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之前,我想讲一个悲伤的故事。班级里刚刚退学了一个外省的女生,她到这个班级之后,我总觉得她很懈怠,做什么都慢半拍,明明大家都可以做好的事情,她却总是漫不经心,达不到我的要求,明里暗里批评过她,效果却不明显。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却来告诉我,老师我很想改变,我想竞选体育委员。我一度为她高兴。本学期开学,她在竞选中败下阵来,在我的安慰下,她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失落,打算重新再来。因为疫情,学校密集地进行心理测试,我发现她出现在心理预警名单中,抑郁症筛查中她分数也偏高,不时有寻死的念头。我再找她谈话,她才真正向我敞开心扉。她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几乎天天吵架,这种家庭环境让她非常压抑,她不想回家,渐渐地她在家里话越来越少。感觉自己无力去改变父母,对父母是又爱又恨,加上青春期的自尊心作祟,即便想为父母做点什么,却又怕表现得太明显,所以她在家里干活都总是背着父母,等他们走了或去散步以后再来做,原来她总是慢半拍的原因在这里。我问她为何不跟家人一起散步,她说他们三人有说有笑并排走着,她总是落在最后,觉得自己像局外人。二是父亲对她期望值很高,她觉得自己很令父亲失望,总想变好,可是他们却看不到她,更不要说鼓励她了。
在焦点心理学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寻找例外,所以我也问她,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爱意满满的时候?孩子马上说有,有一次妈妈唠叨了一句:孩子怎么不太爱说话了?就这一句让我心酸的话却让她感动了好久,她觉得父母应该也是在意她的吧。后来我跟她父亲聊天,问他是不是重男轻女,不在意这个女儿?父亲却告诉我,他只有两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会不在意呢?都是一样爱的。可是孩子却始终感觉不到啊。在我以为我可以慢慢帮她,每周做出一点改变就很好的时候,孩子承受不住了,她坚决选择退学回老家。说是老家至少有个年岁相仿的小阿姨能理解她,与她说得来。孩子就这样走了,可是我知道,她心里会一直有个破洞在漏风,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不知孩子能不能找到力量治愈自己?
我说这个故事,许是有点极端,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爱的信息的典型事例,借用现在时尚的一个句子: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虽然我批评学生这种CEO综合征不对,可是孩子们却很喜欢这个句子。用在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里,《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第二章:你站在谁的一边——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我以为却是极好的一个注脚。你以为你是爱孩子的,你以为你给了你能给的所有,可是孩子感受不到,甚至反感的话,这注定就是一场单相思,你追得越紧,说不定孩子逃得越远。
作者说,现在十几岁的孩子,希望能够成为自己人生飞机的驾驶员,而父母想始终作为副驾驶员待在十几岁孩子的人生飞机上,就要学会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技巧。我觉得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与孩子相处的精华式概括,比如过于坚定的父母,容易成为控制型家长,对孩子批评、责骂、说教、纠正、盘问、贬低、失望,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爱,会叛逆得更厉害,亲子关系不协调;过于和善的,会成为溺爱骄纵型家长,让孩子利用这一点,干出许多任性妄为的事却不懂得承担责任;和善与坚定都没有,则容易成为忽略型家长,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只有和善与坚定并行,才最有可能走进孩子心里,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维持你副驾驶员的位置不动摇。
为了让家长能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在纠正前先进行情感联结”,作者给出了建立情感联结的七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共情。康妮得知儿子布拉德逃学了,原来的老思路老办法就上头了,将孩子逼到房间,长篇大论进行说教、责骂。好在这是个爱学习且有自我觉察能力的母亲,在意识到她的行为是在反对儿子而不是进行情感联结时,她通过启发式问题和共情找到了从儿子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我觉得作者在这里想传递给我们的仍然是希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被表象蒙蔽,抓到表象就开始上纲上线,而不问表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岂不知所有言行都不过是孩子内在思想的外象而已,多听孩子说说原因是什么,理解一下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感受一下现在的心情,再一起去想一想接下去面临的局面和后果,父母的心平气和往往能给孩子安定的力量,去除不少的恐惧,问题仍能得到解决,但可以少了剑拔弩张。我以为,共情的第一步,先理解认同孩子的情绪,理顺情绪后,理智就会回归,接下去的谈话就顺利了。
我记得初二上学期时,有一天儿子班主任给我发了长长的微信文,说儿子没有将楼梯口打扫彻底没有拖地,反而说是别的同学说不用扫,对质之后又说是小学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老师认为儿子缺少生活常识,逃避责任,推脱于同学和小学老师。结果儿子幽幽地说了一句:说真话有错么?老师被惹毛了,认为自己被塑造成了扼杀真理的形象,怪儿子狡辩。老师一说这事,我脑海里立刻就脑补了儿子说这句话时那副无所谓又桀骜不驯的样子,因为儿子这个样子我不少见啊。我先安抚了老师,我自己也是老师,我明白老师不仅仅是告知事情,更多的是他们谈不妥了,希望我这个中间人出面,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推动事情顺利解决。放学后儿子一上我车就开始跟我诉说今天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的习惯,要不我问问今天过得怎么样,要不让他分享分享今天的开心事,慢慢地儿子什么事都会跟我们说,糗事也无妨,因为他知道他不会被嘲笑),那天他情绪很激动,我静静地听他讲完,然后只说了一句话:妈妈觉得你今天很委屈!就这一句,我看到后视镜里的孩子眼圈都红了,眼里闪着泪光,然后诉说他觉得委屈的地方。我当然知道这就是共情,理解他的情绪,站在他这一边,我不是老师的间谍,我是你妈妈。与儿子相处过程中,我学会了问一句话:好,我明白了。儿子,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吗?你想听听妈妈的意见吗?看到他点头我就说,如果他说你不要讲,我选择闭嘴。处理事情我特别喜欢易地而处问问题,我问他:如果你是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其实到这里,事情差不多可以解决了。所以和孩子站在一起,共情,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同样能解决问题,远远好过针尖对麦芒,不是吗?
第二个建议:倾听并保持好奇心。我的理解是两个关键词:关注、热情。十几岁的孩子,正急需大人的关注和认可,认真倾听他说话,热情参与到他的话题当中,能极大满足孩子寻求自我,确定我是谁的探索,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有自己想法,他们讨厌大人强加想法于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问题还给他,让他自己思索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你能总结什么经验或吸取什么教训,如果还不够深入,大人再提供思路给他,让他豁然开朗,明明都是你想给的,但给的巧妙,变成他自己给的,孩子接受起来就毫无违和感了。
第三个建议: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你的孩子最有利的事。这一点对于被别人家的孩子虐过的孩子和被别人家的父母虐过的家长都深有体会吧,爱攀比爱优越感是很多家长共同的心理,有时碍于舆论,怕被嘲讽和贬斥,怕被另眼相待;有时碍于虚荣,希望获得他人艳羡和无法企及的高度,都容易让我们处理问题时,忽略孩子的想法,更多从虚荣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教训孩子。好吧,孩子是亲生的,孩子的利益或许更重要,做点对孩子有利的事,特别是对他的终生发展有利的事,真的比眼前的那些小纠结小虚荣来得有意义。
第四个建议:用鼓励代替羞辱。我以为鼓励是正面管教,能激励人心奋发向上,因为被关注被期待而生出动力前进。鼓励不仅仅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的赞赏,更是在他犯错时候的善意与宽容,即便是批评,也不要侮辱,带上真诚和友善,问题解决起来也许更简单。那天我们朗诵比赛,同学们在教室里化妆,我外出了一趟,等我推门进去,有个男生猝不及防,他塞手机的动作就这么赤裸裸地出现在了我眼前。他忐忑地写了一纸说明书,将自己贬得很低,我却看得很难过,我说:在我眼里你永远都不是一坨烂泥,虽然你起点很低,但我一直看好你,在我眼里学生只分两类:上进的和不上进的。我期待你用努力证明老师的眼光是对的!孩子后来跟我说:如果有一个人会成为我人生转折的话,那一定是您。一个能给我足够正能量的人,一个可以告诉我,她对我充满期待的人,一个看着我眼睛里有光的人。你看,犯错人人都有,孩子在年轻的时候以身试错不是坏事,让他认识到错误的方式也不是只有吼叫和侮辱,鼓励和期待同样可以做到的。
第五个建议: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中国人有句古语: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何可怜,一来当然是父母时时处处都在为孩子的眼前和将来着想,奉献能奉献的一切;二来我想更在于你为孩子的心,孩子未必理解和接纳,说不定父子成仇都有可能。其实与孩子之间天生的血缘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是这世间最亲密最牢不可破的存在,关系是要经营和培养的,与孩子也一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感知到我们的爱,无论发生什么,都知道父母是后盾,都与他在一起,这种安全感稳固下来,意义太重大了。
当然这条路还是有方法的,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放低自己的姿态,尝试着将他看做小大人,平等相待,也就有了沟通的前提。爱与信任能给予孩子莫大的动力战胜任性和冲动,虽然过程有点长,但在父母宽容和信任下学会了自律的孩子,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品质。
第六个建议:让你的孩子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遇事能客观分析,心平气和说感受而非评判,能让你们坐下来面对问题。老师给我发来信息,说孩子这段时间上课学得轻松,上课时要不闭着眼睛,要不和同学说话。于是等儿子做完作业之后,我们有了一段对话。
我:儿子,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觉得很轻松?
儿子:上课时老师在讲最基础的解题方法,可是开课啦已经把更高级的方法讲完了,基础方法太费时了,不过可惜开课啦老师教的方法我有点一知半解,用到后来发现不太对。
我:哦,那妈妈总结一下你的状态,可以吗?(儿子看着我,我知道他在等我的答案)基础的满足不了你的需求,高级的你又一知半解,你现在的学习状态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儿子点头)
我:所以老师讲基础题的时候你就闭目养神了呀。你在跟好朋友聊什么呢?(儿子小小地惊讶了一下,我怎么会知道。我趁机把老师发给我的语音给他听了一下,儿子笑了起来)
儿子:老妈,那天我脖子酸疼,我就摇晃了几下脖子,然后跟同学讨论更难的题去了。结果老师一节课叫了我四次回答问题,对我真的太关注了。(这个老师也是我的朋友,儿子一直觉得这个老师对他友善不够)
我:儿子,这种状态你想过怎么办吗?
儿子:基础的也要听的,费时点胜在好用。开课啦的视频要反复看,我还是想去弄懂。
这个只是我们日常聊天中一个不足道的场景,因为刚刚发生我顺手写了下来。我想说的是,我不急着评判,也不想站老师那边批评,只是了解问题,了解儿子想法而已。孩子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明事理。
最后一个建议:与孩子达成相互尊重的约定。孩子大了,有什么规定有什么想法,给孩子足够发表意见的权利和空间,只有孩子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大人能够和善而坚定去实行,才是真正有约束力的约定。这么些年来,我做得比较多的事情就是做中间人,召开学生的家庭会议,将双方的矛盾摊在桌面上,我发现双方其实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大抵上都是各执一词,各自站自己立场考虑问题,对于坐下来互道心声,互商对策基本难于做到。然后由我这个中间人来将双方需求挖掘出来,说说各自的理由,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可行性,并定下一些奖惩措施,大家就觉得老师你好有办法,其实不是我有办法,我只是让各方的需求呈现,尊重彼此的意愿,去寻找双方都满意的点而已。这个可以算作是达成家规的一种方法吗?大人能放下自己,不强求命令孩子,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商量,制定下规矩以后,和善而坚定地执行,有难度,但很值得去探索。
父母之爱是伟大的,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只是分离是要讲智慧的,特别是我们没有把握孩子能够顺畅、安全、幸福地抵达时,我们更要学着冷静和理智应对。而青春期是父母为孩子安全远离家和自己做准备的阶段,我们学习一些智慧的方法,才能让分离之路,变得自然却又充满温情。我们给足孩子爱,给足安全感,让孩子无论走多远,都知道背后有父母永远的支撑,何尝不是一种最坚定的扶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