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这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一首《上阳宫》,描写的是长安上阳宫如人间仙境的美景。那么生活在宫里的宫女们真的像王建诗里描写的那样,宫女们的玉颊上是时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吗?
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诗中所说的这个上阳宫是一处怎样的宫苑!
据史料记载,上阳宫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迁都东都洛阳时修建的大型建筑群,总面积约八平方公里。气势雄伟,风景秀美,除地形地势占据优势外,这里的宫殿建筑还以繁华著称。
宫殿建筑达数十处之多,上阳宫的正殿是观风殿,曾经武则天执政后就居住在此处。唐玄宗执政时期经常在上阳宫里处理朝政和举行宴会。
因此,在唐玄宗执政时期的开元和天宝年间,上阳宫和各地行宫的宫女总数超过了四万,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由于后宫佳丽太多,选哪位妃子侍寝就成了太监们最大的难题了,因为杯子太多而茶壶只有一个。
后来有太监发明了让宫嫔掷骰子的办法来决定玄宗的专夜权,说来都有些搞笑吧。各位,这事在今天的我们听来是故事,而在那些个没有得到玄宗临幸的宫女们那里因该说就是事故了。
其实能够有资格参与掷骰子的这些个宫女那还都是属于离皇帝近一些的有头衔的嫔妃,而行宫里的那些个大多数的宫女,却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啦。
关于上阳宫女的一些相对真实的写照呢我们可以从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中可见其一斑,鉴于篇幅的问题,我们节选几句,稍加赏鉴即可: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
从白居易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约略的了解到,有太多的宫女都是十六七岁的花季时进的宫,只到六十岁出宫,四十几年间有的连唐玄宗的面都没有见过,等于说是守了一生的活寡。
这种现象到了玄宗执政的后期更加严重,原因是放着后宫佳丽无数的玄宗,专宠杨贵妃去了,所以这个上阳宫的这些个宫女在诗人看来那就是人间地狱,美丽奢华的上阳宫就是宫女的“幽禁所”。
和大诗人同时代又是好基友的诗人元稹也有诗表达了他对上阳宫宫女这一现状的看法。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和白居易都是玄宗时代以后的诗人,从天宝至贞元,已经过了半个世纪左右,漫长的岁月,风雨的侵蚀,上阳宫早变得荒败不堪了。
而当年入宫的那些红颜少女们,也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她们悲怨的泪水在此流淌,她们面对着怒放的红花只有感叹和嘘唏。
当然,这其中也有为数寥寥的幸运者,据传说,其中有个宫女在寂寞无趣时在红叶上题诗表达了对上阳宫中自己身世的感慨,诗文如下: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从此诗也可以看出呀,皇家遴选宫女绝对不是像一些今人一样,外貌协会的,只看重外表,不看内在呀。
再看这位宫女,简简单单的一首五言,短短二十个字,写尽了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哀怨和惆怅,不仅有姿色,更有才情,可谓是内外兼修。
有心的是,这个在红叶上题完诗的宫女并没有把叶子随便就丢掉了,而是把叶子放到了宫中的河里,让这片带有诗句的叶子无意中流出了上阳宫外。
于是,美好的爱情故事就发生了,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这天有个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出来游玩,心无所系的他无意中游玩到了上阳宫的水道处,不经意间看到了这片题有诗句的红叶,刚忙捡起呀。
待看到叶上的诗文后,这个顾况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一笑,转而计上心来,拿出随身所带的笔墨也在红叶上题了一首诗,诗句的内容是这样的: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而这位在红叶上题诗的宫女呢,因为心中有了寄托,自然对水中的红叶多了几分关注之意,不久就发现题诗的红叶又出现在了她的眼前,于是好奇之心使然,竟把红叶又从水中捞了上来。
定睛一看,此叶并非她所题诗句的那片叶子,诗文完全不同,读后心中不免跑起了小兔子,那个砰砰跳啊,上天竟有此等安排吗?
欣喜之余那就是抓住此天赐良缘,回事一首,以表达其对给他回诗之人的深恋,她的回诗如下: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如此这般的一来二去的,二人情根深重啦,经常凭借红叶传送彼此爱恋的心声。不久,即公元755年发生了给唐王朝致命一击的安史之乱,在长达六十天的洛阳保卫战失败后。
安禄山的叛军最终攻破了洛阳城,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红叶传情的宫女后,一同逃出了上阳宫,自此二人结为了百年连理枝。
这个故事在本人看来可能只是个美好的传说了,只是给这些整日闭锁深宫,过着寂寞与悲哀生活的宫女们一些美好的向往和期待而已吧。
或许宫女们用红叶题诗是真实的,但那也是宫女们通过这种方式寄怀幽情罢了。这个所谓的人间仙境的宫苑,也只不过是唐王朝万千宫女惨淡人生的囚牢,这种寂寞和悲惨的境遇怕是后世的人们都无法想像的吧。
然而,故事中的那个男主人公顾况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顾况的生卒年月史书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今浙江海宁人,公元757年大约三十三岁的顾况进士及第。
做过校书郎,干过新亭的盐监,当过幕府判官,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过朝廷的重用,心情的压抑那是自然有的啦,直到五十几岁时遇到了一生的贵人,得到了宰相李泌的赏识而得以入朝担任著作佐郎,但好景不长,三年后贵人李泌去世了。
由于唐德宗在位期间党争不断,没有了靠山再加上不会溜须拍马不战队的顾况,最终被贬官外放饶州司户参军。
在官场不得意的顾况在和诗人们的交往中却是大多为人称贺的,其中和后辈白居易的首次相见所发生的故事为后人所称道。
据说白居易当年去参加科举考试,在唐朝时参加科考的学子都会有行卷之风,就是在开考前,所作的诗文如果能够得到考官或者有名望的前辈的赞许和推荐,那么这次科考录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增加。
于是,小白同学就拿着诗卷去拜见了时任著作佐郎的顾况。人生中经历过盛唐,至今内心还存有盛唐风骨的顾况并没有端什么架子,而是欣然接过小白同学呈上来的诗稿。
因为古时的书写方式都是自上而下,从右到左行文的,古人的诗卷又都是自右向左卷起来的,所以顾老师打开小白同学诗卷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诗文最后的落款。
在看到诗卷上的落款是“白居易”的三个字后,原本就行止不拘泥的顾老师就小白同学的名字”白居易“开起了玩笑。你好,“小白同学啊,这长安的米价可是超贵的啦,像本官这样的,生活都是月光族呀,想在此居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啦!”。
再看小白同学,似乎对这位顾老前辈的话不感冒,仍是一副信心满满的状态。哦,你好,顾老师,还是先看看我的诗文再下决定吧。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待顾况看完小白同学的诗文后,竟赞叹不已呀,又开始犯起了喜好评论诗文的老毛病。小白同学呀,你这首诗好啊,首先这个首联中叠字离离和隔字叠一一用得好,写出了草的茂盛和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生命力,有大气象大格局,首句起调真是高逼格呀。
再看颔联和颈联,野火对春风,远芳对晴翠等等,可谓是对仗工整,好一副流水对呀,不仅写出了人生的自信而且更增添了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你这尾联中“王孙”二字应该是借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吧,不过,你是反其意而用之,读之令人不免更增加了送别的愁情啊。
这个顾况至此不由得赞叹着说到:此诗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住下来就容易了,真是后生可畏呀!
经此事后,这个顾老师就经常向同僚夸奖小白的诗才啦,真是给小白同学涨粉不少。各位,从小白同学的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他一次成功的营销呀。
上阳宫女
轩辕
遴选三番入上阳,
一朝临幸侍明皇。
掷骰无意空房宿,
红叶题诗寄断肠。
文:轩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