了,有些人“顺势而为”,也没什么好说,毕竟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

奥威尔:这些钱只够他维持日常生活,积蓄是不可能的。他的脸上从来没有什么表情,他也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但你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一直在运转。

“一个人如果将他自己描述得很好的话,他十有八九是在撒谎,因为任何生命从内部审视都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失败。

37. 比尔·盖茨和理查德·斯托曼

斯托曼——"对我来说,知道是否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已经开始行动了。"

38. 罗马假日

在乔的公寓里,公主问他“你喜欢这种单身汉的生活,每顿饭都要到外面去吃?”
乔回答说:“人生不可能样样如意。”(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
最后告别时,公主说:“我不知道如何告别,想不出说什么。”(I don't know how to say goodbye. I can't think of any words.)
乔一声叹息:“算了。”(Don't try.)
单身生活,就是哪里有吃的就去哪里,这当然是在外面,可最不济的是,路过的人家,正围着一桌吃着聊着,而你却拎着一打包盒穿越大街小巷···

39. 歌词

《我曾经写过一首歌词》·阮一峰
“意外地发现我曾经写过一首歌词。
写出来后,从来没有被唱出来过。
再后来,自己也忘了。”
——青春,就这样一晃而过。
看得我是老泪纵横啊,不经觉得这些文字就像一首诗,不如就写成诗吧。

40. 屈原《渔父》

一个理想主义者痛苦地来到江边。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现实主义者。

现实问:“你为什么如此憔悴?”

理想答:“这个世界容不下我。我坚持的东西,其他人都无所谓;他们热衷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强迫自己加入。”

现实笑道:“老兄何必这么迂腐呢,别人怎么样,你也怎么样,不就可以了吗?他们脏,你也跟着一起脏,又何妨?像你这样自我孤立,真是自讨苦吃,不值得啊。”

理想说:“那我要问你,刚洗完头的人愿不愿意戴脏帽子,刚洗完澡的人愿不愿意穿脏衣服?干净的身体怎么能够甘心沾上灰尘呢?与其同流合污,不如选择孤独。”

现实指着面前的江水说:“你看这滔滔江水,如果水是清的,我就用它来洗衣服,活得干干净净;如果水是脏的,我就用它洗脚。人应该要学会适应。”

至此,两人就不再说话了。

附:《渔父》原文

41. 草地上的夜

这些年就这样过去了,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42. 学位的作用

“学位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大型组织行政管理上的需要。”

如果没有学位,有些事情你就做不成,有些地方你就去不了。
我就是那个没有学位的人,你那么努力觉得就得到了学位不值得,而我也没有收获到什么。

43. 互联网与改造社会

如何在人们心中,用希望代替恐惧呢?

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就是给年轻人一个社会环境,只要凭自己的努力,想法能够变成现实,他心中就会有希望。

当你拥有成长的机会时,你会把精力放在对梦想的追求中。当你无路可走时,你会把精力放在愤怒上。

44.《绍兴晚报》的”每月悲情“

据说,世界人口中有很高比例,是因为父母一时疏忽,忘戴了安全套,或者一时激情,才来到这个世界。对比意外的死亡,真可谓,人生就是随随便便地就来了,然后随随便便地就死了。

45. 技术有什么未来?

技术只是刺激消费的工具。这就是技术的未来吗?

十年辛苦,又收获了什么? 就像博主说的——“这些年就这样过去了,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一、现实篇

在可预见的将来,技术最终将淘汰人类。
现在是穷人,未来极大可能还是穷人,能翻身的只能是少数,而且难度越来越大。

世界正在猛烈变化,旧的模式完全行不通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意识到洪水就在不远处,从而早早准备出路。

人类社会究竟走向哪里:忍受现实的不平等,还是在虚拟中重构平等?

尽量发展这些能力:个性化和人格魅力、创意创造、决策和领导力。

“终身学习”这个词完全没错,但是想通过“终身学习”保持职业竞争力,我觉得不太可能。

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工作。最终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将高度自动化,它们现在吸收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将失业。每个人都应该尽早打算,如果明天你的职业消失了,你该怎么办?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可是工作又积累不了财富,于是,“清贫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就成了大多数人必然的命运归宿。虽然你努力工作,但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流的专业人士,你就会沦落为这种人。

大学课程是为了那些不知道学什么的人设计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找不到方向,而被这些课程”画地为牢“限制住。你要主动去接触和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要做的就是自主、跨界、终身学习。”或者为职业生涯作准备。

二、职业篇

眼下就业前景最好的行业,我觉得有两个:区块链和VR。

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深造自己;或者搞投资,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

转行进入编程行业,首先你应该热爱编程;其次,编程本身虽然是一种智力活动,但是中国的现实却更像一种体力劳动;最后,这个行业的新陈代谢很快。

你应该选择,那些让你产生最大兴趣和热情的职业。因为未来所有行业,低端的、低技能的岗位都会被机器取代,只有技能最强、最有创造性的人不会被淘汰。兴趣,也只有兴趣,才会让你产生不倦的热情,钻研下去,变得更优秀。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保罗•格雷厄姆,做过一个非常好的概括。

“……(你)只是一个负责实现领导意志的技术工人,职责就是根据规格说明书写出代码,其实与一个挖水沟的工人是一样的,从这头挖到那头,仅此而已,从事的都是机械性的工作。”公司的哲学就是告诉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想做就离开。
人应该过一种有乐趣、有追求、自己做主的生活,而不能像骡子那样被推着走。

反正已经是这种处境了,为什么不索性换一种活法呢。如果不喜欢这个工作,你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如果养老金是镜花水月,为什么不趁早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

在一个自己有热情的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体验过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自由地安排时间。

IT 行业是一个年轻人的行业。
34岁之前晋升到中级,45岁之前晋升到高管,否则强制退休,会成为 IT 行业的惯例。

人生的B计划。把 B 计划当成逃离A计划的一个机会,借此追求一种梦想中期望的工作。我想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学的东西想做的东西想交往的人,而我必须得积累资本和条件,我必须锤炼自己的能力,我必须学更多知识让自己自由。

三、方法篇

01. 为什么创业?

世界已经变了,旧的路走不通了。与其苦苦地在旧模式之中,寻找一线生机,不如就此转头,走自己的路。
创业,就是“自我雇佣”,就是为自己而工作,只要为自己工作,靠利润而不是靠工资生存,就是创业。

非常赞同:在我看来,一个底层的青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正怎么走都是一样的结局,不如心一横,去走那条自己想走的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沿途的风景,掌握人生的主动性,不再听命于雇主的差遣。他只是把你当工具用,不会在乎你的命运,如果你没有使用价值了,或者可以更便宜地买到其他人,他就会抛弃你。我的想法是,底层的人没有出路,或者说所有的路都是九死一生,那么也无所谓了,选择一条让自己尽兴的路,至少不会被人像垃圾一样扔掉。放弃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不难,只要找到我想做的事情。

创业成本低,唯一需要的东西就是勇气,什么时候创业都可以,真正重要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何时动手。如果你本人的素质过硬,在经济危机中你也能成功。如果你本人的素质不行,即使经济一片繁荣,也救不了你。

创业风险比老实巴交工作更小、更靠谱。

创业失败了,就从中成长起来。

02. Michael Moritz的投资原则:

第一,创业的核心问题是你能为你的客户做什么。你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有人需要你的产品,你就能活下去;越多的人需要,创业就越可能成功。

第二,你要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跟别人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就很难吸引顾客,你只能诉诸于低价。真正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创造了不一样的东西,苹果公司的口号就是叫 Think Different(与众不同)。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今天能生存下来,然后生存一个月,接下来一个季度,然后全年,然后担心来年的事情。

第四,你要注重细节,这是所有成功者的特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对各自行业的技术和生意具有巨大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都是沉浸在这个领域的细节之中的人。对于那些只想“捞一把”的人,细节看起来太琐碎了,很难令他们产生兴趣,或者感到兴奋。

第五,如果你的公司不能产生利润,就不要去借钱。过去,太多的企业采用投资驱动的模式,借钱运作,赚取差价,比如那些杠杆收购。它们只有尽可能多地借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种方式最终必然会发生崩溃。

第六,你要保持热情。创业将是一次困难的历险,所以最好是你自己真的想去做它,但也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

03. 不要在功能上竞争

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易用性(usability)----简单,美观,容易上手。它们通常不是功能最强大的,但往往是最好用的。

Andrew Chen: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在功能上竞争。如果你的产品的核心概念行不通,那就重新定位这个产品,而不是为它添加新功能。你必须牢记在心,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要着眼于它的功能比别人多,而要着眼于它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定位。

更好的策略是,开发一个简化的产品,突出某种不同的市场定位,争夺现有厂商的低端用户。这样的话,你不用开发一个全功能的产品,节省了时间,而且由于设计目标不同,更容易做出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下面是开发新产品时,几点可行的做法:

(1)你不是做一个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而是做一个“不同”的产品。

(2)你只提供部分功能,但是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如果新产品的市场反响不好,增加新功能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应该重新定位你的产品,想想它能向消费者提供哪些不同的价值。

(4)在产品设计和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突出它的不同定位。

04. 大坑和小铲子

你必须认识到,不是你一个人在找金子,是所有人都在找金子。那些容易找到的金子,几乎可以肯定,一定已经被别人捡走了。那些有高级设备的人,把埋得浅的金子,也挖得差不多了。这就是说,多元化策略实际上是无效的,就算你挖一千个小坑,也找不到金子。

你唯一的策略,就是认定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往下挖,通过长期重复性的付出,创造价值,赢得他人的信任,把产品销售出去。你很可能还是不会找到金子,但是在往下挖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找到其他有用的矿物。而且,由于长期地在这个领域奋斗,你会对周围一切极其熟悉,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附近的人遇到各种问题,也会来找你征求意见。

如果你想人生中留下一些东西,那么因为你挖了一个大坑,人们会记得你。这就是你留下的痕迹。

05. 创业者需要知道的50句话

只管去做。
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选对了时机。
让客户成为你的销售员。
人,决定了一切。

06. Dan 计划:重新定义人生的10000个小时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
成功的秘密,根本不是秘密,那就是不停地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要优秀得多。

07.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建议

年轻时尽量刻苦一些,使肉体承受最大的痛苦,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享受成果。
“撑一下海阔天空”,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

04. 案例篇

风险投资不再是技术创业者的专享了,人人都可以拿风投,人人都可以创业,只要你有足够的粉丝。以前创业是比技术、比功能,今后创业可能就是比特色、比个性。

以后,你需要两样东西,帮助你成功。一样是你的能力,还有一样是你的个性。

微媒体的时代,你必须学会如何把自己传播出去。ge

只有技术,才有可能让你翻身。现在看上去,只有技术才能提供这样的从底层快速上升的机会。

如果不施加外力影响,事物永远向着更混乱的状态发展。
为什么“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就是因为事物维持美好的状态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没有能量输入,美好的状态就会结束。
从小,我受到的教育是“明天会更好”。现在我明白了,这句话是有条件的。正常情况下,明天其实会更糟,因为熵在累积,只有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处理熵,明天才会更好。
物理学告诉我们,没有办法消除熵和混乱,我们只是让某些局部变得更有秩序,把混乱转移到另一些领域。

技术决定历史,技术就是力量、生产力,就是钱和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师阮一峰》我看世界的第 2 座标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h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