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中国人便把读书和做官联系了起来——读书就是为了步入仕途。在科举制诞生之前,官场都被既得利益群体把持,导致了读书好的当不了官、能当官的也不一定有多少才华。
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许多寒门学子纷纷通过读书考功名改变了自己和后代的命运。正因为有这巨大的诱惑力,所以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不惜“十年寒窗苦”,只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科举制度下,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4个阶段。不恰当的说,就好似今天的小考、中考、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童试是最基础的考试,通过之后就成了秀才,正式获得参加后面三场考试的资格。
乡试虽然名称里带“乡”,却并非是在村里举行的考试,而是在州府一级的大城市里举行的。通过了乡试的,就有资格参加京城里的会试甚至是殿试了。但是我国古代交通不便,以明清两代为例,海南的考生前往北京参加考试,路费怎么来呢?
不像今天,买张机票或者高铁票,基本上当天出发当天就到了。如果一定要去北京参加考试或者活动,提前两三天过去就行。但是在古代,并没有这个条件。如果一个海南的考生要前往北京参加考试,他在路上至少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哪里不要花钱?
前文说到,古代许多考生都出身寒门,家里大多是世代务农的,哪里有钱给孩子进京赶考呢?这个问题我们很好奇,古人也非常重视,所以朝廷和地方官府给考生的福利。
以清朝为例,清政府会根据各地考生距离的远近,发放不同数额的补贴。因为河北省离北京城比较近,所以一般也就只有4两银子左右。
远一点的如安徽,可以拿到20两,最远的海南则可以达到30两!清朝各个时代白银的购买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以700元人民币来折合的话,海南的考生可以拿到大概2万元的路费。
说是路费,其实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路上也花不了太多的钱,因为只要有证明,路上的食宿都是免费的。不仅如此,考生还能去地方官府申请一辆马车,这便是“公车”。
公车会插上一面写着“礼部会试”的小黄旗,以此提醒其他人这是进京赶考的学生,沿途关卡必须无条件放行!古代治安条件非常落后,特别是穷乡僻壤可能还会有土匪出没。
但即便是土匪,也不敢抢劫插有黄旗的公车,因为这种车出了事,地方官不可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正因为公车的便利,所以考生们也有了自己的生财之道,那就是帮商人们带货。
当然,考生一辆马车能带的东西不多,但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官府禁止的违禁品,毕竟沿途所有人都不能检查公车。
最后就是地主们为了巴结未来的官员们,所做出的政治投资了。毕竟拉拢多个考生,比拉拢一个已有职有权的官员,所付出的成本低太多。一个商人或者地主,如果能够以不多的资本,投资多个考生,但凡是有一名能够金榜题名,自己的回报又何止百倍?
所以在古代科举制之下,一旦能够获得进京赶考的资格,不管结果如何,都能够获得各方的青睐。在古代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赶考书生流连于青楼酒肆,一来他们没享受过,二来便是手里有大把的银子。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穿越回去当书生的冲动呢?先别急,看完下面这一组数据再决定。根据学者统计,清代的童生录取率仅为2%,要知道我国2018年985录取率在2%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达到了17个!
如果仅仅以比例上来看,在清代能够考上一个秀才,和今天考上985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如果再往上参加会试考举人,概率就只有0.1%了,也就相当于浙江省的高考生考清华北大!范进为啥会疯?可不仅仅是封建礼教害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