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温曲吕致寿,一个爱写诗的老兵
文:我是素颜
练公议拳的师叔罗邦龙很多年前就和我说过,他有一位好友,长年写诗,意欲介绍我们认识。这个想法一直未曾提上日程。
前几日,师叔又发来好友新诗作,读了一次,颇有点意思。正好年初有计划,一年要采访三十到五十位生活在身边的人的故事,又与友人办了一个访谈短视频的栏目,拍视频写文章,双管齐下。于是立刻邀约星期二下午去他家采访。
想象中,这是一位七十出头的老农民,种有良田数亩,一边种地一边写诗,身板清瘦,皮肤黝黑,朴实憨厚。我们就坐在他家田间地头,叙叙家常。
打电话具体商量见面时间,才知想多了。吕老师并不在村里住,颇有一点遗憾,想寻摸一点田园诗人的感觉,有实景更能触发我的采访灵感。既然不在农村,那就退而求其次,寻找其它切入点,于是,约好在我的工作室见面。

又一次出乎意料之外,七十出头的吕老师居然是开车过来的。好像接触过的六七十岁的长者里,会开车的极为稀罕,曲指数不出几位来。从车中走下的老者,虽膝盖有恙,走势有老人蹒跚体态,整个人身型与谈吐举止,皆与我想象的南辕北辙,完全不在一个点上,这倒真有些意思。
原来,吕老师是当兵出身,从部队回来后当了工人,并没有多种过地。说是农民诗人就有些牵强了。几句话交谈过后,对吕老师有了初步认识,他应算一个见过世面,有一定经营经验的创业者。当兵的经历,让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逐步开拓了视野,对未来有了长远的规划,他不甘久居人下,决意创出一番名堂。
爱读书写顺口溜这个爱好也让农民出身的吕老师的人生态度与他人不太一样,他喜欢结交有同好的朋友,因为写诗之故,他深得其益,有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朋友大抵都是正直善良从善之流。
虽然习诗大半生,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绩,但他的人生过得丰盈安宁,妇贤子孝,生活很是幸福。每每半夜灵光一闪,冒出一句好诗来,急忙叫妻子拿纸笔,赶紧记下。

年龄越大,生意交由儿子管,更有了闲时,写诗的激情更是高涨,又加入了诗社,有了老师的指点,写诗的积极性势如井喷,一发不可收,颇有走火入魔之势,看到美景,看到人,看到事,皆能触动写诗的灵感,能即兴赋诗一首。
看到吕老师如此绞尽脑汁,为写诗如魔如狂,妻子难免有所耽心,怕他太累着,劝他还是少写些诗的好。已上了诗道的吕老师,尝到了写诗的妙处,岂会轻易收手,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出不少的得意佳作,皆有感而发,性情所至,读来颇有劲道。
因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坚持,因坚持而进步,因进步而有所得,因有所得而知足快乐,一生充实安逸,值了。
谈兴所至,吕老师打开朋友圈,把早在广场上看到的春日一景,即兴写的一首诗念了一下,仿若亲眼所见一幅美图,不禁莞尔,呀,粗壮如吕老师这般体态的大男人,竟如此有情趣,着实可爱。
附吕老师小诗一首:
春分街头一景文/吕致寿
阳春扑面暖风来,
姹紫鲜红桃李开。
倩男举机含情照,
花前靓女托香腮(注,新韵)。
网友评论