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雲中书院读书让生活美好随笔诗
七律 读劳拉.E.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七律 读劳拉.E.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作者: 旃檀之林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21:45 被阅读67次

    往者依依或可追,垆边舟上雨霏霏。

    挐雲心事晴犹暗,出岫岚霞幻更奇。

    还是红尘羁旅客,曾擎春烛照花时。

    幽兰若识佳人约,留得痕香待露滋!


    劳拉.E.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朱熹曾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 不为血气所动。” --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用志气去控制血气。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那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 --- 这应该是儒家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哈。

    本书的作者劳拉·E·伯克 (Laura E. Berk) ,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的著名教授,她在该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人的发展”课程达30多年之久。把生理与心理发展知识和理论融为一体,对个体的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以及死亡临终加以详细介绍。

    伯克的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和非线性的,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从生命之初开始,儿童青少年是发展的主要年龄阶段,到成年期处于稳定,到了老年阶段,心理衰退则成为其主要特征。传统的心理发展观强调早期发展经验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后继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先前的经验。

    毕生发展观则主张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且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因此,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对于发展的本质来说特别重要。

    毕生发展观认为发展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功能上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任何发展都是新适应能力的获得,同时也包含已有能力的丧失,只是其得与失的强度与速率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劳拉·E·伯克 (Laura E. Berk)

    孔子关于君子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三戒”对应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就是在青少年早期应以培养一些必须的观念和技能为重点并扩展个人的社交网络; 在中年期则不能过度地关注社会评判标准,而要有意识地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反思;而在老年期,时间感达到了一个极致,则需要把社交用在情感成本最低但反馈最大的人身上, 毕竟人生最主要的情感是陪伴和亲情。

    孔子云 “未知生焉知死”,中国的文化是不太谈论“死亡”的,孔子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知生”,就是知道生命的由来和意义,就知道该如何活,就是知道“事人”之道;在“生”“死”之间有个“活”字,生是历史、活是现实、死是未来,死后之事是孔子不管的。

    而西方的普遍观点是“未知死,焉知生”,伯克在本书里就“死亡焦虑”进行了深入分析,她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死亡”的焦虑,只要不是一直很强烈,就可能推动人们去实现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观,如:善以待人、努力工作、实现个人目标。这种努力可以增强人的自尊感、自我效能感和生活目的感,这些东西是恐怖念头的强力解毒剂,在大千世界中,和一个人面临的困难、障碍和荆棘相比,恐惧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伯克还详细论述了“同一性” --- 人把和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和别人不一样的自我,简单说,即“我是谁” 。同一性的构建,是把考察的视野放到整个宇宙当中,来寻找那个与唯一的你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律 读劳拉.E.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y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