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拖延症,我要给自己正声。
当我翻看“知乎”“简书”等一些自媒体时,发现好多回答将我批的一无是处:
职业发展不好,怪我;
健身计划搁浅,怪我;
早上起不来读书,怪我;
……
而且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对付我,我真感到委屈,想到世上之人谁没有拖延症。
胡适先生年轻时候由于拖延无法完成定下的任务
达·芬奇由于拖延,在日记里留下了“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的感叹。
法国大文豪雨果热衷于“派对”,即便是在创作《巴黎圣母院》期间
……
拖延症人人都有,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功成名就,名垂千史;
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
所以,这锅我不背!
拖延症人人都有,但是人人却又把一切的罪责归咎于拖延症,
主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习惯的动物,我们都生性享乐,所以当遇到不愉快或者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去解决,而是逃避,当逃无可逃的时候我们才被迫与其对抗。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严厉的领导,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工作上的事骂你,时间长了你就开始有意识的躲避他,开始越来越抵触这个工作 ;
当你躲无可躲得时候,要不你就与之对抗,炒老板鱿鱼;要不你就变得沉默了,久而久之你就变得越来越“拖延”了。
谁都愿意自己过得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我相信,接下来的三点一定会帮到你。
1
培养一个好习惯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相信这些习惯无论你有多忙,“拖延症”有多严重你都会去做,而且都是无意识状态下去完成的,所以一个好的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据科学研究,一个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三个月。我想这也许就是每年新兵入伍都要进行三个月训练的原因把。
现在大家不妨跟我做这样一个尝试:强迫自己回到家就不看手机了、强迫自己每天十一点之前睡觉、强迫自己每天六点之前起床、强迫自己每天早上看几页书……
可能前几天如抽丝一般痛苦,而且时不时的思绪就会被手机带走,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三天、五天下来你就会有所改善,你就会发现睡觉前也可以不玩手机,我也可以早睡早起,我也可以高质量的学习一会;
当一个月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而且每天都会保持充沛的活力;
三个月后你就会发现到了时间不让你睡觉,你就会有一种跟刚开始,睡觉前不让你玩手机一样的抽丝痛苦。
那么你的习惯就养成了。
到这个时候你一定不会说,由于“拖延症”让你可以按时睡觉,由于“拖延症”可以让你一整天精力充沛吧
2
培养良好的兴趣
玩过抖音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刷抖音的时候特别爽,但是一停下来就满满的负罪感。“抖音五分钟,世上两小时”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也知道很多时候“拖延症”的罪魁祸首,就是“抖音”。但是还是根本停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我们在干自己有兴趣的事时,脑子里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东西,这种东西会让我们感到兴奋
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其实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就好比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读书、工作、旅游一切有利于我们成长的都可以有意识的去培养。
当你努力完成一件事后,看着胜利的果实,会油然而生一种获得感,一种满满的幸福感,与抖音给你带来的效果不同,这种幸福感可以伴随你整个下午,当你反复多次之后你发现你爱上了这件事。这就是兴趣。
当你将工作、学习变成自己的兴趣,我想“拖延”这种东西估计就会离你很远。
我有一个朋友他酷爱读书,吃饭,睡觉,上厕所,每一点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都被他用来读书,更有甚者他家人为了赶在他前面上厕所,都早起半个小时,貌似只有厕所才是最适合读书的地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甚至超过责任感。
3
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我们这里所说的目标是阶段目标,也就是说你在一段时间里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什么不把他精确到每一天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例如你今天打算写一篇文章,但是你的朋友来找你玩,你是陪他呢还是陪他呢?好不容易挨到晚上,你半醉半醒的回来了,想到今天的任务还没做,你是做还是不做?做吧,你没有状态,可能没几分钟就会趴在桌子上睡着,不做吧,你今天的任务没完成。
所以阶段目标一点要有。
我看到很多朋友在战胜“拖延症”会设定一个deadline,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当您有良好的习惯、完美的兴趣时,工作、学习都会水到渠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将这一条放在最后的原因。
就跟我在《三点,助力你的职业生涯》里提到的,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给指明方向,让我们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END——
“遇到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还想看更多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干货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跳跳虎谈职场”一个好养活的公众号,我还送你10个简历模板,8本(PDF)营销心理学以及价值800元的转行大礼包作为见面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