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老师的视频,郭老师说:一个人有追求非常重要,你终其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话听了很多次,但这一次我听进去了。人就是会在某一时刻,想通一些已经知道的道理。
郭继承老师说:“在读书之年将自己的胸怀和格局打开。”
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那会为什么读书,答案就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找工作。找工作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一切都是为了比别人更好的生活。什么胸怀和格局从没有想过,只有眼前的苟且,生活没有方向,日子得过且过。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只想着当下的生活,所以我们会觉得这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
我记得去年跟着李笑来老师学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时,每天都特别认真,过的也特别充实,就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一直跟着学习。按理说我那么认真,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很多。事实并不是这样,我看完专栏后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很快又回到了原先的状态。不是专栏的内容不好,而是我并不能真正的将专栏学习透彻。原因就是我没有为自己定一个目标,读这本书要达到什么的效果。没有目标,读书的时候就像看电视的时候一样过过瘾,不会去专研了解,不会故意找自己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点。
这和自己的生活一样,当我们漫无目的的生活的时候,就会忧心忡忡,感觉失去了什么。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生活目标,没有一个为之努力的方向,所以内心就不能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树立目标。
因为见识短浅,不能容忍,所以一点点小事,也会踌躇一晚上;有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坐立难安;所以这就是忧心忡忡的原因。
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我们没有一个做事的目标。人也要有志向,这样我们就不会碌碌无为的生活,不会去在意其他无关痛痒的小事,就能集中注意力为这个志向去奋斗。
曾国藩认为人应该立大志,他说:君子立志,应有包容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因此君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修炼,学问不精通。所以,当顽民得不到教化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蛮夷入侵中原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贤才受害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泽时,他们就深深忧虑;这真是所谓悲天悯人啊!所有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忧虑的,至于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贵贱和毁誉,君子从来就无暇顾及。曾国藩为他的六弟小试受挫,就抱怨命运不济而大惑不解,说:我私下忍不住要笑他气度太小,志向不高远啦!曾国藩的一生立下极为高远的志向,为了砺志他曾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他天天写日记反省,从此监视、教训自己。他在学习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对错误深刻反省并改正,对情绪掌控自如,不喜形于色。修身养性,内圣外王,不断超越自我。
今天我想问自己有终其一生的目标吗?愿意为之奋斗一生吗?
才华横溢的交易者和投资家伯纳德·巴鲁克形象地说道:“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放弃一切其他东西,像医科学生研究解剖一样仔细地研究市场的整个历史和背景,并研究所有主要上市公司——如果你能做到上述的一切,同时你还拥有赌博者的镇定、洞察者的第六感和狮子的勇气,你才有可能抓住一丝机会。”
你能做到如巴鲁克所说的那样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