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厦门
2018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五口从北京来到厦门过春节。酒店就在海边上,与鼓浪屿隔海相望。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一派亚热带的自然风光。初来乍到,感觉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闽南文化的特色,从饮食、语言、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建筑等方面都能感觉出来。
春节闽南行滨海大道,风景如画,高大的榕树树冠如盖,垂下成团的气生根。傍晚,走在大道上,吹着习习的海风,望着蔚蓝的大海,让人心胸顿然开阔。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晚上,逛中山路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南洋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小吃,让人目不暇拾。
春节闽南行第二天乘轮渡去鼓浪屿。
春节闽南行坐着观光车,绕鼓浪屿一周,然后沿着依势而建的街巷,慢慢游览。这里堪称是外国建筑博览,古老而经典的欧美风格的别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海滩洁净,绿树成荫,岛上钢琴的密度居全国之冠。
春节闽南行走进一家书店,店面不是很大,书籍多是历史、民俗、外国文学方面的。从室内传出清脆悦耳的钢琴声,就像山涧淙淙流水一样。探头一看,弹琴的是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袭白纱裙,仿佛沉浸在了指间优美的旋律之中。琴声与窗外鸟儿婉转的啼叫声,远处波涛拍岸的声音,和谐的融为一体,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意境太美妙了。再一看,南面房间的窗下,一个五岁左右的十分帅气的小男孩,正投入的在画板上作画。这一场面,让我驻足良久,很是羡慕。
春节闽南行女儿带着小外孙下到海边戏水、玩沙,我坐在上面休息。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妈妈,小巧玲珑,化着精致的妆。不一会,她儿子从海边上来了,也就是三岁左右吧,满脚沙子。她让孩子站好,拿出纸轻轻的擦拭,儿子有点不耐烦,跺着脚大叫了一声。妈妈用温婉的闽南语说:“你有话不会慢慢讲嘛,你的性子怎么这么暴啊,这是公共场所,说话要文明啊,你懂不懂礼貌啊?你学的文化知识哪里去了,以后可不许这样呀,乖孩子大家才喜欢呦。”她的软语,让孩子一下子安静下来。我在想,这种极有亲和力的教育方法,多么值得北方人借鉴啊。
春节闽南行下午返回对岸,来到海水浴场游玩。赤着脚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望着夕阳慢慢坠落,眼前跳动着金色,内心感到特别的宁静。
春节闽南行三十早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吃过早餐 ,天气转好。今天的日程是参观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
我对厦大向往已久。厦大,被称为全国最美的校园,已经成为厦门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春节闽南行漫步校园,被她清新的学术氛围、深厚文化底蕴、大海般宽阔的胸襟所感染。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在鲁迅雕像前留个影。
春节闽南行我对厦大的最初认识,源于鲁迅先生在厦大任教期间,和“广平兄”的《两地书》。当时先生正与许广平恋爱,他的书信简短而又细腻,涉及到了教学、学生运动、与同事和校方的关系、对时局的剖析、饮食起居等等,无话不谈,十分坦诚,完全是爱人之间那种敞开心扉的交流,从中可以看出他高远的情怀、宽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语言风格,尤其为我所喜爱。先生是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在校园里,他做了许多充满革命性战斗性鼓动性的演讲,影响巨大。可以想见,面对着围拢在身旁的青年学子,他站在高处,激情四射,头发直竖,从矮小的躯体里爆发出惊雷一般的呐喊,将民族魂的旗帜高高擎起!这一场面和声音,如在眼前,犹在耳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出厦大,很便捷的就进入了南普陀寺。南普陀寺背靠美丽的五老峰,面临大海,殿阁依山势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气势庄严,山腰的观景台可俯瞰厦大全景。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游览之后,时间还很宽裕,女婿提议:“坐坐直升飞机吧,从空中鸟瞰一下厦门岛,体验一下是什么感觉。”年轻人总是喜欢刺激一点的项目。打车驶上跨海大桥,沿环岛路行驶约二十四公里,途径“金砖五国”领导人峰会会址——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去往厦金湾机场。环岛路也是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线路,一侧是浩瀚的大海,一侧是现代化的漂亮建筑,海天一色,花木葱茏,景色秀丽。不时看到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骑着单车或长长的多人自行车环岛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我们去的是个小型直升机机场,飞机可乘坐四人或六人,属于游览观光和救援性质。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在空中用手机拍的照片。
春节闽南行在机场周围留影。
春节闽南行晚上,一家人在居住的酒店吃年夜饭。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吃到热腾腾的水饺,饺子的个头似乎比我们那里稍大。
二、云水谣看土楼
初一,包了一辆车,专程去二百公里外的云水谣古镇看“土楼”。沿途是一片片香蕉林,路旁摆放的密密成串的棕色小香蕉,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驶进山区,发现这里生态保护的很好,形状各异的山都被茂密的植物覆盖着,翠色逼人。平缓一点的山坡上,是层层的梯田,远远望去就像是好看的斑马纹。
春节闽南行我们去的是云水谣古镇的南靖村。村子环抱在绵延的山岭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过,岸边六棵巨大的小叶榕树遮天蔽日,树龄都在四百年以上,最早的一棵已超过六百年,古风古韵的建筑与秀丽的自然风光映衬在一起,使人就像走进画境一样。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村上规模大的土楼有四座,外形有圆有方,都是近族人共同举力所建。最初,这里只有一个姓氏——“简”。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我们先去了“和贵楼”,该楼建于1732年,四层,二十四户,里面有水井,有粮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据导游讲,多年前,中原一带战争频繁,举家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这里。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用生土、砂石、木片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遇有兵匪,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长时间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站在如同井底一般的楼下,有些诧异的仰望着四周像蜂窝一样的窗洞,我在想,当生存面临挑战的时候,人们会迸发出多么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啊!村落文化、族群文化的内核,在这里见到了极致。
春节闽南行现在,年轻一代都已经搬出土楼,只有部分老人还舍不得离开。空出来的房间,大多已成为店铺。走进一楼的一家茶叶店,一位姑娘热情让座,熟练的泡上茶,微笑着说:“茶叶是自家种植和制作的,请品尝。”我嗜茶,喝了一口,味道温润香浓,沁人肺腑,一番讨价还价,买了一斤名为“红美人”的红茶,一斤由绞股蓝、金线莲、野生牛蒡,正山小种、金骏眉等十几种成分加工而成的养生茶。姑娘真会做生意,边包装边说:“袋子上有我的微信号和手机号,喝着好再联系呦。”我顺便问了一句:“这房子是你家的吗?”“是啊,我们祖辈都住在这里。”
春节闽南行吃过午饭,继续盘桓。下午六点半返回。
三、去泉州
初二上午,乘车一个半小时,经海底隧道出厦门岛去泉州。泉州是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泉州人从骨子里具有经商意识,在高速公路出口我看到一个高高的牌子:峰所在,家所向。从中可以看出泉州人敢于打拼的志向。泉州是“东亚文化之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在这里汇聚,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在泉州,我们居住了四天时间,没有什么具体计划,休闲式的随意走走看看。
先去了泉南基督教堂和开元寺。
春节闽南行开元寺始建于唐初,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古树参天,建筑宏伟,布局有序,东西两塔——镇国塔和仁寿塔巍然耸立。
春节闽南行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这里地处老城区,顺便游览了几条街巷。古泉州保护的很好,基本保存了原有历史风貌。古色古香的建筑,典雅而质朴。在纵横交错的老街深巷里,分布着众多的名人故居和重要文物。据说,古泉州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这里已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不时碰到倘佯的游人和观光游览车。
春节闽南行凝望着这些饱经沧桑的老宅,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老一代泉州人,背乡离井、历尽磨难、躬身前行的身影。行走在老城区,感觉就像是在阅读一部厚重的物化了的泉州人的奋斗史。宅子当初的建设者可能早就离世,后代也可能已去往异地,或移居海外,但这里是家族的根基,是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激励奋进的动力之源。一群鸽子在老宅的上空盘旋着,叫唤着,仿佛在向游人娓娓述说着往事。我想,古泉州申遗,在展示古风古韵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历代泉州人沉淀下来的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春节闽南行
晚上去一家酒店用餐,孩子们在里面点菜、等待,我走出门口,偶一回头,发现玻璃门上写着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并被深深触动:
最美是那
临家的感觉
辛苦了
在外奔波逐鹿的闽南人
其实你的名字
叫爱拼才会赢
喝一杯老酒
吃一口家乡菜
找回童年的丝丝记忆
我知道
你的眼光
永远盯着远方
坐在宽敞而有些拥挤的饭厅里,耳边飘荡着闽南语的声音,看到他们精干的身躯和轻松交谈的样子,我无形中增加了一份敬意。
位于泉州市北郊的清源山,是当地比较著名的一个景点。女儿接到了单位的工作任务,在房间加班,我们带着小外孙前往。
春节闽南行清源山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已有千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老君身披道袍席地而坐,左足上屈作蹲状,右足前伸平放屈至前身,面额丰润圆亮,两眼深邃,双耳垂肩,脸含笑容,极具神韵。
春节闽南行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清静无为”,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这一朴素而又深奥的哲学理念,在当今时代,无论对社会还是人生,多么具有启迪意义啊!
春节闽南行清源山主峰海拔498米,它不是登山的目的地,却是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峰峦起伏,怪石嶙峋,植物茂密,云霞缭绕。
春节闽南行初春时节,走进绿色的大自然,舒展一下筋骨,感到特别惬意和畅快。四岁半的小外孙,一步一个台阶,走在我们的前面。
春节闽南行春节闽南行
上山的路径有几条,我特意转到中路,观瞻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石雕像和舍利塔。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弘一法师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他把各种身份都做到了极致,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性格上的一大特点,“认真”的缘故。
他曾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创作的歌曲《送别》,歌词意境之高,令人叹服,虽经岁月的打磨而愈发生辉: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他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他将失传700余年佛教中戒律最严的南山律宗拾起,清苦修行,最终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圆寂。临终前,留下四字绝笔——“悲欣交集”。火化后,得舍利子五百多粒,一半供养于此,一半供养于杭州虎跑寺。
春节闽南行栩栩如生、随处可见的小石雕,给游览增添了意趣。
春节闽南行山顶俯瞰。
春节闽南行下山途中,听到几位年轻人兴致勃勃的谈论着将要去的“闽台缘博物馆”,似乎充满期待。和他们交流了几句,回到住地上网查了查,决定明天一观其详。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它就坐落在清源山脚下。展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文献资料和图片,通过 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个方面,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追溯了福建与台湾的历史渊源,说明两岸同根同源。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早期移垦台湾的民众,八成以上是闽南人,他们克服瘴疠横溢、野兽出没等重重困难,呕心沥血,于当地先民一道,在茫茫荒野上奋力开拓。与此同时,冒着惊涛骇浪,不断往来于风云莫测的海峡,引来各种先进的生活、生产工具和优良物种,为台湾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祖籍地的语言和民俗文化,也在台湾落地生根,现在台湾所说的“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话。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春节闽南行
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题字。
春节闽南行改革开放后,每年大年初一晚上,厦门岛和金门岛同步燃放烟花,绚丽多姿,遥相呼应,如同彩霞映红了海峡夜空。走出博物馆,这一热闹而又喜庆的场面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愿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博物馆的对面是泉州西湖公园,水面开阔,烟波浩渺,垂柳依依,连接小岛的多孔拱桥,倒映在湖中的高塔,很有点诗情画意。散步湖边,放松一下心情。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 春节闽南行不知不觉,就要带着一路的收获,踏上归程了。再见了,闽南!
2018年3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