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归来,自然是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所以,他游历的第一站选择了秦国,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发展迅速,并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且边疆稳固、民富国强。
苏秦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到,秦国具有“并诸侯,吞天下”的绝对实力。
因此,苏秦希望以自己的学识和三寸不烂之舌获得秦王的赏识,从而说服秦王采纳他的连横策略。
然而,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已死,秦国现任国君秦惠王因为刚刚处死商鞅,他非常憎恨那些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游说之人,而此时的苏秦恰好撞到枪口上。
可想而知,秦惠王自然不会采纳苏秦的连横策略,他以“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为由婉拒了苏秦。
然而,苏秦并没有灰心,虽然被拒绝了,但他并没有放弃。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苏秦开始列举典型的历史事件,从神农讨伐补遂到齐桓公用武力称霸天下,所有这些事例表明,要想争霸天下,必须靠武力解决,正所谓枪杆子里边出政权。
而且,自古以来,战争从未停歇,各国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今天合纵,明天连横,总之,打打杀杀的事就没断过。
文士并饰,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文士个个巧舌如簧,诸侯听得稀里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是越来越完备,但人们却到处虚情假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种各样的治国之策是越来越多,多得都让人分不清楚,可是百姓还是衣食不足。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君臣愁容相对,人民无所依靠,道理愈是清楚明白,战乱反而愈益四起。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穿着讲究服饰的文士虽然善辩,满嘴的仁义道德,说了一大堆的道理,然而攻战却难以止息。愈是广泛地玩弄文辞,天下就愈难以治理。
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说的人说得舌头破,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大讲仁义礼信,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于是就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备好盔甲,磨好兵器,在战场上决一胜负。
这段是苏秦建议秦王应该废文,不能用文治天下,而应该用武力称霸天下,只有在战场上取胜,才是最有意义的。
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想白白等待以招致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坐而实现,势必不可能。
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美事,即使是上古的三皇五帝这些明主贤君,若想获得权利,争霸天下,也只能依靠战争来达到目的。
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
所以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相距远的就两支队伍相互进攻,相距近的持着刀戟相互冲刺,然后方能建立大功。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因此对外军队取得了胜利,对内因行仁义而强大,上面的国君有了权威,下面的人民才能驯服。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现在,大王要想并吞天下,超越大国,使敌国屈服,制服海内,君临天下百姓,以诸侯为臣,非发动战争不可。
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
现在在位的这些国君们,忽略了这个根本道理,忘却了战争的重要性,都是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变得越来越糊涂。
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像这样看来,大王您是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
这句话是对应苏秦前面的那句说的,说我本来就想到了您不一定能采纳我的建议。然而后来却说了这么多。
苏秦之所以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分析现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秦惠王发动战争,以武力统一天下。
而苏秦自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实现其“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人生梦想,从而便可以飞黄腾达,名传天下,荣归故里,以实现其最高的人生目标。
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苏秦的侃侃而谈,长篇大论,秦王并不感兴趣,他再一次地拒绝了苏秦。
那么,面对秦王的再次拒绝,苏秦会气馁吗,会放弃吗,接下来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操作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